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吃雞”啟示錄:勝則英雄聯盟,敗則守望先鋒

    【IT時代網編者按】小編作為英雄聯盟的忠實粉絲,LOL已經陪伴我走過了五年的生涯,但是這個游戲的遲暮還是令我心酸。最近又被吃雞游戲吸引,天天看直播,游戲的更新換代真是令人猝不及防,剛在鳥巢看了比賽,又一個“英雄聯盟”誕生了,但是它會像“英雄聯盟”一樣一帆風順嗎?


    文燁趴在草叢里,一動也不敢動。

    他清楚草里還有兩個敵人。先動者會被亂槍打死,開槍者會因槍聲暴露位置,被最有耐心者一槍斃命,這是個誰都不能先動的悖論。

    可是文燁的時間不多了,毒氣已經離他越來越近,他和一個人在安全區外,安全區里的另一個人在守株待兔。文燁的呼吸開始急促起來,手抖著給自己打了針腎上腺素。“再不跑也是死”,文燁和另一人幾乎同時起身,向安全區狂奔而去。隨后安全區里一聲槍響,文燁身邊狂奔的人應聲倒下。

    瞬間文燁看到了狙擊手的位置,他立即停下,抬起手中的自動步槍M416。瞄準頭部、屏住呼吸、舉槍射擊。

    子彈貫穿了敵人的防彈頭盔,文燁贏下了這場比賽,“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同文燁一樣在網吧“吃雞”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中很多人已多年未曾踏足網吧。文燁大學畢業兩年有余,算是個混的還不錯的“90后中年人”。他最早是從朋友圈關注到的吃雞,“沒有刻意關注,就是大家都在曬吃雞截圖,所以自己心也癢癢的想玩。”

    不過他的iMac硬件配置并不能支撐起吃雞的運行,加之老同學呼朋喚友,在一段時間的周末里,文燁都是在網吧開黑度過的。他說自己很久沒有沉迷過游戲了,但吃雞的“大逃殺”模式卻吸引了他。

    這是一種人性上的吸引,一百人被放在一座孤島上,所有人各自撿拾生存必備的物品。隨機刷新的電離輻射圈不斷地壓縮著安全半徑,所有人被迫越來越集中。當你遇到其他人,不必浪費口舌,掏槍就射,因為大逃殺模式的精髓就是殺死別人、或被別人殺死。

    活下來的最后一人成為冠軍,屏幕上會顯示出電影《決勝21點》的經典臺詞“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因此,《絕地求生:大逃殺》被國服玩家昵稱為“吃雞”。

    “那種求生的緊張感和殺人的顫栗感是真實的”。文燁特意為自己創建了一個女性角色,他覺得男性角色中彈時的慘叫聲太過有代入感,女性角色中彈顯得稍微柔和些,“聽到中彈聲時肌肉才不會痙攣。”

    文燁從柜臺望向網吧盡頭,還不到1歲的《絕地求生》與入華7年的《英雄聯盟》,隱隱有了二分天下之勢。

    打破游戲產業格局的新變量


    大逃殺模式在中國爆紅,要追溯到與《絕地求生》“同父異母”的《H1Z1:King of The Kill》。

    今年年初,幾段中外玩家在《H1Z1》中對罵的視頻在中國玩家圈子中走紅。《H1Z1》本是單人成虎的游戲,但中國人卻在游戲里發揚了抱團精神,身穿紅衣、以國歌為暗號,遇到自己人則不殺,不斷壯大隊伍,形單影只的外國大兄弟只能用蹩腳的中文祈求放過。

    一時間,“紅衣軍團”、外國人唱國歌的搞笑視頻傳遍中國玩家圈子,其背后的載體《H1Z1》開始被大量玩家所關注到,“大逃殺”模式正式進入疾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H1Z1》開發商黎明工作室屢次決策失誤后,《H1Z1》出現了大量封禁中國玩家賬號、過于血腥暴力等問題。吃雞之父、獨立制作人“Playerunknow”對黎明工作室半吊子的態度產生不滿,最后出走韓國藍洞公司。

    短暫開發后,Playerunknow與藍洞合作開發的《絕地求生:大逃殺》于2017年3月23日正式上線,STEAM售價99元。由于國內沒有搭載服務器,中國玩家需每月花費30元左右開通海外加速器,因此被玩家稱為“首付99,包月30”。

    直播平臺很快意識到了吃雞的戰略價值——它會成為打破現有直播行業格局的新變量。

    不同于老觀眾在各類直播中輾轉,吃雞為平臺帶來的是數量可觀的新觀眾。吃雞愛好者涌進平臺成為新主播,小主播轉型吃雞成為頭部主播。就連業已成名的主播,也在借吃雞獲得人氣第二春。以在斗魚直播的“中型”主播油條為例,在其LOL直播生涯中人氣多在10萬左右,在轉型吃雞后人氣達到30萬。

    在直播平臺的助推下,吃雞很快積累起第一批種子用戶,并迅速發酵成病毒式傳播的社會現象。

    7月,吃雞銷量達到500萬份,在線人數峰值38萬超越《GTA5》。8月,吃雞銷量達700萬份,在線人數峰值62萬超越《CS:GO》。8月底,吃雞在線人數峰值達80萬,超越統治榜首多年的《DOTA2》,成為在線人數最多的STEAM游戲。此后的9、10、11月,吃雞玩家呈幾何量級增長,12月初,吃雞全球銷量已達2200萬份,同時在線人數近300萬,遠超第二名《DOTA2》70余萬人。

    熱情持續高漲的中國玩家成為了刷新數據的最大動力。在7、8月份,中國玩家購買量占總購買量約20%,而到11月份,這一數字已突破40%。

    文燁和他的朋友們自然也是貢獻數據的一份子。他畢業之后本已不打游戲,只是偶爾看看直播,“斗魚和熊貓首頁天天推吃雞,想不看都難”,加上朋友再三邀請,文燁在9月初自然而然“入了吃雞的坑”。

    一時間,網吧變了天。由于家用電腦普遍未能達到絕地求生運行標準,有不少像文燁一樣的脫網青年選擇了回歸網吧。吃雞一下子踹走了疲軟的《守望先鋒》,隱約形成了與《英雄聯盟》分庭抗禮之勢。反映在商業上,從事網吧運營管理平臺服務的盛天網絡曾在騰訊宣布代理《絕地求生》時連續漲停,股價上漲10個百分點。

    吃雞最終成為社會現象,并且將專業名詞書寫進了社會詞典。“同不玩游戲的人講吃雞他也知道你在說什么,不需要解釋”,文燁覺得“絕地求生”、“吃雞”等詞匯已經超脫游戲語境,成為日常詞匯。事實的確如此,有媒體就在法拉第未來拿到10億美元融資后,將題目寫成《賈躍亭絕地求生》。

    搶占“新良田”


    某種意義上說,吃雞的作用在于擴大盤口,創造新的可耕種良田,而這也成為眾人競爭的新斗獸場。

    騰訊希望延續自己的統治,以重金買地志在必得;網易全情投入,以精耕細作的方式渴望對地主實現反超;小米樂于參與,用以小博大的心態進入,最次也能分一杯羹;而直播平臺、俱樂部等也都厲兵秣馬,為耕種者的競爭提供裝備服務。

    在《絕地求生》的商業戰爭中,從一開始就沒有公平可言。

    端游競爭方面,公開信息中只有騰訊曾有過與藍洞合作的傳聞。9月28日《南韓經濟新聞》消息,多次收購談判不成的騰訊改為購入部分藍洞股權的方式尋求合作,具體數字是用近5億人民幣購入了藍洞不到5%的股權。9月30日,騰訊WeGame官博上放出吃雞經典宣傳圖,并配上文字“大吉大利,____吃雞?敬請期待!”

    11月22日,騰訊宣布正式與藍洞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獲得《絕地求生》在中國的獨家代理運營權。騰訊表示,代理后將為國服提供網絡優化、服務器擴容、外掛打擊等技術支持,并且營造積極、正向的游戲氛圍,為用戶們傳遞具有教育指導意義的游戲內容。

    不僅如此,騰訊幾乎將市面上主流的“大逃殺”游戲都收入囊中。不久前,騰訊以3.3億美元的價格入股“卡通絕地求生”《堡壘之夜》的開發商Epic Game,國服被爆正在開發中。消聲已久的《H1Z1》也被騰訊復活,騰訊旗下極光游戲工作室宣布,騰訊將代理《H1Z1》國服,定名為《生存王者》。

    端游像是騰訊自己“左右互搏”,手游領域的競爭則更像“絕地求生”。

    吃雞手游的優點是不言而喻的。并不是所有玩家都愿意為了《絕地求生》去網吧或者更新自己的電腦,因此端游玩家數量始終有隱約天花板。手游的普適性則會突破設備的限制,想必能讓吃雞從玩家游戲進化為全民游戲。

    端游必須爭奪正版以滿足玩家的“原教旨主義”需求,而手游的邏輯則是好玩者致勝。

    在騰訊不斷吊胃口的同時,手游領域已然形成搶灘登陸的景象。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最先進入玩家視野的吃雞手游是山寨游戲。它們名字帶有“吃雞”、“大逃殺”、“絕地”等字樣,但游戲內容與《絕地求生》全然無關,只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蹭熱點產品。在不明真相的“冤大頭”身上小賺一筆之后,山寨游戲很快就銷聲匿跡。

    正賽開始后,將原有的FPS手游改造成吃雞手游成為最快捷的研發方式。它們是試水吃雞的先頭部隊,9月28日,網易《終結者2:審判日》上線大逃殺模式測試版,并同時推出了自己的排位賽系統。10月18日,上線已半年之久的《小米槍戰》推出“大逃殺”模式測試服,這款游戲由西山居開發、小米互娛發行,并搭載了國內領先的虛幻4引擎。

    先頭部隊不僅可以試探“仿造”吃雞背負的版權問題、血腥暴力問題、市場接受度問題。而且對于開發商來講,先頭部隊進可打造成正規軍,退可以剝除吃雞部分,戰術上十分靈活輕便。

    進入11月,專門為吃雞所開發的手游開始陸續登場。11月3日,由網易游戲推出的《荒野行動》開啟了iOS內測,并且在不到2天內反超此前的《小米槍戰》,登頂免費游戲榜。11月4日,《終結者2:審判日》結束公測正式在雙平臺上線,并迅速進入游戲免費榜前三。

    以后發制人著稱的騰訊,在手游大戰中充滿了耐心。進入11月,騰訊以慣常的內部賽馬模式推出自家的四款吃雞游戲,用以對抗日益強大的外部壓力。

    11月中旬,騰訊從CF手游中衍生出自己第一款吃雞產品,《穿越火線:槍戰王者》的荒島特訓版本。11月29日,在一系列“我雖然不能明說,但其實你們都知道我說的就是吃雞”的造勢活動后,騰訊《光榮使命》11月29日正式上線。

    12月1日,在公布代理《絕地求生》端游的同時,騰訊推出由天美工作室擔綱《絕地求生:全軍出擊》、光子工作室擔綱《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兩款正版手游。其中光子工作室手握《節奏大師》、《歡樂斗地主》、《全民飛機大戰》等知名游戲;天美工作室則開發過《天天酷跑》、《天天愛消除》以及人盡皆知的《王者榮耀》。

    在傳統意義上,內部競爭能為騰訊打磨更好的產品、培養更加狼性有作戰力的團隊。賽馬過程中產品之間的細微差別,往往會成為日后打敗所有競品的制勝法寶。在內部賽馬中脫穎而出的產品登上市場時經常會發現,干掉外人要比干掉“同胞兄弟”要容易得多。

    微信當年由QQ的PC團隊、QQ的移動團隊、張小龍的郵箱團隊同時開發的,最后郵箱團隊以時間上的微弱優勢在內部勝出。《王者榮耀》也是在和《全民超神》的競爭中確定了游戲機制簡單、競爭公平的原則,最終打敗《全民超神》,也正是這兩點讓《王者榮耀》能夠在年初實現了國民式傳播。

    不過盡管騰訊手握重兵,誰也不敢說最后的輸贏。

    事實上,游戲產業一直是馬太效應忠實執行者。強者愈強、弱者生存空間不斷被碾壓,即使現在吃雞屆百花齊放,到最后“吃雞”的吃雞也只能有一款。

    截至目前,IOS免費排行榜上騰訊《光榮使命》排名第1;網易《荒野行動》第2;網易《終結者2:審判日》第4;騰訊《荒島特訓》第5。而在口碑榜上,《荒野行動》口碑達到了4.3,而《光榮使命》目前僅為2.7。

    似乎是明顯感覺到來自網易《荒野行動》的壓力,騰訊在自己流量入口端曾搞過一些小動作。11月22日左右,當用戶在手機QQ上和人聊起《荒野行動》時,QQ會自動為用戶推送《荒島特訓》的內容鏈接,用以導流QQ上的潛在吃雞用戶。但這個小動作在24號早晨就被QQ團隊悄悄地撤下了。

    《英雄聯盟》or《守望先鋒》


    但即便大小公司“All In”吃雞,也不能判斷吃雞已成。相反,《守望先鋒》盛極而衰的例子大約就發生在昨天。

    2016年初,因女性角色身材姣好而聞名的“守望屁股”像吸毒一般的浪潮席卷各大網吧,其勢頭完全不亞于今日的吃雞。不過一年過去了,LOL依舊堅挺如初,守望先鋒卻陷入了尷尬的沉寂之中。

    原因并不復雜,《守望先鋒》硬件配置要求極高、外掛橫行、游戲機制缺乏公平性。發展到如今,國內守望先鋒最強、“抗韓奇俠”MY戰隊與11月28日宣告解散,原因是“雖成績不錯,但收益頗微,俱樂部一直處于虧損狀態”。12月6日,暴雪中國電競總監Larry發微博表示將正式離職,此前他曾被爆出暗箱操作守望先鋒世界杯陣容。

    至少從目前來看,吃雞同《守望》有很多相似之處。

    首先是配置問題。在剛剛上線的《絕地求生》官網上,官方將推薦配置門檻設為了Windows 7系統、內存16GB、CPU Intel i5以上、顯卡GTX 970以上。參考以上配置,玩家需要大約6000塊以上才能配成臺式機,大約8000以上才能配成游戲本。因此,高昂的配置需求阻攔了很多玩家的進入。

    其次是FPS游戲的痼疾,外掛問題。“開掛的都是‘神仙’,現在吃雞就是天庭”,除了層出不窮的輔助射擊外掛,最近吃雞又流行起了飛天、人跑的比車快、手腳自由伸長的“神仙掛”。

    盡管10月藍洞就動手封禁了28萬個賬號,吃雞的外掛風氣依然嚴重。近日“斗魚一哥”五五開就陷入了開掛旋渦之中,有不少博主截出五五開開掛“實錘”,玩家對外掛的聲討中充滿了對《絕地求生》的失望之情。

    最后,吃雞還有邁不過去的監管門檻。盡管網易、騰訊在手游中多次強調吃雞是實戰演習,目的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但吃雞在本質上依舊是一款以殺戮其他玩家為目的的“大逃殺”游戲。

    10月27日,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表文章,稱得到出版總局的回復是,該類游戲不僅普遍存在大量血腥、暴力內容,而且其類似于古羅馬角斗場式的游戲體驗與生存理念的設定嚴重偏離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習慣與道德規范,不利于青少年消費者的身心健康。

    短命的《守望先鋒》不可學,吃雞要做的是長壽的《英雄聯盟》。

    騰訊游戲嘉年華上,騰訊互動娛樂合作市場部總經理朱崢嶸表示,騰訊將開始全面部署《絕地求生》入華的“絕地求生大生態”戰略,職業電競從業人員、游戲主播、內容創作者、網吧業主、硬件廠商等不同領域的相關從業者,都將成為大生態中的一員。而騰訊愿意為這個生態做超一億人民幣的資金支持。

    前輩LOL曾一手帶起來了整個游戲產業生態,為游戲從制作、發行、直播、電競、粉絲經濟等產業鏈上下游做出了標準范式。

    2017年11月26日,英雄聯盟年度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辦。本屆頒獎典禮上,賽事官方首次增設了年度最佳數據分析師獎項,用以表彰越來越多的電競幕后英雄。英雄聯盟中國總負責人黃凌冬表示,“數據分析師,領隊,經理這些崗位以往在俱樂部時常被忽視。如今這個行業越來越大,一個好的俱樂部發展,不僅僅是依賴選手與成績,背后更重要的是科學化的管理。”

    盡管2016年《英雄聯盟》以17億美元收入創紀錄的蟬聯免費游戲排行榜第一名,且大幅領先它的對手,但《英雄聯盟》遲暮的論調仍屢見不鮮。其背后的邏輯是,一個上線運營近十年的游戲,老玩家不斷流失,面對不斷崛起的新興挑戰者,《英雄聯盟》的衰落是在所難免的。

    英雄聯盟選擇用產業化的方式去延緩衰老。2017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7”在中國舉辦,從武漢到廣州再到上海,最終在北京鳥巢決勝紫禁之巔,《英雄聯盟》用一屆出色的電競賽事重新激起了老玩家的游戲熱情。

    國際知名游戲直播平臺twitch數據顯示,吃雞在本年度直播觀看人數飛速增長,直至今年8月超越《英雄聯盟》。不過僅僅一個月過后,受S7觀賽熱情的影響,LOL直播人數便輕松完成了反超。

    產業鏈中出色的賽事體系和直播體系為《英雄聯盟》做了穩定的背書。正如傳統體育一樣,很多人早已不玩LOL,但仍會關注LOL賽事。即使不在游戲上充值消費,玩家仍會為LOL的直播和電競貢獻自己的流量,并隨時能夠重新投入游戲之中,《英雄聯盟》正因如此能夠保持行業熱度的長盛不衰。

    因此,吃雞所要對標的必須是《英雄聯盟》。

    業已形成的產業鏈與吃雞實則是雙向選擇的過程。完整的產業鏈條是吃雞成長的溫床,它讓吃雞的發展速度加速,用不到一年的時間構建出《英雄聯盟》入華7年才有的產業架構。產業鏈也需要吃雞,如果產業鏈上下協力將吃雞運作成功,那么吃雞就可以成為流水線化生產爆款游戲的原始范本。

    于是直播平臺進入了新一輪的主播爭奪戰。12月7日,斗魚“吃雞一哥”韋神跳槽虎牙直播,據網友爆料整個轉平臺費用達1500萬。

    各大俱樂部則普遍進入了吃雞戰隊的籌備和試運營階段。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老牌的天祿、IG、EDG、RNG、LGD、SNAKE俱樂部目前都成立了自己的吃雞戰隊。11月19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絕地求生亞洲邀請賽上,來自中國的IFTY與4AM戰隊分獲冠亞軍。

    有趣的是,電競產業已經形成了更加健康的人員流動。吃雞戰隊的成立,接納了大量來自星際、CS、英雄聯盟的教練、分析師和選手。亞軍隊伍4AM就是由前英雄聯盟明星選手韋神領隊,其5名隊員中有4人是英雄聯盟前職業選手。

    產業鏈上下游的日夜爭搶,吃雞已然站在風口之上。它扶搖而起,倒映著的是中國正在蓬勃興起的游戲產業。它走進千家萬戶,融入平凡人的日常喜樂,“吃雞嗎?”的語義已經日益趨近“吃了嗎?”

    “吃雞嗎,朋友?我紅點98K賊6~”【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吃雞”啟示錄:勝則英雄聯盟,敗則守望先鋒)

    來源:創事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吃雞”啟示錄:勝則英雄聯盟,敗則守望先鋒
    全民吃雞就要來臨 騰訊能否延續LOL的榮耀
    英雄互娛總裁吳旦:未來5年中國將成游戲最大輸出國
    SSG弒神成功 還是SKT連冠王 鳥巢之巔的對決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