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金角財經,作者 | 夢清
眾泰汽車悄悄“復活”了,在脫掉ST的帽子后不久,又拉升出一波令人目瞪口呆的連續漲停。
此前,眾泰汽車因透露將聯手外部強援造出比寧德時代還要厲害的電池,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眾泰汽車拿出證據來說明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在瞎吹。
眾泰汽車憋了一天多的時間,終于發出了一條澄清公告:“我們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言外之意,與我無關,是媒體在搞事情。
到底是哪家媒體在搞事情,眾泰汽車沒有明說,但在姍姍來遲的“辟謠”之后,眾泰汽車又收獲了兩個漲停。
眾泰汽車,一家很神奇的汽車制造企業,靠模仿豪車出名,盛極而衰,才剛剛從破產重整的陰影走出來,連一輛車都還沒正式賣出去,市值卻已經超過東風汽車集團、江淮汽車和北京汽車。
在新能源汽車拔足狂奔的勢頭下,市場上充斥著真假不一的消息,迷茫未知的前途,新東家大手筆的布局,巨額利益的算計,讓眾泰汽車真正成為股市上的一只“大妖股”。
妖股眾泰
7天6板。
誰能想到,3年虧掉222億元,一度瀕臨倒閉邊緣的眾泰汽車,才剛剛脫掉ST的帽子,就連收獲多個漲停板。
而這距離眾泰汽車上一波上漲行情,也不過3個月的時間。
有機構分析稱,眾泰汽車這兩次行情啟動之前都有密集的大宗交易記錄。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宗交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無論是什么價格,每筆成交量均為50萬股。
不得不讓人聯想:這是集中炒作前的有組織行動。
不過8月份的行情并不持久,眾泰汽車的股價拉升到了5.37元就到頭了,而這一次的股價走勢更像是復制2021年的行情。
眾泰汽車5年股價走勢
去年,還是ST的眾泰,正在經歷破產重整的階段,但股價卻從低谷時的1.14元拉升至高峰時的9.43元,期間眾泰汽車漲停次數達87次,跌停次數達到41次,區間振幅高達651.85%。
如此異動的股價,說沒有人在背后操盤,誰會信。
即使參考板塊龍頭,眾泰汽車的股價走勢也是匪夷所思。無論是比亞迪還是特斯拉,以及一眾造車新勢力的股價都在跌跌不休,眾泰汽車憑什么能走出一條上揚的曲線?
截止11月14日收盤,眾泰汽車的總市值為343.7億元,不僅高過東風汽車、北京汽車、江淮汽車等傳統車企,也超過“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
在破產重整之前,眾泰汽車沒落下什么好名聲——靠模仿豪車而出名,其巔峰之作是2016年推出的眾泰SR9.因為造型實在是太像保時捷的Macan,江湖人送外號“保時泰”。
在完成重整之后,雖說是迎來了“新主”江蘇深商,規劃了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藍圖,但也才剛剛完成對燃油車T300的復產,脫掉ST的帽子,還沒有正式賣出一輛車。眾泰汽車實在是當不起這樣的市值。
不過,資本市場歷來喜歡炒股市,借著新能源汽車的概念,炒一個搖搖欲墜的車企絕地反擊的故事,聽上去足夠刺激。
只不過,人人都覺得自己不會是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
誰在復活眾泰
就在兩年前,眾泰汽車走到了破產倒閉的邊緣,危機的征兆則來地更早一些。
2018年8月,來自廣州的十幾位眾泰經銷商代表聚集在眾泰山東臨沂基地門口,身統一服裝拉著維權橫幅,橫幅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眾泰汽車 流氓企業 還我血汗錢”。
這樣的情景,在此后幾年的時間里,曾反復上演,被逼到絕境的經銷商甚至一度在雨夜維權,絕食相逼。
2020年9月,浙江永康農村商業銀行因眾泰汽車到期不能還債為由提起預重整的申訴,至此,眾泰汽車正式陷入“重整”流程。
當時眾泰汽車的實控人鐵牛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宣告破產。
風雨飄搖中的眾泰汽車,2021年4月迎來兩位意向投資人,但被眾泰汽車驟然拉漲起來的股價嚇退,發布聲明稱,“近期眾泰汽車股價異動、嚴重偏離其基本面,出于投資謹慎性考慮,暫緩計劃。”
最終接盤眾泰汽車的是江蘇深商,投入20億元用于重整,最終換取了24.22%的控股權。江蘇深商的背后的大股東是深商控股,而它是由深圳地區79家民營公司組成的一股金融力量,號稱坐擁萬億資產。
江蘇深商成立的時機很巧妙,于眾泰陷入重整時的2020年9月注冊成立,期間未有展開過實際的業務,于2021年8月12日報名眾泰重整投資人而浮出水面。
此外,在江蘇深商成立的前兩個月,另一家公司君趣汽車也注冊成立,對外宣稱發展新能源汽車,期間注冊TENET、AZURA、遇見等多個品牌商標,后于2021年12月被眾泰汽車的孫公司100%收購;而且君趣集團的法定代表人吳云飛與前兩年破產的博駿汽車、思致汽車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些對眾泰汽車日后影響重大的企業幾乎在同一時間成立,時機未免太過巧合,令人玩味。
不過,江蘇深商向眾泰汽車注入的20億資金,只是將眾泰汽車從懸崖邊緣拉回來,而想要讓眾泰起死回生,還需要更多的資金。
2022年8月,已完成重整的眾泰汽車與重慶壁山區簽署合作協議,將租用原重慶眾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線并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建成年產10萬輛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
同時璧山區承諾,將對公司租用原重慶眾泰相關資產前兩年實際產生的租金予以補貼,后續當地政府將根據公司生產的車型及新導入的車型整車銷量情況,給予公司一定補貼。
重慶壁山與眾泰的淵源要追溯至7年前。重慶眾泰雖然是眾泰汽車的生產基地之一,但一直以來眾泰是租用,而不是擁有該場地。
2015年重慶眾泰由陳孝祝以及重慶壁山財政局控股的重慶兩山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并于當年開工建廠;2016年重慶眾泰的首車——眾泰T300EV正式下線,2017年8月正式上市銷售。但也就是在2017年,眾泰開始急速走上下坡路,重慶眾泰不僅沒賺錢,還一直在倒賠錢。
也就是說,急速墜落的眾泰汽車,狠狠地被重慶壁山區坑了一把,重慶壁山對該生產基地投入的資金全都打了水漂,去年重慶壁山想要以13.65億元轉手重慶眾泰的部分股權,但是卻遭流拍。
被眾泰坑過一把的重慶壁山此時愿意出手相助眾泰汽車,當然有盤活資產的考量,但是眾泰的新東家江蘇深商與深商控股也頗費思量。據悉,在這次與重慶壁山的談判中,深商控股也以非出資、非重大資產重組的形式作為乙方參與其中。
此外,眾泰汽車在今年6月份發布的60億元定增募集資金項目已獲中國證監會受理,不過還未進入募集階段。在這個時候,還有哪個機構愿意豪賭一把眾泰汽車?
無論結果如何,這背后肯定也少不了江蘇深商與深商控股的運作。
白衣騎士?
深商系真的能成為眾泰汽車的白衣騎士嗎?
從明面上看,眾泰汽車與深商控股旗下布局的其他資產,形成了深商控股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完整布局:
眾泰汽車,雖然靠模仿出名,但也曾做到國內自主品牌的TOP10.至今手中仍握有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兩大生產資質,光在全國的生產基地有9個;而且眾泰汽車復產的T300海外版已經在永康基地成功下線,這意味著眾泰汽車已經重新將破碎的供應鏈整合好并運作起來。
而深商控股在2019年接盤的龐大集團,曾是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在國內有千余個經銷網點;此外,深商控股旗下還擁有叮叮出行在全國包括重慶、廣州、南京、鄭州、三亞等13個重點城市擁有網約車經營許可牌照, 去年龐大集團又戰略投資了高端網約車量子出行。
未來,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在車輛采購上或可向眾泰汽車傾斜。
此外,在眾泰汽車打算重點布局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也有君趣集團這個在2020年就已埋下的伏筆;而且君趣集團已經在今年初開啟了一系列的招聘工作。
靠著君趣集團,眾泰汽車也在補齊自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在研發板塊方面的短板。
但細細探查,深商控股并非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牢靠。
首先深商控股在接盤龐大集團以后,并未如當初承諾的那樣讓龐大集團步入正軌,反而是對該公司的資產一路開啟了賣賣賣模式,但即使這樣也未能實現持續盈利的預期,今年前三季度,龐大集團的凈虧損為1.798億元。
而龐大集團的經銷網點也在近三年逐步萎縮,2019年~2021年,龐大經營網點數量分別為402家、329家和283家。
其次,深商控股號稱坐擁萬億資產,但據證券之星報道,深商控股2020年的凈資產和凈利潤分別僅為24.76億和4.64億,自身能力與其展現出的野心完全不匹配。
從深商控股的種種布局來看,雖然有心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但是否有能力整合好這些企業的資源,然后在競爭激烈的江湖賽道殺出一條血路,卻是有待觀察。
而更壞的消息是,眾泰汽車近兩個交易自高位跌去16%,在深交所關注之后,浙江監管局發出警示函,直指眾泰汽車公告澄清不及時,且沒有就不實內容向媒體提出更正或撤回要求。
到底是哪家媒體造謠,眾泰可能回答不上來,但是股價在6個漲停之后開始大跌,眾泰心里可能很清楚。
參考資料:
1. 證券之星《被寄予厚望的眾泰汽車新掌門人,也是個“大忽悠”》
2. 花朵財經《下一個比亞迪,眾泰汽車?》
3. 華夏時報《接手眾泰汽車,江蘇深商欲打造汽車帝國?》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