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蘋果,你還能傲慢多久?

    最近兩天,微信ios版關閉贊賞功能的事件鬧得紅紅火火,不滿蘋果“霸王條款”的網友們紛紛站出來為騰訊說話。據悉,這已經不是蘋果在華發生的第一次因霸王條款而引發的轟動事件了。


    事件回顧:

    4月19日晚,部分蘋果手機用戶發現,微信公眾號文章的“贊賞”按鈕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二維碼。對于此番舉動,微信方面解釋道:“根據蘋果公司提出的新規,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戶使用非IAP機制進行購買的按鈕、外部鏈接或其他行動號召用語。”與此同時,蘋果方面回應稱,并非針對微信,而是一視同仁,建議微信通過APP內購買模式,開通贊賞功能。


    但是,在4月20日凌晨,取代“贊賞”按鈕的二維碼也被關閉了,這也就意味著微信徹底關閉了ios版本的贊賞功能。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蘋果之所以“叫停”微信贊賞功能,是因為蘋果方面不希望IOS生態里的開發者繞開蘋果進行支付,據蘋果公司規定,蘋果可以獲得開發者發行應用銷售收入的30%,因此,蘋果當然不會對擁有8億用戶量的微信“視而不見”。

    此事件一出,網友們憤慨激昂,大神羅永浩也借機出來“搞事情”。

    羅永浩在個人微博中寫道:霸道和霸道也不一樣,有些霸道僅僅是討厭(或僅僅是極其討厭),而另外一些霸道明顯是作惡----有感于微信和蘋果事件。


    而一部分網友也認為此番蘋果的做法過于“霸道”,紛紛為微信出謀劃策,甚至建議微信可以以禁用ios用戶作為反擊,或僅iOS版微信卡頓、搶紅包慢等等。對于此等“憤青”般的言論貌似正和羅叔的心,隨即,羅永浩轉發并點贊。


    除此之外,那些站隊微信的網友們的評論也亮了。


    2007年iPhone在美國推出時,喬布斯曾說“iPhone暫時不會進入中國市場”。盡管最終喬布斯還是沒抵擋住中國市場的誘惑,但蘋果居高不下的價格和頻頻缺貨現象還是將其自視甚高的心態暴露無遺。

    饑餓營銷,后蓋門,電池門…… 歧視中國消費者?

    2012年1月,iPhone 4S在全球發布近三個月后,終于輪到中國市場。iPhone4S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市場后,各地果粉兒們徹夜排隊搶購并出現“黃牛”大量囤機的現象,蘋果公司一度停止京滬兩地的銷售iPhone 4S,果粉兒們“一機難求”。


    “蘋果公司這種做法是一種典型的‘饑餓營銷’。”電信專家、飛象網CEO項立剛說。推遲銷售時間、限制銷售數量是蘋果公司的一種銷售策略,而這種策略也導致了“黃牛”囤積居奇從中牟利。

    除了大搞“饑餓營銷”,后蓋門同樣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詬病。蘋果售后的保修政策中居然出現了中外兩個“版本”。

    對于外國蘋果手機用戶,凡在保修期限內出現手機本身的質量問題,直接給你換新機,若超出保修期限,可半價換購新機型。

    而對于中國蘋果手機用戶,卻是新機用舊后蓋!這是為何呢?蘋果一員工稱可能與中國國情相關,怕被人鉆空子。

    但實際,是蘋果在鉆中國政策的空子。根據我國的“手機三包”政策中規定:“整機換貨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換貨之日起重新計算”,這種情況在美國是不存在的,為了巧妙地規避此項條款,蘋果公司在換整機時保留了原機后蓋,這樣以來,保留原后蓋的手機只能算作“更換部分零件的維修”而非“整機換新”,自然也無需重新計算三包期。


    據悉,自iPhone6&6S上市后,蘋果公司又悄悄改動了售后保修政策,這一次,蘋果公司干脆直接撤銷“整機交換”、“以換代修”等規定,但北美等國外市場卻依然照舊。

    中外雙重標準,三包縮水,對此,網友們戲稱此類事件為“后蓋門”。

    除了“后蓋門”以外,還有“電池門”。

    2016年11月,有多名消費者投訴稱自己的iPhone6、iPhone6S在手機電池充足的狀態下發生自動關機的現象。但令人意外的是,本承諾為問題手機更換電池的蘋果公司又改口稱未診斷出事故原因所在,因此拒不免費更換電池……

    有網友認為,蘋果這樣的行為其實就是在“歧視”中國消費者,挑戰中國消費者的底線。

    霸王條款?涉嫌壟斷市場?蘋果公司被聲討

    修手機?可以,但蘋果有規定,中國政策不好使。想在ios圈里混?沒問題,30%的銷售收入拿過來……

    現如今,蘋果公司的“霸王條款”不僅僅應用在用戶的身上,甚至連開發商也不放過。此次微信關閉贊賞功能的事件僅僅是蘋果公司眾多霸王條款的體現方式之一。

    根據國內App Store排名優化服務平臺ASO100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4月17日,中國區就有超過6萬款應用被下架。其中不乏有國內知名公司,比如,360、今日頭條、蝦米音樂、網易云音樂、美團等。

    據某應用開發相關工作人員稱,應用被下架對那些純線上公司影響比較大,會造成較大的損失,還會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對此,4月16日,北京達曉律師事務所發布了《關于召集遭蘋果應用商店下架的開發者采取集體行動的公告》。據悉,該事務所將聯合更多的受損開發者和收集更多的證據,擬發起針對蘋果應用商店的涉嫌違法和侵權行為的集體行動,目前一共有十數家應用開發者參與了此次的召集活動。

    對于此次蘋果“逼停”微信贊賞功能事件,有媒體稱,蘋果涉嫌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壟斷經營,應該由職能部門進行反壟斷調查,甚至可以開出天價罰單,這個毛病不能慣著!

    業內分析:No Zuo No Die

    現如今,蘋果竟然公開“霸氣地”爭奪騰訊的“飯碗”,難不成這將是下一場“3Q大戰”?

    根據蘋果公司規定,蘋果可以獲得開發者發行應用銷售收入的30%,但是,很明顯,坐擁8億用戶量的騰訊并不愿意讓蘋果得到這筆錢。

    追根溯源,這都是為了利益。

    但是,無論是蘋果公司下架了ios版本微信,還是微信用戶大面積卸載ios版微信,雙方損失均無法估量。

    根據今年騰訊公布的業績,2016年第四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8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28%。而蘋果方面,據統計,2015年蘋果手機中國用戶量為1.2億,根據研究公司Canalys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市場的iPhone出貨量為4380萬部,這也就意味著至今,蘋果手機用戶量至少1.5億以上。

    雖然,蘋果在中國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但是影響力依然還在。若雙方對壘,必定兩敗俱傷,就如“3Q大戰”一般,縱使雙方均有千億現金流,也抵擋不住上億流量的流失量。


    縱然,微信與蘋果不開戰,那蘋果公司也該反思一下自己近幾年來的“所作所為”了。

    現如今,中國品牌崛起,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逐漸侵占了原本屬于蘋果、三星等手機巨頭的地盤,相比較安卓系統手機的開放性,擁有ios系統的蘋果手機卻在走另一個極端:封閉自己。這種“閉關鎖國”的霸主行為不僅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果粉兒們更加傾向于安卓手機,也使得自己陷入越來越多的投訴之中。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沒有了群眾基礎,沒有了開發商支持,一個沒有人用、沒有軟件的智能手機,不如一臺功能機實在。

    試問蘋果,你還能傲慢多久?【責任編輯/劉凱】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唱衰常在 蘋果依舊
    新技術、重整供應鏈,iPhone 12能成為蘋果的里程碑嗎?
    【周四早報】蘋果市值蒸發6500億,分析師:中國銷量肯定雪崩
    首款5G iPhone 發布,蘋果夢回喬布斯時代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