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規模最大的水果零售商之一百果園,被曝使用變質水果做果切、售賣發霉后的蘋果、以小鳳梨充當大鳳梨等。此前,百果園剛剛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試圖搶跑國內“水果零售第一股”。正值沖刺IPO的緊要關頭,企業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實際上,這并非水果零售商首次惹來非議。近年來,消費者對水果零售商的批評聲、投訴聲不絕于耳。僅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此類企業的投訴就多達數千條,涉及問題包括果品變質、以次充好等。
問題頻現的背后,折射出部分水果零售企業不斷擴張卻疏于管理的事實。水果零售行業門檻低、競爭激烈、市場分散,一些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斷擴張門店數量,以規模換效益,但營業收入在屢創新高的同時,經營管理卻埋下隱患。門店尤其是加盟店越多,往往意味著質量內控體系的監管難度越大,近年屢屢出現的水果零售品質安全問題,正是相關企業管理不力的體現。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部分企業的上市步伐,百果園、洪九果品、鮮豐水果等此前都曾嘗試奔赴資本市場未果,IPO之路頗為坎坷。
此次在闖關港交所前夜“跌了一跤”,給百果園上市之路也蒙上一層陰影,也給其他水果零售企業敲響了警鐘。商業信譽的崩塌,往往就在一夕之間,企業不能因為追求發展速度而忽視潛在風險,而是需要量力而為,穩扎穩打,沉下心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不管在任何時候,產品優、服務好始終應是企業追求的目標,誠信規范經營都應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尤其是作為擬上市公司,更應嚴格要求自身,把好質量關,守好合法經營的底線和紅線。否則,砸的將是自己的招牌,透支的將是企業公信力和消費者耐心,必然不可持續。
不僅是水果零售企業,不少行業的企業為了上市步入靠“燒錢”快速鋪張門店,從而拉高營業收入、粉飾財務報表的發展“捷徑”。但無論是經營模式還是產品,都未成熟成型,企業更多依靠低價和新奇的營銷吸引眼球,光鮮背后隱藏著不小風險。
事實證明,企業經營沒有捷徑可走,貪大求快不可取,只有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真誠的服務,才能行穩致遠、基業長青。【責任編輯/常琳】
來源:經濟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