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威馬創始人“年薪12億”引風波:遭宋向前怒斥 VC錢難賺

    最近,威馬創始人沈暉“年薪12億”的風波持續不斷,連續上熱搜。

    昨日,加華資本董事長宋向前就發文怒斥,稱“妖怪天天有,今年特別多!據媒體報道,累計虧損近一百四十億元的威馬汽車董事長兼CEO年薪合計(估計包括股權激勵支付)高達12.6億!”

    宋向前說,特別贊同給優秀企業家發高薪待遇,天道酬勤,人道酬優,但這種既不優又不好的天價薪酬,這樣的事多了,走正道的企業家日子就難過了,難怪上頭要設紅綠燈,如果實情確實如此,真希望這匹威馬不是害群之馬,像某咖啡帶崩整個中概一樣,帶崩了新能源車和中式創業。

    “這是一種對中國信用的盜刷,對勤勉認真,正心誠意的企業家文化的戕害,真想請威馬汽車和這位當事人給國人上堂課,好好解釋一下這其中的邏輯,或者其有大眾不知道的苦衷或內情,說出來大家都原諒你。”

    沈暉很快做出回應,稱有些事,腳趾頭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時間解釋。

    主要拿的是股權激勵

    坦白說,沈暉并沒有真正擁有“年薪12億”,但“年薪12億”風波仍在持續擴大。

    沈暉“年薪12億”的依據來自招股書,威馬汽車2022年6月遞交的招股書顯示,沈暉2021年年薪為12.62億元,其中,薪金及花紅為201萬元,受限制股份開支為12.6億元。

    此外,執行董事中杜立剛年薪為176萬元,侯海靖為1.28億元,其中,年薪為234.5萬元,受限制股份開支為1.26億元;畢仕宇年薪總計為3.48億元,年薪及花紅為206.5萬元, 受限制股份開支為3.46億元。

    威馬2021年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達17.32億元。但準確說,沈暉拿到的是股權激勵,并非是威馬公司真金白銀的付出,對現金流不會造成影響。

    京東集團赴美上市,小米集團在香港上市時,劉強東和雷軍都獲得了股權激勵。比如,雷軍在上市前夕就拿到了2個點的小米股權,價值百億。

    相比較起來,劉強東和雷軍遭遇的爭議都沒有沈暉遇到的這么大。

    其實,威馬管理層整體持股并不少,沈暉和王蕾夫婦一共持股約30.82%,另外,集團董事及雇員持股13.75%,相比蔚小理的管理層持股要高不少。

    被指富了和尚窮了廟

    真正讓威馬和沈暉陷入輿論困境的是,威馬當前的困境。

    2019年以前,威馬是與蔚來、小鵬汽車并列的造車新勢力,但威馬錯過了2020年的一波新能源汽車風波,引發了“掉隊”質疑。

    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紛紛憑借著風口在美股上市。此后,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又相繼在香港上市。在這一波大潮中,三家企業不僅銷量大幅提升,更是從資本市場募資了數十億美元的融資,極大的夯實了財務基礎。

    202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進一步發生改變,包括零跑汽車、哪吒汽車、及與華為合作的問界銷量迅速提升,廣汽埃安、東風旗下嵐圖汽車在持續造勢,小米、百度造車也漸入佳境,威馬汽車面臨更嚴峻的局面。

    從威馬汽車自身來看,威馬汽車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分別為17.62億元、26.72億、47.43億;年內虧損分別為41.45億元、50.84億元、82億元;經調整虧損分別為40.4億元、42.25億元、53.63億元。

    威馬汽車的銷量也只是每個月保持幾千臺的樣子。也就是說,無論從銷量還是營收來說,威馬汽車基本都處于第二陣營了。

    而成立以來,威馬汽車募資并不少。威馬曾于2019年3月宣布完成總額30億元的C輪融資,由百度集團領投,太行產業基金、線性資本等參與投資。

    2020年9月,威馬汽車完成總額100億元D輪融資,由上海國資投資平臺及上汽集團聯合領投,百度與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繼續參與此輪融資。其他參投方包括湖北長江產業基金、蘇州昆山產業基金、湖南衡陽國有投資平臺、安徽合肥產業基金、國投創益產業基金、廣州金融控股集團等國有產業投資者,及芯鑫、紫光、紅塔集團、雅居樂、盈科等機構。

    2021年,威馬汽車D1輪和D2輪一共募資6億美元。截至目前,威馬總融資額約350億元。

    頻繁的融資,慘淡的業績,再加上管理層高額股權激勵,讓人的感覺是,“富了和尚窮了廟”,也使得威馬的口碑在投資人和地方政府眼中開始變差。

    這也是宋向前質疑威馬汽車的地方——無論如何從哪個角度威馬都不能算是個經營的好的企業,那么該公司董事長兼CEO如果真拿了12.6億的年薪和股權激勵待遇,而且這年薪及待遇居然占了營業收入30%以上,那么市場和大家都想知道一下依據何在?”

    “難道這公司真創造了比肩華為、谷歌、臉書、特斯拉的商業成就,還是自說自話的以創業為名給自己找了個發高薪的好工作,真想了解一下這公司的內控制度何在?更想了解一下這么多知名外部投資人為何約束不了這么明顯的資本的游戲?難怪市場罵中國式創業某種程度上是資本的游戲,果真是劣幣驅逐良幣嗎?”

    當然,威馬也有躺槍的嫌疑。

    如今的上市和當年京東、小米上市的時候不可同言而語。當年,資本市場尚好,投資人可以很好地從資本市場退出,并不介意創始人給自身股權激勵。

    汽車行業,2018年特斯拉股東大會批準的馬斯克未來十年的薪酬方案,特斯拉的市值必須在10年內達到6500億美元,但這個目標可分12期完成,首期市值目標為1000億美元,而第二期目標為1500億美元。由于馬斯克實現了這些目標,獲得了很大一部分的股權獎勵,外界并未太大爭議。

    現在,資本市場很慘淡,往往上市面臨的就是破發,很多后期投資者都是損失慘重,無回本可能,這個時候,講究“實力要和地位匹配”,如果沒那個實力,卻要享受天價薪酬的地位,就會引發大量質疑。【責任編輯/AMY】

    來源:雷遞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威馬沈暉回應12億年薪:我也不知道收入這么高,老婆查我就麻煩了
    威馬創始人“年薪12億”引風波:遭宋向前怒斥 VC錢難賺
    威馬汽車虧損82億、創始人沈暉年薪12億上熱搜,若上市失敗或將僅拿200萬
    【IPO】轉戰港股 威馬汽車波折的上市路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