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快視頻侵權風波:周鴻祎的“視頻夢 ”或是夢一場


    嗶哩嗶哩網站(下稱B站)UP主小H的春節本來可以過得更愉快。

    今天上午起床沒多久,小H的粉絲就給他發了私信,說在知乎上看到360旗下的短視頻網站“快視頻”大批量地盜用了B站用戶的信息,讓他也去看看。

    “聽說能夠通過自己在B站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快視頻,我就試了一下,確實登上了。而且,賬號的名字還不是我現在B站使用的名字,而是我在2016、2017年期間使用的名字,視頻內容也是我之前上傳的’黑歷史’。”

    警覺的小H馬上錄了一段他在快視頻的賬號和內容都被盜用的視頻上傳到了B站,“必須得給我的粉絲們提個醒,這太過分了”。

    風暴由此開始,小H并不是孤例。從昨天晚上開始,包括ACFUN(下稱A站)、B站、快手和微博、秒拍在內的多個視頻平臺,為數眾多的用戶發現自己上傳到這些平臺的內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在快視頻上,并且是呈相當規模地“被搬運”。

    在這些內容上傳者來看,B站被“脫庫”了,也就是整個數據庫的信息都泄露了。隨后,B站立即發布公告回應,表示將會竭力維護用戶的權益。

    今晚,B站就此事發布新的公告,解釋能直接用B站賬號和密碼登錄快視頻的用戶大多數是因為使用了相同密碼注冊了360旗下的產品。360產品線使用統一SSO來進行用戶登錄,所以快視頻上使用歷史上注冊過的360賬號和密碼就能登錄成功。同時,B站尚沒有發現用戶賬號和密碼被泄露的證據。

    目前,快視頻App的視頻搜索功能已經被關閉。事件發酵之后,快視頻在今天中午連續發布兩條聲明以做回應。

    第一條措辭簡單,態度強硬,直接否認其進行了“數據庫脫庫、獲取用戶個人隱私的任何行為”,并且表示“部分博主傳播的此類惡意誹謗、造謠傳謠的言論,嚴重損害了快視頻的聲譽,快視頻已對上述造謠行為進行報警處理,并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同時,第一條聲明并未對為什么用戶可以通過在B站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快視頻作出解釋。

    這樣的回應激起了受影響群體更激烈的情緒,不少微博大號、政府機構級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內容生產者都開始公開否認自己在快視頻上的“另一個存在”,其中部分人開始公開喊話周鴻祎要求做出正面解釋。

    一個小時后,快視頻發出第二條公告。快視頻首先承認了“部分快視頻賬號”確實未經B站UP主授權,私自搬運其頭像和ID,并且向這部分B站UP主表示歉意。但是,其措辭依然沒有緩和矛盾,快視頻如此寫道,“這事我們認!”

    同時,快視頻堅持表示要對“這種明目張膽的造謠行為采取法律手段!”——“這事我們不認!”——并且依舊沒有對受到影響的其余平臺用戶做出解釋和歉意。

    對于一直對于視頻領域有著執著和堅持的周鴻祎來說,發生在大年初五的這場快視頻風波不是他糟心春節的全部。如果說一定要做視頻是360商業模式和市場環境所決定的,那么屢次的不成功就是周鴻祎和團隊的某些缺陷所決定的。

    在這一個冬天,360不得不關閉疑似侵犯公眾隱私的水滴直播、答題應用百萬贏家因為涉及政治問題,而被相關部門責問。手握難以變現的巨大流量、對于視頻內容充滿了渴望的360,在過去幾年中,周鴻祎的視頻“夢不死”,也頻繁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愛無能”。

    “連皮皮的賬號都被盜了”

    如果不是因為過年,快視頻上的賬號盜用其它平臺用戶視頻這一件事,很可能不會被發現得這么快。

    有消息顯示,事情源于B站用戶搜素2018拜年祭(B站的新春慶賀活動)的視頻《東方華燈宴》時,發現該視頻被上傳到了快視頻上,對于授權比較敏感的用戶提醒了制作該視頻的UP主。

    很快,UP主們發現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不單止一個視頻、一個用戶,他們的視頻以及視頻下方的用戶評論幾乎被盡數搬運到了快視頻上。同時,他們雖然從未使用過在2017年11月14日剛剛上線的快視頻,卻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在B站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快視頻。

    “看來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了”,一名用戶調侃,但發現自己的賬號下還有明顯不是由自己制作的內容時,她也坐不住了,“不要夾帶私貨啊!”

    昨晚9點,一個問題在知乎上被建立:“如何看待360快視頻大量盜用B站視頻和用戶個人信息數據?”這個消息很快在qq群和貼吧等地擴散開來,越來越多的UP主在B站專欄和微博上放出截圖,表明自己也同樣被盜用了賬號和內容。

    有一條消息稱,“只有(UP主有)過萬粉才會被盜”,但小H表示,也有粉絲沒過萬的UP主的視頻被盜搬,“很多人都問,怎么他們是小透明也要被盜?”

    B站昨天凌晨4點發布的回應強調,“此次侵權事件規模更大,情節更嚴重”。比起平時常見的、由個人搬運在不同平臺上受歡迎的視頻的行為,這一次盜用內容的規模之大,幾乎不太可能通過少數盜用者依靠人力完成。

    更重要的是,用戶關于賬號等信息被泄露的疑問越來越多。一位微博ID為“好咸巖漿”的用戶表示,她有一些在秒拍使用不同賬號上傳的視頻從未上傳過B站,但是快視頻將這一些視頻和她的B站視頻都合并到一個賬號中去了。

    她問道,“難道是因為綁定了同一個手機號或者微博號?”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B站和秒拍是被盜搬的重災區,賬號名稱以盜用B站賬號為主。同時,這樣的盜用顯然也未經過人工篩選,因為一些官方賬號也發現自己在快視頻上擁有被克隆的“幽靈號”,比如環球時報、共青團中央和迪士尼中國等。

    略微有一些常識的網絡平臺,都不會對國家政宣機構、或者是對維護知識產權的嚴格程度已經世界聞名的跨國集團,進行克隆賬號、盜用內容的舉動。

    最哭笑不得的可能是網紅“谷大白話”,他用來記錄兒子皮皮的成長日常的微博小號“PiPi皮卡丘的皮”發布的視頻,也同樣被搬運到了快視頻上,平均點擊量不超過20次。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連皮皮的號都盜!”

    有一些用戶還發現,快視頻似乎并沒有嚴格的審查機制。他們在快視頻上一度發現了涉黃視頻,但這些在被曝光后現在已經被刪除。

    快視頻的開始和野心

    這些年來,周鴻祎幾乎追逐了所有主流的視頻風口,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比如,曾經試圖高價收購優酷土豆、與光線最終流產的在線視頻計劃,還有號稱投資300億、找來了李湘擔任總裁,最后卻不了了之的360娛樂板塊,都是360在娛樂視頻領域的挫折。

    從2015年開始,周鴻祎的重心逐漸轉移到了花椒直播,試圖在新的內容產品領域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從新聞直播轉型秀場直播和VR直播的花椒直播,周鴻祎親自參與了花椒的歷次產品方向變更和產品推廣。

    在2016年,各大直播平臺之間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花椒直播主打“高顏值直播”,推出了“百萬造星計劃”,要將花椒打造為“造星平臺”:讓自己的主播登上《時尚COSMO》封面、舉辦“花椒之夜”頒獎典禮,還讓主播“通過選拔”進入范冰冰的《贏天下》劇組……

    花椒在直播領域并沒有實現周鴻祎的熱望。根據獵豹全球智庫在2017年年中發布的數據,花椒的周活躍滲透率已經下滑到了行業第10名,遠低于主打游戲直播的虎牙、斗魚和企鵝電競等應用。

    直播平臺的內容越來越單一化,秀場直播的形式由于其特殊性,涉黃幾率更高,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在2017年4月,花椒直播和今日頭條、火山直播(即后來的火山小視頻)由于涉黃,被北京市網信辦約談,責令限期整改。

    2017年9月,花椒直播開始嘗試開發新業務,新增對標抖音的MV短視頻功能和“開趴”視頻社交功能,開發布會高調宣布進軍短視頻板塊業務。不過,這樣的舉動也并未能提振在2017年下半年之后,隨著直播市場熱度下降而活躍度隨之降低的花椒,而在今日頭條收購Musical.ly之后,這個領域幾乎不會給周鴻祎留下任何機會。

    如果說之前只是認識到了以視頻為主的娛樂內容對于增加用戶黏性的必要作用,那么現在周鴻祎正在無比深刻地意識到——這樣的內容已經成為了流量主要從安全領域獲得的360沉淀流量、穩步向前的必需品。

    在2017年11月6日下午召開的江南嘉捷重組說明會上,借殼方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表示,無線內容產品戰略是未來幾年的重點。他表示,今年在信息流,在短視頻方面會無限的all in,360將很快可以發布基于人工智能短視頻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重組的雙方還同時簽訂了《業績承諾及補償協議》(即“對賭協議”):在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三六零的凈利潤需要分別不低于22億、29億和38億,合計在三年內獲得89億凈利潤。

    對于記者關于是否能完成凈利潤目標的質疑,周鴻祎表示,在中國的互聯網廣告市場的不斷增長的背景下,2017年上半年360的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廣告業務的增長。360將會繼續調整業務架構,進一步增強互聯網廣告和服務能力。

    內容是帶來廣告的必需品,廣告也是內容最基礎的變現模式。一個多星期以后,快視頻正式上線,周鴻祎在發布會提出要拿出100億補貼內容。

    目前,我們還在盡力還原360的補貼政策落實細則,在邏輯上,這樣成規模地“搬運”內容也有可能在騙取快視頻的補貼。

    在360雄厚流量的支持下,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12月快視頻的月活超過了2600萬。不過,周鴻祎還沒來得及在快視頻上發力,兩件事情先后占據了他的注意力,并讓他處于不利。

    周鴻祎的“年關難過”

    第一件事是水滴直播。12月11日,一篇題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鴻祎:別再盯著我們看了》的文章指出,多個360智能攝像機“小水滴”的用戶將自己在網吧、健身館等公共場所監控到的視頻,放到了水滴直播平臺上。在被這些攝像機拍攝到的公眾,并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正在被直播。

    360方面回應稱,使用360智能攝像機的商家如果要開啟水滴直播模式,必須要進行實名注冊,所拍攝的內容必須無任何個人隱私,并且需要在直播區域設置明顯提示,例如張貼提示貼紙,以告知顧客。如果有顧客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直播,則是因為商家在進行直播時,沒有盡到告知消費者的義務。

    同時,周鴻祎親自發文指責這篇文章的作者陳某是“黑公關”,收受錢財來混淆視聽。這樣的公關策略與本次快視頻第一時間指責網絡用戶造謠的聲明,看上去有著某些相似之處。

    水滴直播不是一個開放的直播平臺,只有購買了主打監控功能小水滴的用戶才能夠使用這一平臺,一開始設計出來可能是為了滿足用戶遠程監控的需要,卻漠視對公眾隱私的保護。很快,周鴻祎放棄了最初的強硬態度和敵對情緒。12月21日,周鴻祎宣告了水滴直播的終結。

    和快視頻涉嫌盜版、秀場直播涉黃一樣,360近年來所提供的視頻內容服務似乎一直缺乏某種公共意識。要知道,六年前那場改變了中國互聯網的“3Q大戰”中,周鴻祎正是高舉“反壟斷”和“保護公眾隱私安全”的旗幟,創造了自己在這個行業最堅硬的人設形象。

    在另一個讓周鴻祎動用了本人推廣能量的直播競答產品“百萬贏家”上,這樣的公共意識缺乏、對于邊界的不敏感再一次體現了出來。

    “撒幣”重新激活了直播平臺的一潭死水,也給周鴻祎帶來了新的希望。當王思聰在2018年的元旦假期引爆了“沖頂大會”后,花椒直播在1月5日就推出了“百萬贏家”,迅速沖進市場,并且馬上就推出了過百萬的高額單場獎金,再一次簡單、直接地刺激用戶的欲望。

    根據《七麥研究所》在2月初的統計,“百萬贏家”在1個月內有多場388萬的獎金池,甚至還有500萬單場的獎金池。重賞之下,在線人數最多時,單場可超400萬人。在最為狂熱的時候,當馬化騰對于直播知識競答的前景做出“監管政策會介入”的預測后,周鴻祎還在朋友圈中直接表示,“沒有什么理由限制這種非常正能量的活動”。

    至此,周鴻祎也成為對于直播知識競答抱有最樂觀前景的大佬。

    “百萬贏家”確實以一種狂飆猛進的方式推動自身的商業化進程,讓打賞不再是單一的營收渠道。1月8日,百萬贏家首次與美團合作推出“美團專場”,拿下了直播答題史上首個商業化廣告。隨后,百萬贏家與京東、華為和《前任3》電影等多個品牌達成了合作。

    但是,在1月13日,百萬贏家發生了致命性的重大失誤:把臺灣和香港列入了國家選項。1月14日,北京網信辦再一次約談花椒直播相關負責人,責令整改,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入口暫時下線。同時,北京市網信辦要求屬地開展直播答題類互聯網服務企業立即進行全面排查。

    這也為直播競答類節目在春節的靜默埋下伏筆。2月14日,廣電總局正式發出通知,要求加強管制網絡視聽直播答題活動。通知中明確指出,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下稱《視聽許可證》)的任何機構和個人,一律不得開辦網絡直播答題節目。百萬贏家和百萬英雄、芝士超人等一系列直播競答類產品,紛紛表示“第一季順利完結”,年后再見。

    這讓準備利用春節假期這個十分可貴的窗口期要摩拳擦掌大干一場的直播知識競答戰爭,瞬間偃旗息鼓。可是連周鴻祎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只是糟心春節假期的開始——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初五——他最后還栽在了自己都沒來得及悉心培育的快視頻上。

    “我在不合適的場合睡了一覺,當我睡醒了之后,我發現這個世界都變了,我發現除了我成網紅之外,互聯網游戲規則真的都變了。”在2015年的公司年會上,周鴻祎曾經這樣反思。

    至少在今天,周鴻祎和360還沒有學會2018年互聯網游戲的全部規則。【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快視頻侵權風波:周鴻祎的視頻“夢不死”和“愛無能”)

    來源:創事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快視頻侵權風波:周鴻祎的“視頻夢 ”或是夢一場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