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智能網聯+開放道路,助力交通提升服務能力、實現降本增效

    編者按:8月24日,第十一屆(2022)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在杭州召開。騰訊智慧交通事業部、智能網聯首席專家、智能網聯業務副總經理趙延寧出席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分論壇,并發表了題為《智能網聯+開放道路,建設以人為本的“雙智城市”》的演講。

    趙延寧表示,通過智能網聯和智慧交通的深度實踐,騰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能力庫,在從智能網聯到“雙智”協同的關鍵階段,騰訊愿意持續面向行業共享自身的優勢能力,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牽引,助力交通管理者和交通企業提升服務能力、實現降本增效。

    1、建設背景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頒布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要在2035年將我國基本建設成為交通強國,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同年,工信部在全國多個城市啟動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江蘇無錫、湖南長沙、天津西青以及重慶兩江新區,5G+車聯網先導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也提上了日程。2021年起,住建部和交通部聯合發起“雙智”試點城市和車城網的建設,第一批設立了6個試點城市,第二批有10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包括中部幾個重點城市都涵蓋其中。

    除了路側相關的政策外,近年還有許多車側相關的政策出臺。工信部在去年8月頒布了《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深圳市在同年年終就啟動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準入管理條例的一些相關立法工作,并于今年的8月份頒布了全國的首個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管理的法規,這也標志著智能網聯車輛可以正式在公開道路上行駛。

    2、騰訊智能網聯

    最早,智能網聯主要是在封閉的測試場里進行一些小的場景的驗證,測試場景是否合理合法、安全。在這個階段,車和路都是不成熟的。但是隨著立法的完善,測試場景更新為了開放道路的場景。這與所有的出行者、駕駛員,還有監管者、管理者、法規的制定者都有關——如何重新定義智能網聯,以及如何與智能網聯共生。

    當前,騰訊正在邁進的第二階段——智能網聯如何進入開放道路。未來,智能網聯和智慧城市的建設將一同建設,也就是“雙智”中智慧基礎設施和智能網聯汽車的協同發展。

    騰訊一直在努力拓展和融合現有的兩個生態圈——傳統的互聯網生態圈和新興的智能網聯生態圈,希望在這兩個生態圈的雙擎驅動下達到1+1>2的效果,與其他企業共享騰訊比較擅長的核心能力——實時孿生、泛V2X車聯網、智能網聯車輛測試工具鏈、交通云、網聯圖等。

    過去三年以來,騰訊的智慧交通深度參與了國家幾個主要先導區及其車聯網平臺的建設,并著力于探討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化的認證體系,這樣,才可以在開放道路的場景當中去落實真正的智能網聯,才有可能探討智能網聯如何為民眾服務的深度場景。如何將傳統的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與智能網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這也是雙智建設的一個挑戰。

    3、騰訊的思考

    在開放道路和“雙智”建設背景下,騰訊認為,“聰明的車,智慧的路”最終將服務于“美麗的城,幸福的人”。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僅局限于網聯的創新場景,還要思考如何把傳統的交通管理和控制與智能網聯技術能力進行深度融合。更加底層的建設要求跳出“車”、即單車智能這一單一方向;同時,如果智能網聯車輛覆蓋率不夠,而只是把智慧道路建好了,又會出現“路”在等“車”的現象。因此在“雙智”的道路建設中,勢必要求路和車齊頭并進。

    今年6月份,騰訊發布了智能網聯開放平臺,包括了兩大部分——核心能力引擎和數字基礎設施。核心能力引擎包括了網聯圖、V2X、大數據、還有孿生開放引擎及AI分析引擎等等。另一部分是數字基礎設施,包括交通事件感知數據、算法算力資源,還有智慧路側基礎設施。騰訊將智慧交通、自動駕駛、智慧出行、微信、地圖等等能力整體繼承,來為智能網聯的開放平臺從內向外賦能,同時聯手產業生態加速場景的融合,把智能網聯城市治理、交通管理、交通出行等真正地應用到城市的開放道路中。

    4、騰訊能力

    第一個能力是騰訊的高精度地圖。基于高精度地圖、實時云渲染引擎、二三維可視化等能力,搭建低時延可計算、多場景的數字孿生,實現交通動靜態要素的精準還原,提供統一開放的服務接口聯合生態豐富應用場景,輔助交通管理,完善交通治理。

    第二個能力是騰訊關于泛V2X,打造民眾有獲感知的智能網聯服務的能力。真正的智能網聯服務最后還是要落實在車主,從L1到L4級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城市的所有的參與者當中,還有路上的行人、騎電單車的出行者,他們都需要獲得關于道路的信息或者安全服務。為此,騰訊在4G/5G公網的基礎上,推廣低成本廣覆蓋的車路協同應用,比如APP、小程序、智駕車圖。這樣,汽車和用戶手機端可以同時受到智能網聯的服務,形成互補,使效果最優。

    第三個能力是網聯一張圖的能力。相較于其他企業,騰訊更加關注如何把G端、B端,尤其是C端進行深度融合,把交通場景,如孿生能力,自動駕駛車輛測試能力,C端服務能力都集合在圖上,展示之后還能回到車輛和用戶的需求。

    未來,騰訊將基于上述核心能力,在不同的先導區,不同的測試場率先驗證出來一些可以在開放道路上實踐落地的場景。

    5、開放道路應用場景

    1. 智聯網聯MaaS

    智慧化的出行可以分為行前,行中和行后,拆分G/B/C端的需求,希望做到一鍵規劃、一次支付、一碼通行、泛V2X服務、碳中和理念的一站式綜合出行服務,做老百姓有感知、有溫度、綠色低碳的車路協同。

    2.智能網聯精準公交

    智能網聯精準公交能夠實現公交的快速、準點和聚客。首先是出行時間較普通公交減少33.3%,較私家車減少27.5%;其次到站準點率達到了50%以上;最后高峰期單車客流大于80人,滿載率超過100%,24.7%乘客由自駕轉公交,這一成果是非常可觀的。

    3.全息實時孿生路口

    騰訊將孿生的一些核心功能,包括全天候擬合、全要素采集、高精度定位和全方位感知這些技術的指標和場景融合,去控制路口,實時可控可見,幫助監管者將路口信息化、智能化。這是在開放道路上率先實現的重要的場景,先把路口做好,慢慢地才可以有路段,形成路網,最終做到車和路、車和城的協同。

    6、結語

    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慢慢放開,讓智能網聯車輛可以在經過審批之后,在開放道路上行駛。這也在網聯車輛的測試監管與服務方面對智能網聯行業提出新的要求。騰訊會繼續深耕自己核心的產品能力,希望能在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先導區,更多的開放道路也好為管理者貢獻騰訊的能力。

    過去的三年多以來,騰訊的智慧交通走過的道路一直沒有變,攜手生態協同創新開放共享。接下來,騰訊還會保持初心,和所有的生態伙伴們一同共建車城融合的雙智美好城市。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也向大家一起來學習,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去把雙智城市建設得更美好。非常感謝。

    來源:賽文交通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智能網聯+開放道路,助力交通提升服務能力、實現降本增效
    上海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將下發首批測試牌照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