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formation 放出了一封關于蘋果 AR / VR 頭顯的報告。
Wayne Ma 概述了蘋果在開發其傳聞已久的 AR / VR 頭顯期間所面臨的困難。
最新的報告證實了彭博社在 2020 年的報道,即 Jony Ive 曾在 2019 年做出決定,讓開發團隊放棄與外部網絡配合使用的產品,轉而使用功能更簡單但也更獨立的設備。
此外,最新報告也證實喬納森艾維(Jony Ive)在從蘋果離職之后仍有參與這款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
據兩位熟悉演示的人士透露,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和當時的首席設計官喬納森艾維嘗試著在原型機上觀看 VR 演示,這些原型機模擬了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與基站配合使用的頭顯具有出色的畫質,包括逼真的頭像,而獨立版本將其頭像描繪得更像卡通人物。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負責公司 AR / VR 團隊的蘋果副總裁 Mike Rockwell 偏愛支持網絡的那款頭顯,認為蘋果的高層不會接受視覺效果太弱的單機版。
但他錯了。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從項目早期開始,艾維就一直在推動那款獨立版。最終,蘋果高管站在了艾維這一邊。盡管如此,羅克韋爾仍然保證他可以做出出色的產品。這也對這款產品多次的延期產生了長久影響。據稱,該產品的內部代號為 N301。
他的這一決定帶來了許多困難,因為“開發團隊一直在努力平衡“續航和性能”的關系,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積熱,以免人們在佩戴設備時被燒傷”。
消息人士稱,頭顯產品負責人 Mike Rockwell 向蘋果高管承諾的“高質量混合現實體驗”是該產品多次延遲的主要原因,因為他遲遲無法兌現。
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高管期望他們的 AR 體驗遠遠超過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Platforms 等競爭對手在圖形、人體跟蹤和延遲方面提供的體驗,尤其是用戶的動作與實時畫面之間的滯后問題。IT之家了解到,這也是目前大多數 VR 產品無法克服的問題之一。
對于目標客戶的定位,產品團隊之間也存在分歧。有人說 Jony Ive 將路線從支持網絡的高端頭顯改為獨立設備是錯誤的決定。
其中一些人將責任歸咎于 Ive,他們說 Ive 從根本上改變了這款產品的用途,從創意和專業人士在辦公桌上使用的產品變成了大眾消費者可以買得起的便攜式設備。這些人認為,蘋果應該首先為專業人士開發一款產品,鼓勵他們為蘋果混合現實生態打開內容渠道,然后再為消費者發布適合他們的產品。
據稱,這款蘋果頭顯將主打更逼真的頭像,因此需要 14 個攝像頭來捕捉準確的面部表情。
另一個大大影響了 Apple 頭顯技術開發的挑戰是它的 14 個攝像頭,這使它能夠捕捉所有可能的內容,無論是外部世界的圖像還是用戶面部表情以及身體姿勢。
蘋果必須使用 Bora 圖像信號處理器來處理大量圖像,但蘋果的工程師在讓 Bora 與頭顯的主處理器(代號 Staten)一起工作時卻出現了問題。兩個芯片之間的來回通信會增加延遲,這會使佩戴頭顯的人感到惡心。
這意味著蘋果必須用另一種方式來克服這一問題,即流編解碼器,但這還遠遠不到結尾。
該項目面臨的更大問題是缺乏紀律。
四位熟悉該團隊的人士表示,在 2019 年之前,它的文化隨心所欲,幾乎就像蘋果內部的一家初創公司一樣運作。員工們集思廣益,并嘗試了可能永遠不會出現的方案。
因此,蘋果聘請了資深人士 Kim Vorrath 來管理以及領導該項目的推進,后來又指派硬件主管 Dan Riccio 監督混合現實產品的開發。
Vorrath 確實為蘋果團隊帶來了更多的結構化調整,她要求各個團隊為頭顯軟件提出定義功能,以激勵他們并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兩位知情人士表示,在她加入后,工程師們被她灌輸了一種新概念,一種她在軟件工程中經常使用的概念,即“六周沖刺”。
還有一個小插曲,即使在 Jony Ive 離開蘋果之后,他仍有參與該項目的工作。例如一些開發團隊成員不得不去他的家中獲得“變更批準”。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艾維離開后還會為蘋果提供咨詢工作,其中就包括頭顯產品。消息人士補充說,他經常被請來幫助他的前團隊推動他們在電池、相機放置和人體工程學等領域的偏好,而不是工程師的偏好。兩個人說,即使在艾維離開蘋果之后,頭顯項目的一些員工仍然需要從庫比蒂諾長途跋涉到舊金山的艾維家,以獲得他對更改的批準。
另一個花絮,多年來,Ive 一直在調整頭顯設計,他最近的偏好是頭顯將電池拴在頭顯旁邊并佩戴在頭顯旁邊,而不是將其集成到頭帶中。
最后,另一個挑戰是成本。這也是蘋果公司指派執行官丹里奇奧參與該項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來自彭博社和 The Information 的報道表明,蘋果目前的目標價在 2000 美元 至 3000 美元之間。【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IT之家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