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基礎設施先行、產業生態同步跟進”的模式在多地實踐,武漢、西安等地陸續實現AI配套先行、產業鏈跟進、技術與商業模式同步創新。
以昇騰AI為代表的來自業界的技術與生態力量的積極行動,一個提升根技術能力作為大前提、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產業發展保障、協同產業生態實現技術創新與商業落地、完善人才體系的“一體四面”AI產業推進體系已經形成。
強化根技術投入,實現軟硬件領域迭代升級
根技術是AI產業發展的基礎。華為基于昇騰AI入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成為基礎軟硬件領域建設單位。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包含華為Atlas系列硬件及伙伴自有品牌硬件、異構計算架構CANN、昇思MindSpore AI框架等。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上,華為宣布昇騰AI基礎軟硬件將全面升級,CANN 6.0開放底層開發體系,算子自定義開發效率倍級提升。在大模型能力持續增強的基礎上,昇思MindSpore 2.0升級為AI融合框架,原生支持科學智能。
基于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昇騰訓練、推理解決方案全新升級,訓練、推理場景中的易用性和性能全面提升。訓練場景中典型模型開發周期小于0.5人/周,推理方案支持一站式全流程工具化,開發效率翻倍,模型部署后可自動增量訓練,持續迭代。
宏觀引導與技術創新,助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我國AI產業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對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昇騰AI致力于推動AI計算基礎設施建設。
一方面,支撐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基于昇騰AI打造的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二期投入運營,可提供高達200PFlops(千萬億次浮點指令/秒)的算力,大致相當于10萬臺高性能電腦。隨著昇騰AI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各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用戶將獲得更易用、更快捷的算力服務。
另一方面,在科技部的指導下,鵬城實驗室牽頭、智算網絡聯盟推動,各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陸續接入中國算力網。此外,昇騰AI還積極推動算力基礎設施的統一運營,實現標準相對統一與兼容。
技術、商業協同推進產業生態發展
昇騰AI選擇在技術與商業兩條路徑上同時推動產業生態發展。在技術生態方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大力推進軟件開源。昇思MindSpore社區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熱門的AI開源社區,下載量達320多萬次,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參與“共建、共享、共治”。
二是進一步深化AI前沿技術創新。華為基于鯤鵬和昇騰AI,通過創新融合計算架構,打造原生科學智能基礎軟硬件平臺,加速應用創新。此外,華為推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全流程,涵蓋從規劃、開發到產業化全流程,賦能大模型發展。
三是從推動應用到推動產業發展。在“昇騰萬里”伙伴計劃的推動下,昇騰AI產業生態有超過100萬的開發者、1000多家合作伙伴,推出1600多個行業AI解決方案,在電信、金融等領域規模應用。此外,昇騰AI還積極推動創新聯合體發展,加速大模型產業化落地,陸續成立遙感、多模態、流體力學大模型產業聯合體,已經吸引110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加入,孵化80多個行業新應用。同時,華為倡議成立科學智能創新聯合體,攜手產學研用,打通科研創新、應用示范到產業推廣的通道。
培養全社會AI人才后備力量
以產業匯聚人才,以人才引領產業。這方面,昇騰AI也積極行動。
首先,是深入人才大本營,華為聯合教育部和72所高校建設“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已累計培養5000多名優秀教師,開設1500多門課程,累計50萬名學生參與學習和實踐。
其次,在產業中持續推進人才發展。通過昇騰系列訓練營、昇騰眾智計劃、昇騰AI應用創新大賽等學、練、賽活動,昇騰已累計培養超過100萬開發者。未來三年,計劃培養昇騰開發者超過350萬。
AI正在加速改變世界,帶來更美好的生活。以昇騰AI為代表,華為正攜手伙伴努力推動全要素產業體系建立健全,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數據來源:華為
來源:搜狐產業觀察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