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在經歷長達一年多的各種“流言蜚語”之下,諾基亞正式宣布以1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法國阿爾卡特朗訊(阿朗)。此消息一出,在業內引起了極大關注。當然看好和看衰者均有之。
例如國外有評論稱,從目前兩家公司提供的產品和地理位置(同處歐洲)來看,整合似乎順理成章。整合帶來的效應將是降低成本,從而幫助新的整體同行業領先者瑞典的愛立信和中國的華為展開競爭。諾基亞也可以借此擴張進入美國市場,因為阿朗作為AT&T和Verizon的主要供應商,在美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上述分析評論不是沒有依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則顯示,2014年,愛立信在全球無線網絡設備市場占據25.7%的份額,排名第一;華為占據23.2%的份額,排名第二;諾基亞和阿朗的市場份額分別是15.8%和11.4%。以此計算,這兩家公司合并之后,市場份額超過了愛立信和華為,位居無線設備市場第一(當然這只是數學上的)。
另據五大設備商2014年財報,從高到低排名依次為華為、愛立信、阿朗、諾基亞和中興通訊,2014年收入分別為465億美元(其中運營商BG收入為310億美元)、293億美元、159億美元、154億美元和131億美元。而據諾基亞披露,諾基亞和阿朗合并之后,按2014年財年兩家公司合并財務情況計算,合并后的公司預計將擁有259億歐元(約合274.8億美元)的凈銷售額。可以說,兩家合并正式成為第三名,而我記得非常有意思的是,諾基亞網絡CEO蘇立曾在多個場合表示,通信設備市場未來只能存活三家企業,而華為和愛立信已經確立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第三名將在阿朗和諾基亞之間產生。想不到的是,這個第三名竟然以合并這種方式誕生,而不是通過競爭來產生。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質疑諾基亞的收購是否值得以及整合阿朗業務的挑戰、無線網絡設備市場的風險等,來自Inderes Equity研究機構的行業分析師Mikael Rautanen曾發表評論稱,對于諾基亞來說并購將意味著很大的風險。
業內知道,諾基亞和阿朗最近幾年一直在重組,所以已經砍掉了相對容易縮減的開支。除此之外,諾基亞可能還需要獲得法國政府的批準:倘若要在此次并購后展開大舉裁員,恐怕難以符合法國的利益。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將難以壓縮成本,那么交易的價值就會被削弱。
另外在美國,阿朗為AT&T提供4G無線設備,后者的網絡開支正在縮減。4G技術在歐洲的部署速度也在逐步穩定。
那么究竟諾基亞為何要重金并購阿朗?更客觀和真實的原因在哪里?且看看我的觀點!
首先,從目前的行業位置來看,阿朗和諾基亞分處第三和第四的位置與和第一,第二名差距太大,不利于向客戶表達足夠的競爭力,在業務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三四五名之間的競爭會非常的激烈,因此合并是相對理想的解決競爭力不足的做法。
其次是傳統電信領域發展日趨緩慢,運營商不得不為龐大的網絡建設、高額的運維成本以及互聯網的沖擊而不斷壓縮成本,這對供應商企業的綜合能力要求會非常苛刻,五家企業參與競爭仍顯多余(蘇立多次表示)。過去很多年,整個通信設備制造領域一直處于不斷并購與縮減中。
第三是兩家企業選擇合并是西方企業一貫的應對危機的方法,談不上好不好,而是一種解決辦法。尤其是西方企業多股東需求利益最大化而粗暴干涉企業發展的行為層出不窮。
第四是短期內,因為整合難度較大,對兩家中國公司及愛立信是利好的。長期看,如果整合順利,那么一是會延續兩家公司的生命力和產業存在感,二是會對另外三家產生較大的影響,但這要看整合進展和效果,畢竟這個行業發展變化太快,長期效應很難準確判斷。
最后是未來形成3+1的新格局(也可以稱之為2+2格局),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網絡及中興通訊。整合完成后,華為和諾基亞網絡的競爭可能會很激烈,因為涉及面更廣(IP、移動及傳輸等等),愛立信的轉型將在未來幾年逐漸顯現出效果,而中興通訊,不會隨著這家新公司的成立而消失,但其必須要對自己的未來做出更為明確的規劃,一個中等規模,小而精的企業可能是中興通訊應該考慮的定位。
至于業內擔心的股權結構較為復雜的上海貝爾,我的建議是政府應考慮將其50%-1的股份戰略性出售給諾基亞或者別的意向性買家,這樣有利于華為中興兩家中國公司和諾基亞網絡及愛立信的全面而公平的競爭。因為對于中國而言,上貝的存在已經沒有任何實質性意義!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對于諾基亞并購阿朗,不管是對雙方利好還是不利最大的因素還是在于整合的效率,而這時間的長短又決定了對手獲得的機會。所以短期內目前的競爭格局將很難被打破。
記得我在2008年寫過一篇文章:新電信秩序:“阿諾愛中華”之后,這個稱謂在業界被廣泛引用,如今隨著諾基亞和阿朗的合并公告,雖然我判斷合并會最終通過當然時間會較長,但“阿諾愛中華”體系就此終結,一個新的電信設備時代又將開始,而且還可能會進一步發生變化,無論是互聯網+、工業4.0還是IOT的萬物互聯,對于傳統電信設備制造企業而言挑戰都是巨大的,未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面向未來的技術研發、商業模式探索、不同業態的競爭和融合都將是機會更是挑戰!
因此,引用我最近常用的一句話,不要過度解讀諾基亞和阿朗的并購,而應該更多的關注未來的發展趨勢及應對之策!【責任編輯/劉佳慶】
楊海峰,資深媒體人,本文首發百度百家。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