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共同社11月18日的消息,雅虎日本的母公司Z控股與“連我”(LINE)公司18日宣布已就經營合并事宜達成基本協議。Z控股社長川邊健太郎與LINE社長出澤剛下午5點將在東京舉行記者會。兩者的用戶在日本國內合計超過1億人。涵蓋電商、金融、社交網站(SNS)等網絡服務各大領域的IT企業將誕生。
最終協議將在下月簽署,到明年10月完成合并。在運用雅虎和LINE擁有的大數據和各項服務吸引客戶方面的疊加效應備受期待。雙方表示,將以人工智能(AI)等為對象推進每年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的開發投資,“力爭打造一個從亞洲引領世界的AI企業”。根據合并計劃,Z控股母公司軟銀和LINE母公司韓國NAVER將各自出資約1700億日元對LINE股票實施要約收購。LINE計劃摘牌退市。
這件事可謂是軟銀的一次大手筆舉動,很多人都在問這么做真能再造一個阿里嗎?
眾所周知,在阿里巴巴的發展過程中,軟銀可以說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在馬云還名不見經傳的時候,軟銀的掌門孫正義在聽不懂馬云說了什么的時候,就義無反顧的給了阿里巴巴第一筆融資,正是在軟銀的支持下,阿里巴巴開始了一路高歌的發展之路,之后軟銀在阿里整個體系的組織架構構建和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當中都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1月1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的股權結構為,軟銀持股25.8%,是阿里巴巴最大的機構股東;阿里巴巴前任董事局主席馬云持股6.1%,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持股2.0%,其他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合計持股0.9%,其他公眾持股65.2%。
那么,對于阿里巴巴可以說是始終陪跑的軟銀,要在日本重建一個軟銀這有可能嗎?我們說真的有可能,一方面,由于多年和阿里巴巴的長期合作,其實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對于軟銀這樣的大股東來說可謂沒有秘密,從商業模式當組織架構軟銀都是門清,另一方面,在日本雅虎和LINE都是舉足輕重的社交服務提供商,其實阿里巴巴在中國做的最不好的就是C端社交,釘釘作為企業級的服務做的的確還成,但是公眾社交比起騰訊還是有距離,在這樣的時候,兩個社交、資訊服務的巨頭一起合作,其實反而將阿里巴巴在中國的短板補齊,所以,既熟悉阿里巴巴的玩法,擁有多年陪跑阿里的經驗,又有強大的社交和資訊優勢,這樣的情況對于軟銀來說,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電商平臺雖不說完全沒問題,但也至少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但是,問題是日本不是中國,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之所以能夠做的如此之好,和中國海量的廉價勞動力所構建的物流網絡是密切相關的,然而日本最缺的就是勞動力,在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影響下,連全家這樣的便利店巨頭都沒辦法24小時營業了,如果軟銀還要建個物流體系,難度之大真的可見一斑。
無論如何,軟銀作為全世界最強的資本機構,在資本為王的影響下,相信其電商還是值得期待的。【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江瀚視野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