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中華酷聯挑戰或學習小米,如今的表現卻大相徑庭,華為和酷派有可能改寫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

    【IT時代周刊編者按】楊海峰認為,從表面上看,“中華酷聯”紛紛布局電商挑戰或學習小米,但從市場的結果看卻不盡相同,這從近期的市場表現及相關業績得到了體現。為何同是涉足電商,學習和挑戰小米,“中華酷聯”取得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呢?就目前而言,受到多方巨頭沖擊小米能否將互聯網之路堅持到底還是未知,但可以預見的是,在酷派和華為這樣有著清晰戰略方向的互聯網品牌加入之下,傳統市場“中華酷聯”的格局,或許可以被其改寫。

    近兩年,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小米憑借互聯網模式的經營策略,大力發展電商渠道,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一度成為國產智能機崛起的代表。

    數據顯示,僅僅通過互聯網渠道以及運營商兩個渠道,小米手機在2012年的出貨量為719萬臺,銷售額達到126億元;2013年,小米手機總計售出了1870萬部,增長160%,含稅收入316億元,增長150%。據小米方面透露,小米手機70%左右的銷量通過電商渠道銷售,30%通過運營商銷售。而到今年上半年,小米更是創造了2611萬臺,增長271%,含稅銷售額330億元,增長149%的新紀錄。小米的高速的增長讓許多傳統手機廠商感受到不進則退的壓力。與此同時,不少傳統廠商開始在經營模式上解放思想,深刻感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快速變遷,并發力電商,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華酷聯”。

    作為傳統手機廠商“中華酷聯”之一的聯想,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運用互聯網思維努力打造自己的粉絲團隊。2012年底,聯想成立樂粉俱樂部,意在打造“業界最佳粉絲俱樂部”。“樂粉俱樂部”作為聯想的互聯網社區品牌,一直承擔著與粉絲互動的重任。2013年,聯想開始運作VIBE ROM極具互聯網特征的軟件產品,透過ROM建立和發燒友的一對一溝通。具體到今年發布的黃金斗士S8,聯想在Vibe Z上開始大搞的樂粉俱樂部在黃金斗士S8開賣前就選出了眾多樂粉參與試用并收集反饋,最終上市的黃金斗士S8根據樂粉的意見進行了大量的修訂。

    2013年,繼聯想之后,在反擊小米的陣營中,又增一名重量級選手—華為,華為將“榮耀”品牌獨立出來,以電商運作的方式與小米進行搏殺。業內知道,從榮耀品牌戰略發展來看,2013年底華為榮耀獨立發布的榮耀3C和榮耀3X,被直指是緊盯中國小米公司的紅米和小米3,被業界解讀為榮耀品牌跟隨小米品牌戰略。進入到今年,華為榮耀的進攻更是勢頭不減。這里我們不妨看看華為榮耀目前的產品線,榮耀3C是為了死磕紅米,榮耀3X暢玩版是為了死磕紅米Note,榮耀6是為了死磕小米4。就在前不久的小米阻擊戰中,榮耀3C 4G版更是直降199元,僅售799,死磕紅米Note的4G版。可以說,針對小米,榮耀的產品線頗具針對性。

    同樣作為國內最早涉足電商領域的手機廠商之一的酷派在2012年5月就上線了自有電商平臺—酷派商城。而今年年初發布“大神”獨立電商品牌,也被業界解讀為酷派開始重金布局電商渠道。今年5月,在酷派舉行的大神節狂歡活動中,就賣出100多萬臺大神系列手機,銷售額突破10億元。在“大神”取得良好業績之后,酷派近日宣布其電商品牌“大神”正式獨立運營,成為中華酷聯中第二個打造獨立的電商品牌,并且定下今年大神手機銷售要突破100億元的目標。

    至于中興,繼2013年發布Nubia品牌,試水電商渠道外,今年的星星一號、大Q、“天機”Grand S II、紅牛等也加入到電商的行列。包括推出的唯品會等都頗具互聯網思維!不過和前面三家相比,中興在互聯網電商方面的發力并不明顯。

    表面上看,“中華酷聯”紛紛布局電商挑戰或學習小米,但從市場的結果看卻不盡相同,這從近期的市場表現及相關業績得到了體現。

    例如中興通訊最近發布了201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中興品牌手機終端產品期內實現營收104.0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接近16%。除了自身的財務下滑之外,調研公司的數據也很不樂觀。據數據調研公司IDC、Canalys以及賽諾分別對7月國產智能手機份額進行統計。盡管在部分數據上,三家公司的結果有一定的出入。但是,在國產手機品牌的前四強方面,三家一致統一分別是:聯想、華為、酷派、小米(不分先后)。昔日“中華酷聯”中的中興已經處于很尷尬的位置!處于改革陣痛期的中興手機,能否在這輪競爭中重新回到第一陣營要看接下來幾個月的動作了!

    同樣,聯想雖然在過去的一個季度中,手機出貨量及營收仍在增長,但其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的位置卻被小米奪走。而此前,聯想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是遙遙領先于國內品牌的。為此,近日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楊元慶一番嘲諷小米商業模式的言論被業內解讀為其在與小米的競爭中敗下陣來,至少沒有達到預期的市場效果的一種酸葡萄心理。

    反觀酷派和華為,除了出貨量及營收的高速增長外,市場排名均穩步增長,重要的是,其挑戰小米的品牌效應已經形成。例如今年上半年,據賽諾數據顯示,酷派在TD-LTE手機市場中憑借份23.1%市場份額躍居第一,而在年初相繼推出的大神、大神F1、大神NOTE等產品引發了互聯網廣泛關注,用戶預約數超過3000萬以上,打造了多款電商熱門產品,在京東、天貓、淘寶上長期排在熱門銷售產品的前5名。

    至于華為,其智能手機發貨量也超過3400萬部,同比增長62%,作為電商品牌的“榮耀”也頻頻出招,繼續擴大自身產品線。

    為何同是涉足電商,學習和挑戰小米。“中華酷聯”取得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呢?

    其實通過我們前面的介紹,很容易看到在電商品牌策略上,酷派和華為是最為堅決和清晰的(都是獨立品牌運作)。首先它們都是獨立于公司品牌和其他產品的獨立子品牌;其次是相關產品,不管中高低端均是此子品牌旗下。如此的做法在企業內部既有利于資源的投入和利用,策略上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和靈活性;從外部市場看,單獨的品牌利于市場和用戶的感知,更便于直面對手的競爭。

    作為對比,中興應小米,一會是星星一號,一會又是紅牛、一會又是大Q,盡管產品應接不暇,但究竟這些產品隸屬于什么品牌?主要的定位是什么,總是給人東一榔頭,西一杠子的感覺。由此看,中興在手機電商領域缺乏像華為和酷派那樣獨立運作的清晰品牌戰略。而聯想也是如此,黃金斗士、VIBE都號稱是電商品牌,但如何區分?又是如何對飆小米相關的產品,不要說市場和用戶分不清,恐怕連聯想自己也很難說清楚。這也很好地解釋為何中興、聯想這兩家企業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一個被小米踢出前四,另一個被小米搶了第一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有調查顯示,去年全年中國市場內銷突破4億部手機,其中網購市場共銷售手機約5300萬部,銷售額達到786億元。這意味著,我國手機的線上銷售比例約占到整體手機銷量的13.3%。用戶購物方式的轉變以及廠商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使得傳統手機廠商加速電商渠道的拓展,未來電子商務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加之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下調終端補貼,市場舊有格局是否會被打破,甚至重塑。就要取決于相關廠商的電商戰略的制訂與執行。

    就目前而言,受到多方巨頭沖擊小米能否將互聯網之路堅持到底還是未知,但可以預見的是,在酷派和華為這樣有著清晰戰略方向的互聯網品牌加入之下,傳統市場“中華酷聯”的格局,或許可以被其改寫。

    【IT時代周刊編后】這篇文章再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手機市場的殘酷與變幻莫測。轉型中的手機廠商需要看到,小米的領先,絕非饑渴營銷和高性價比這般簡單,依托互聯網模式,它已構筑起軟硬一體的生態系統,強大的粉絲團正為這個生態系統源源不斷地提供養料。反擊小米,需要它們真正放下身段,深耕用戶。而小米無法忽略的是,原有節奏正被新進者打亂,自身也并非完美,4G時代挑戰將更嚴峻。手機江湖從來難有永恒的勝者,互聯網模式當道的手機市場,未來的競爭格局將更加撲朔迷離。【責任編輯/劉佳慶】

    楊海峰,媒體人,科技愛好者。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中華酷聯挑戰或學習小米,如今的表現卻大相徑庭,華為和酷派有可能改寫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