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推特的收購完成,世界首富馬斯克再次登上了輿論焦點,尤其是馬斯克端著臉盆到推特總部的視頻,讓無數人都為之震撼,這簡直就是商業界的奇才。
不過,馬斯克可不僅僅只是商業界的奇才,他在科技界的瘋狂,那也可謂是有目共睹。
比如馬斯克就曾投資了一家科技公司,并在這家公司的幫助下,將自己的大腦上傳到了云端。
甚至,馬斯克還與這個虛擬的自己進行了對話,此舉令一眾科技界人士大受震撼。
當然,馬斯克的瘋狂并不僅限于對自己,在軌道交通方面,他就曾提出過“超級高鐵”的計劃。
技術飛躍:一顆懸浮且真空的“膠囊”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超級高鐵”,按照目前公布的計劃細則來看,超級高鐵被稱之為“Hyperloop”,是一種在管道軌道里高速運行的膠囊列車。
不過,這只是一種通俗化的理解,其中每一個設定都是極為不凡的,比如“管道”所指代的,就不是普通的管道。
在馬斯克的“超級高鐵”計劃中,所需要的管道必須要是能承載真空環境的管道,或許這對于大多數運輸管道都能做到,但運用于活物運輸,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簡單來說,就是現有的真空管道,大多是運用于天然氣、水資源,以及石化原油的輸送,這些運輸物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真空環境下,都不會出現任何改變。
可對于客運行業而言,真空環境就顯得極為致命了,畢竟,人類無時無刻都需要氧氣供給,這一點就是真空環境所不具備的。
除此之外,在這個真空管道中,所架設的“軌道”也不是常規意義的軌道。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接觸最多的軌道,大概就是火車軌道和地鐵軌道了,這兩者也是目前最常規的軌道運用。
但超級高鐵所需要的“軌道”,卻并非此二者,而是最為高端的磁懸浮軌道。
這種軌道的優勢正如其名,就是通過“磁懸浮”來讓列車與軌道不產生接觸,這能夠極大地減少軌道的摩擦,從而提高列車車速。
當然,如此苛刻的條件,所帶來的也是令人震驚的速度。
根據馬斯克自己的構想,超級高鐵的時速可以達到驚人的1126公里,若使用距離來衡量的話,那就是在超級高鐵的加持下,從美國紐約到中國北京的時間就只需兩小時,甚至,以紐約為起點來一次環球運行,也僅需要三小時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對超級高鐵的速度設想也并非“空穴來風”,因為按照這種設計,列車就能夠完美地解決阻力問題。
而且,無論是空氣阻力,還是摩擦阻力都能夠克服,這意味著,膠囊狀的列車就能夠以最低阻的環境飛行,其阻力條件約等于在4.5萬米的高空進行飛行。
那既然超級高鐵如此優越,為什么遲遲沒有落地呢?
資本騙局:現有技術不具備落地條件
其實,超級高鐵自提出開始,所圍繞的爭議,就從未結束過。
首當其沖的就是真空環境的安全性,正如前文所述,管道一旦變成中空環境,那乘客的吸氧和管道的穩定性,就成了大問題。
比如管道內變為中空后,那內外氣壓就出現極大的懸殊,如果外部氣壓出現過大的變化,那中空管道就會被壓強擠壓,甚至會出現管道變形的情況。
要知道超級高鐵在空間內的速度極快,若是管道內部出現變化,那可怕的事故轉眼便在眼前了。
另外,就目前的建設技術而言,并不足以支撐如此長途的真空管道建設,而且,就算能夠將真空管道建設起來,那維持這種的真空環境,也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壓強問題,根本就解決不了。
其次,在氧氣問題的影響下,超級高鐵的設計也變得極為困難,首先是超級高鐵在考量載重和成本的前提下,車艙設計肯定就是有限的。
這意味著,超級高鐵能夠用于氧氣存儲的空間,也同樣是極為有限的。
而有限的氧氣存儲,也就讓整個高鐵的載客設計出現了問題,比如,載客量過大,那氧氣供給和艙體重量就會出現矛盾,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無法達成兼備的,就仿佛深海潛水一般,在壓強和浮力的影響下,氧氣瓶就不可能無限擴大。
同時,氧氣的存儲一旦有限,那整個高鐵行程受制于氧氣的供應,就會被大大縮短,而如果改變為沿途供氧的模式,那輸氧的過程和沿途的儲氧設備,就會讓整條線路變得十分危險,稍有不慎便會發生爆炸和爆燃。
最后,按馬斯克的推文所言,超級高鐵的時速將會達到1126公里,這一速度從本質上來講,與手槍子彈速度相當。
但作為客運行業而言,客艙顯然并不能像子彈一樣,靠碰撞目標物而停止,否則,無論是超級高鐵的客艙,還是客艙中的乘客,都將變成“一次性”的,并沒有任何安全保障。
因此,超級高鐵若想投入正常使用,就必須預留一段減速行程,確保超級高鐵能以低速完成站臺停靠。
而且,這一段減速行程還不能太短,如若不然,那位于車艙內的乘客,就會感覺到明顯的頓挫感,這將使乘坐體驗大打折扣。
然而,一旦減速行程被拉大,那對于站點的初期建設而言,就擁有了極高的要求,若是站臺間的距離不夠,那超級高鐵還未完成加速,就需要進行減速了,這并不能彰顯超級高鐵的優越性。
可若是站臺距離過長,那對于初次建設而言,那就極為不友好,畢竟,作為首次嘗試,過長的距離將會讓整個試運行過程,變得極為不穩定。
由此來看,超級高鐵距離實際運用,顯然還有不小的技術差距,那馬斯克為什么要提前將其曝光呢?
原來,這一時期內,美國當局就是否建設高鐵的議題,已經展開了多次討論,先前迫于航空協會的壓力,以及多政黨的派系內斗激烈,美國一直未能迎來屬于自己的高鐵線路。
但隨著航空協會的逐漸勢弱,以及美國民眾越來越高的訴求,高鐵建設再次被提上了議程,甚至還與中方達成了“加州高鐵”的建設協議。
而之所以與中方達成合作,主要是因為美國本土并沒有企業具備高鐵建設經驗,中國作為高鐵建設強國,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可這也就意味著,整個高鐵建設的大部利潤,將被中方企業所賺走,就連后續的維護,以及其他美國高鐵的建設,也都會被中方一并承包,這顯然不是美國資本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于是,“超級高鐵”計劃應運而生,作為一種比普通高鐵更超前的運輸技術,勢必會吸引美國國會和白宮的注意。
再加之這一項目是純正的美國血統,那也必將會讓本國政府優先考慮,如此一來,高鐵項目的大額利潤,就能如愿以償地重回美國人手中。
當然,如此操作的前提,是建立在超級高鐵能夠落地的基礎上,若是整個計劃一拖再拖,那美國民眾也會迅速意識到,這其實就是一次資本的騙局而已。
參考資料:
《馬斯克另一個瘋狂項目——時速千里的超級高鐵》--------賢集網
《中車欲投資美國“超級高鐵”公司 埃隆·馬斯克的概念技術有了中國伙伴 》-------界面新聞
《伊隆·馬斯克的超級高鐵首測成功:接近聲速,2秒加速640公里/小時》---------小馬軟件網
《馬斯克發微博稱贊中國高鐵:我坐過中國高鐵 非常贊》---------CNMO手機中國
來源:Hi科普啦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