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駐店2個月的超市店長:攢下一手數據,未來繼續做團購

    再次見到季林楓,已經時隔2個多月,眼前的他依然穿著那身簡單的白衣和牛仔褲。

    作為家樂福上海萬里店的店長,季林楓從3月下旬開始連續24小時駐店已經2個多月,直到6月初,他才剛剛回家。3月底,第一財經記者曾經全程記錄了季林楓忙碌工作的“店長的一天”,2個多月后,第一財經記者再次回訪季林楓,看到了一個依然對工作充滿熱情,但更為成熟的超市店長。

    24小時店長熱線

    3月底見到季林楓時,他每天都在連軸轉,門店地下辦公室的沙發就是他的床。

    在過去的2個多月內,季林楓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早上6點起床、早間收貨、7~8點備貨,檢查、開會、接單、配送,要持續到晚上10點左右,中間還要抽空開例會、宣傳個人衛生等。夜間再次在門店巡場,檢查用電和用水情況,進行消殺等。等回到辦公室的沙發就寢,通常已經到凌晨一兩點,睡眠時間經常只有4個小時。

    6月中旬的一天早上,第一財經記者再次來到家樂福上海萬里店,和2個月前相比,店里的貨品更豐富了一些,補貨的速度也非常快。當天開門已經2個多小時,季林楓依然在忙著巡店,每一個攤位、區域他都要仔細看貨品擺放與價格標簽位置等,從果蔬、肉類到水產、日用品等,一處不漏。

    在忙碌地巡店、理貨和接待顧客的過程中,季林楓始終在不停地接電話,不是在交代進貨,就是在安排下屬工作,更多的還有直接與客戶商討貨物品類和價格等。

    一個多小時后,扶著果蔬區域的一個貨架,季林楓稍稍喘了口氣,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2個月前開始,自己的手機號碼就成了24小時的“便民服務熱線”,當時每天的訂貨量是平日的3倍左右。

    作為保供企業,必須保障居民的供貨,但是如何在第一時間了解顧客需求,尤其是一些老人、孩子的特殊需求?除了線上渠道下單,必須直接與顧客溝通。一個多月前的某一天凌晨3點,季林楓接到附近一位孤寡老人的電話求助,他急需紙尿褲,當即季林楓就安排送貨到小區門口,通過志愿者接力將一箱紙尿褲緊急送到老人手中。事情處理完時,已經是凌晨4點多。

    這樣的客戶直達事件在最近2個多月內經常發生,而季林楓的“店長24小時熱線”也保留至今,最高峰的時候,一天要充電四五次,而每天接七八百個電話也是尋常。在更接近客戶之后,季林楓與周邊居民的距離也拉近了,更是明白哪些貨品是關鍵SKU,這也為他之后調整進貨比例等打下了很好的數據基礎。

    小伙伴們回來了

    進入6月,季林楓的工作依然很忙,但是可以每天回家了。

    現在季林楓每天7點半之前到店,開始巡場,看一下貨品情況和店內動線安排,早上9點開始看一些數據和報表,9點半給各個部門的主管開會,主要內容是前一天門店運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會后進行二次巡場,一直忙到晚上8點左右下班回家。

    雖然工作還是十分繁忙,但是比起封控期間的一段時間里,門店僅僅十分之一的人手和24小時駐店的情況,現在已經輕松了許多。比如之前每天吃飯時間都控制在15分鐘以內,但現在可以至少有半小時的午餐時間。關鍵是,門店的員工小伙伴們基本都返回崗位了。

    根據季林楓此前的描述,一家大型超市賣場應該有約300名工作人員,按照輪班,起碼得有150人同時在崗工作。但是在2個月前,很多人員無法到崗,當時門店內僅有30名左右甚至更少的員工,即十分之一的人手。正常情況下,門店每天的線上訂單是450單左右,而封控期間在線訂單量大增。當時每天的在線訂單平均有1500單左右,有時候甚至是兩三千單,人手短缺成為一大問題。

    “記得是4月吧,有一天下雨,我們的蔬菜到貨了,可是當時門店里面的員工非常少,好像一共就5個人,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整整3輛大貨車的貨啊!司機也等著卸貨完畢后盡快返回,因為司機是封閉式管理的,他們進了駕駛室就不可以出來,駕駛室外面都貼著封條,司機甚至在那段時間都是穿著成人紙尿褲帶上水和食物就進駕駛室一整天,所以我們必須加快速度卸貨。我記得那天,整整一夜,我們都在卸貨,穿著防護服,渾身濕透,從晚上9點半一直卸到了第二天凌晨5點左右,三輛車有1萬個貨箱。”季林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5月時,根據相關規定和流程,員工開始陸續返崗,但也必須要經過一定的手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調配返崗。

    “4月時的人力壓力最大,5月時人力緩和了一點,但我也很擔心員工的安全管理,畢竟疫情期間安全第一,任何一個員工都不可以出現問題,還要保障大家的吃住。當時我們所有員工都睡帳篷和睡袋,男生主要睡在4樓停車場,女生住在負1層,有獨立衛生間。全部都是閉環式管理,全員核酸,我們還改建了一個洗澡間供大家使用。每天防護和消殺都在進行。我記得當時有個老員工,他父母都被檢測出陽性,但是他在崗位上,不可以回家,一個40多歲的男人當著我的面就哭了,可是他依然在調整心情后堅守崗位,我安排給他家送了一些物資和消毒用品。在過去的2個多月時間內,有太多這樣感人的小伙伴了。”季林楓回憶道。

    從十分之一的人手,到后來恢復到五六十人,再加上家樂福從外地借調了部分員工支援,季林楓的門店內逐漸恢復到了100多名員工,如今所有的員工基本都返崗了,工作安排也都恢復如常。

    端午節這天,季林楓在時隔約80天后,終于可以回家了。回家前,季林楓特意先去理了發,希望以干凈整潔的形象出現在家人面前,他還給兒子精心準備了一把小水槍玩具作為禮物。踏進家門的那一刻,5歲的兒子用親切又有一點點陌生的表情看著幾個月都沒見面的爸爸幾秒后,特別開心地喊:“爸爸終于回來了!”

    社區團購業務要繼續

    回到家后的季林楓,不管鬧鐘定在幾點,他都會在5點多醒來,這與他在過去2個多月的24小時駐店工作習慣有關,然后他會開始在心中過一遍當天的工作安排,并著手檢查每個到店員工的核酸檢測報告等。

    在過去的2個月,除了通過“店長24小時熱線”, 季林楓結識了不少周邊小區的居民之外,他還建立了一個社區團購的“團長”群。“每天晚上8點左右,在‘團長’群,我會發布一些開團的信息,介紹商品和價格等,也和‘團長’們進行互動,給大家解答一些常見的問題。‘團長’們則會根據各自的情況來下單訂貨。”季林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封控期間,社區團購成為上海居民們購物的主流模式,季林楓在最近兩個月也在力拓社區集單,一天可以有兩三千單,每天用4~5輛貨車,每輛貨車一天可以送10次貨。同時,門店通過企業微信群也可直接與周邊社區居委、“團長”溝通需求,進行履約。

    那么,隨著封控的結束,這種社區團購模式還會繼續嗎?而且期間也發生過一些“黑心團長”的糾紛,這會不會影響正規團購市場的發展?

    “我看到了一些不規范社區團購的問題,但我希望把正規的社區團購一直做下去。疫情讓我看到了在線業務的重要性,尤其是社區商業渠道的價值。在我建立的‘團長’群內有200多個‘團長’,我覺得在線渠道是我們和顧客之間的橋梁,社區集單模式可以改良,比如優化配送、履約等,來維護我們與‘團長’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直到今天,我的群里每天還是有60多個‘團長’在活躍溝通并進行團購,其中零食、啤酒、小龍蝦、水果、牛肉和烤雞是近期社區團購的重點商品。”季林楓表示。

    根據家樂福的計劃,在線下門店恢復運營后,家樂福還將保持線上社區團購和社區集單模式。這樣線上和線下并行,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進入6月,家樂福線上GMV數據有超過30%的上漲,小龍蝦、榴蓮等商品受到居民熱捧,沖上熱門銷售榜榜單。

    “不管是公司的總體戰略還是我管理的這家門店,對于我而言,我都會把社區團購業務繼續開拓下去,當然市場上存在一些不規范的團購業務操作者,也有‘黑心團長’,但是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維護正規團購。比如我們一直與相關監管部門溝通,在正規監管之下來開展規范化的社區團購。接下來,我們還將根據消費者對民生商品需求,對線上及線下進行業務升級迭代。2個多月之前,我的確非常焦慮,但是現在我卻覺得過去的2個月堅守是一筆財富,是寶貴的人生經歷,給了我很多啟示,收獲了一群可愛的同事和顧客朋友,更讓我看到在線渠道的新商機,而我也會繼續努力。”季林楓微笑著說。【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駐店2個月的超市店長:攢下一手數據,未來繼續做團購
    社區團購潮水退去,13萬團長們還能走多遠?
    社區團購又行了?巨頭再入場 留給團長的時間不多了
    疫情“重燃”需求,盒馬再戰社區團購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