<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華為云布局IaaS:服務東數西算,輻射全球75個地區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11月7日報道,今早,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上,華為云CEO張平安帶來了15大云服務產品和能力升級。

    ▲華為云CEO張平安

    面向基礎設施服務,華為云推出KooVerse架構,以此總結其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的算力樞紐分布格局,服務東數西算,并面向全球超29個區域、75個可用區建設全球算力網絡。

    面向技術產業化落地趨勢,華為云推出了Astro低代碼平臺,并推出DevCloud開發云,集成其此前推出的軟件開發生產線DevCloud、AI開發生產線ModelArts等四大技術生產線。

    在AI及大數據服務方面,華為云在此前服務的基礎上,推出了盤古氣象大模型、AI基因平臺,更新GaussDB(高斯)數據庫,并推出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數字資產區塊鏈服務等,完善其PaaS版圖。

    面向行業及企業客戶,華為云本次更新工業aPaaS,推出工業軟件云,同時發布電力aPaaS、公路aPaaS,并帶來了KooSearch云搜索服務、KooPhone云手機解決方案、KooDrive云端存儲服務等。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大會上說,近年來,企業上云成為非常明確的趨勢。連續幾年來,華為云達到了50%增長,成為華為業務增長最快的板塊。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

    2021年,華為云提出“一切皆服務”理念,從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技術即服務(PaaS)、經驗即服務(aPaaS)三大方面服務客戶。

    本次,張平安從這三方面分享了新的創新實踐成果。

    一、布局IaaS:服務東數西算,進而輻射全球75個地區

    在IaaS方面,華為云推出了KooVerse架構,覆蓋CloudOcean(云核心樞紐)、CloudSea(云區域樞紐)、CloudLake(云邊緣樞紐)三層架構。

    目前,華為云服務在全球可用區域達到29個,可用區達到75個。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東數西算工程啟動的背景下,華為云將云核心樞紐拓展到了貴州、烏蘭察布等“東數西算”劃定的區域。

    那么從算力服務角度來看,如何讓更多業務運營在云核心樞紐上,實現東數西算、東數西存?

    張平安坦言,目前這一工作主要面臨時延、安全和易用三大挑戰,對此,華為進行了相關解法的探索落地。

    1、時延:匹配應用不同的時延要求

    在很多開發工程師的印象中,由于時延問題,應用開發不能放在西部的烏蘭察布、貴安數據中心上。

    張平安說,團隊在對華為幾千個應用深度分析后,發現只有10%的應用需要10ms以下的時延,比如芯片設計等。實際上,所有與軟件相關的設計,都可以在30ms以上的時延進行開發。

    華為認為,大部分企業90%業務可以在云核心樞紐集中部署,其自身已將70%的應用已搬遷到內蒙等算力樞紐。

    2、安全:滿足應用/數據密級要求

    安全問題是很多客戶擔心云上部署出現的問題。但張平安說,云上其實更安全,客戶任何時候都接入網絡,要求云基礎設施的加固水平遠高于傳統IDC。

    對此,華為云推出了系列云上專區,滿足企業應用于數據不同密級要求。

    3、易用:讓應用自動高效運行

    在易用性方面,華為云開發了Regionless架構,構筑全局應用編程框架、全局數據服務和全局網絡基礎設施,讓應用能夠自由流動。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應用可以被分為若干個子應用,分別部署在不同區域的數據中心。系統能對業務自動進行冷熱分級,將適合的業務放在適合的數據中心資源上計算、存儲。

    二、布局PaaS:一統四大生產線,推出低代碼平臺、云渲染引擎等

    講完IaaS,張平安談及了華為云PaaS方面的進展。

    胡厚崑在大會上談道,當下,大多數企業上云主要用基礎設施服務,比如彈性計算資源等。實際上,今天有越來越多新技術,比如人工智能、軟件開發、數據治理都可以放到云上。

    張平安說,應用現代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由之路。如何加速應用的現代化,是一個新的思考。

    為此,華為云關注組件式交付、數智驅動、DevOps、服務化架構、安全可信、韌性六大方面。

    落實到產品上,華為云本次推出了Astro低代碼平臺、DevCloud開發云和創新云服務三大類創新加速器。

    1、推出低代碼平臺,人人都是開發者

    首先,華為云推出Astro低代碼平臺,要讓人人都成為開發者。

    該平臺包括輕應用、IOC大屏、工作流、智能助手等功能,并通過Arstro Pro滿足復雜應用簡單化的需求。

    2、推出DevCloud開發云,一統四大生產線

    然后,華為云推出了DevCloud開發云,一統此前推出了四大流水生產線:軟件開發生產線DevCloud、AI開發生產線ModelArts、數字內容生產線MetaStudio、數據治理生產線DataArts。

    考慮到很多數字化應用需要同時應用這四大流水線,本次,華為云將這四大流水線統一集成在一起,成為DevCloud開發云。

    張平安說,目前,華為云同時還在研究硬件、芯片、工業軟件的開發流水線,日后將加入到DevCloud。

    知名汽車企業長安汽車聯合華為云構筑了業務服務化平臺,為長安智慧云提供了從數據庫、AI等PaaS平臺到低代碼平臺的技術服務。

    長安汽車大數據中心總經理任喆說,華為云的技術創新與長安汽車的業務場景發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助其將應用開發周期從3個月降低至9天。

    3、布局AI,推出盤古氣象大模型、AI基因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在AI服務方面,本次華為云還推出了一些關鍵平臺。

    本次,華為云在過去AI業務基礎上,推出了盤古氣象大模型、AI基因平臺兩大全新AI服務平臺。

    預測氣象天氣是全球的一大難題。張平安稱,盤古氣象大模型能秒級預測全球氣候,相比傳統模式速度快了1000倍,精度提升20%。今年8月份的馬鞍臺風,就采用了其進行預測,準確度達到80%。

    基因分析是一項價格昂貴的工作,且會用到大量算力。張平安稱,通過華為基因平臺做基因分析,效率能提升10倍。該平臺業界首個支持百萬人基因組計劃,促進中東基因組計劃效率大大提升。

    4、攻克最難數據庫,更新GaussDB(高斯)

    數據庫是更多應用下的基石。其中,交易性數據庫是最難山頭,之前國內企業用的大多為美國數據庫。張平安還談到,中國需要新的選擇,高可靠、高可用、高穩定、高性能的數據庫。

    為此,近年來華為云對此加大了投入,本次則更新了GaussDB(高斯)數據庫。

    GaussDB實現了代碼自研,可使用鯤鵬服務器,使得底層操作系統能和服務器深入適配,提效降本。目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都在使用高斯數據庫。

    5、推出云渲染引擎、數字資產區塊鏈

    會上,華為云還推出了新的區塊鏈服務——數字資產區塊鏈,將數字資產等連接起來,進而打造Web3.0時代的科新應用底座。

    在MetaStudio方面,本次,華為云推出了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

    張平安稱,一部90分鐘市場的3D影片渲染原本需6個月,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能是其縮短至一周時間。此外,在任何需要計算機圖形學行業,比如工業設計、數字人、AR/VR等行業都能應用這一技術。

    加速應用現代化,需要各行各業的專家加入。為此,本次會上,華為云聯合中國軟件協會、產業合作伙伴等成立應用現代化聯盟,推動應用現代化服務更多企業。

    三、布局aPaaS:推出工業軟件云,加碼云手機、云搜索

    布局aPaaS,本次,華為云推出了面向產業使能的新品,以及面向企業的基礎云服務。

    今年6月,華為云推出了工業、政務、供熱、煤礦、教育5個行業aPaaS(應用平臺即服務),精準打擊行業中的疑難問題。aPaaS是PaaS的一個子類,特指專門從事云端應用開發的PaaS平臺,可以看到華為正通過更細顆粒度的工具包降低SaaS開發門檻,賦能行業。

    1、產業向:推出工業軟件云,發布電力aPaaS、公路aPaaS

    在使能產業上云方面,本次,華為云更新工業aPaaS,推出工業軟件云,同時推出電力aPaaS、公路aPaaS。

    首先來看看工業aPaaS。

    縱觀全球工業軟件市場格局,美國工業軟件公司占據54%市場份額,中國公司僅占據不足6%。這一行業壁壘高,人才要求高。同時,第三代工業軟件以單體架構為主,工業軟件亟需升級為基于云的第四代SaaS形態。

    張平安認為,工業軟件的崛起至少要突破兩大瓶頸。

    一是產業需要大量的數學、物理等科學家人才,成本高昂。

    為此,華為云聯合合作伙伴及相關科學家,打造工業軟件所需要的根技術引擎。華為云工業aPaaS布局了十大工業軟件內核,這都是大部分工業軟件都需要的。這一服務讓工業軟件伙伴專注于自身開發,不需要關注底座。

    二是大部分先進的工業翹楚,不愿意用國產工業軟件。

    張平安認為,這需要促進工業場景開放。為此,華為自身率先開放了電路設計、機械設計、仿真等場景給合作伙伴,加速工業軟件合作伙伴的成長。

    再來看看電力aPaaS,它覆蓋了100多個應用場景API,涉及智慧發電、數字輸電、數字變電、數字配電等多個方面。

    國家電網就聯合華為云打造了數字換流站。國家電網設備部相關負責人稱,通過這一方案,現場作業效率能提升60%,故障定位準確率提升30%,新應用上線時間從6個月降低至3個月,巡檢頻率從3天/次的人工巡檢轉變為1天/次的智能巡檢。

    另外,在公路上云方面,本次華為云也推出了公路aPaaS,目前已落地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連接線等項目。

    2、企業向:加碼云手機、云搜索、云存儲

    除了上述三個面向行業的aPaaS,最后,張平安推出了三個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云服務:KooSearch云搜索服務、KooPhone云手機解決方案、KooDrive云端存儲服務。

    首先是KooSearch服務。該服務基于華為花瓣搜索積累的20多個行業的經驗,能處理超50個國家的語言。當企業想向海外發展,可以使用這一打開箱即用的搜索服務。

    然后是KooPhone云手機解決方案。簡單說,就是在云端為用戶增設一個虛擬手機,讓企業應用和個人應用分開,但不用攜帶兩部手機。

    最后是KooDrive云端存儲服務。它支持秒級備份、更新,使得企業無需再建立龐大的企業存儲設施,就能用到一站式存儲平臺服務。

    結語:用技術創新突破新發展瓶頸

    很多人在問,華為云到底發展怎么樣?

    張平安說,千山萬壑在前面,但只有心向星光,志在遠方,才有遠方的無限風景。從本次的全聯接大會可以看到,華為云正繼續攀登云計算高峰。

    在全球不確定大環境下,作為云計算產業“后來者”的華為云一路跌跌撞撞,已沖上中國市場第二寶座。

    如何進一步突破瓶頸,在更深入的行業和企業場景、覆蓋全球的市場中,保持發展動力和增速,是華為云的新課題。

    “我們希望幫助更多客戶,迎來云服務的‘第二跳’。如果說第一跳是上云,‘第二跳’就是用好云?!焙駦嬚f。

    來源:智東西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華為云布局IaaS:服務東數西算,輻射全球75個地區
    能源上云之戰:“光伏”距離我們只有一顆桃子的距離
    邊緣計算:打破計算“門檻”,服務實體業務線下場景
    億達科創:擁抱算力賦能新篇章 助力各行業領域數字化轉型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