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貝殼“求穩(wěn)”回港上市首日破發(fā)!7個月被曝裁員3次

    繼知乎之后,又一中概股回港“雙重上市”。

    5月5日,中國居住產業(yè)數字化服務平臺貝殼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貝殼)宣布,擬以“介紹上市+雙重主要上市”的形式掛牌港交所主板,同時繼續(xù)在紐交所保持主要上市地位并交易。

    回顧2021,貝殼經歷創(chuàng)始人離世、反壟斷風波、渾水做空等種種突發(fā)事件,一次次沖擊著美股股價。外加房地產周期調控和疫情影響,動搖著貝殼的基本盤,再次陷入虧損。

    進入2022情況還沒有緩和,又迎中概股在美集體受壓遇冷。

    焦慮有目共睹,貝殼回港上市似乎也成了最優(yōu)解。

    5月11日,貝殼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02423. HK”。首日開盤破發(fā)后拉漲,最終收于30.75港元/股,較發(fā)行價30.854港元微跌,總市值1128港元,仍處于破發(fā)狀態(tài)。

    晦暗的2021

    2020年8月,貝殼成功敲響大洋彼岸的上市鐘聲。同年11月貝殼股價便一路沖至79.4美元/股的歷史最高點,市值高達970億美元,超過萬科、保利、綠地等房企的總和。

    可惜盛極而衰的故事屢見不鮮,多硬的“殼”也受不住連環(huán)暴擊。

    貝殼CEO彭永東在2021年全年業(yè)績說明會上也直言,“2021年為貝殼‘空前艱難’的一年”。

    2021年以來,隨著行業(yè)調控加碼及“三道紅線”等信貸政策收緊,房地產行業(yè)整體遇冷,過去持續(xù)可預期的高利潤和高增長不復存在。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作為依附于房產行業(yè)過活的房產中介企業(yè),已然成為一條擱淺的魚,在漸行漸遠的海水中等待窒息。

    貝殼作為中國房產中介中的翹楚,則更有深切體會。

    截至2021年年末,貝殼找房向房地產開發(fā)商支付的保證金結余為6億元,后者所欠的應收賬款為110億元。

    2021年,貝殼全年凈虧損達5.25億元,同比下降118.9%;調整后凈利潤為正,為22.94億元,但也同比下降近60%。

    2021年5月,貝殼創(chuàng)始人左暉常因病離世,隨后便是裁員關店、融創(chuàng)幾近清倉式拋售股票、遭渾水做空等一系列風波。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彼時與貝殼共同敲鐘的軟銀、融創(chuàng)、高瓴資本相繼出走。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融創(chuàng)中國兩次減持貝殼,合計套現(xiàn)約為10.84億美元,目前仍持有逾300萬股貝殼股票;軟銀旗下機構減持貝殼約3200萬股;高瓴資本減持約8700萬股,持股比例降至3.3%。

    時過境遷,曾經的明星投資人團隊,如今也只剩騰訊還在堅守。

    招股書顯示IPO完成后,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持股4.8%、貝殼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執(zhí)行董事單一剛持股2.7%、騰訊持股10.8%、Propitious Global持股比例為23.3%、其他美國存托股份持有人和投資者持股56.7%。

    其中,Propitious Global 由Z&Z Trust(Z&Z信托)最終控制,其受益人為貝殼創(chuàng)始人及永遠的榮譽董事長左暉的直系親屬。

    綜上可見,目前貝殼正處在內外交困的尷尬時期。種種因素之下,截至美國時間5月11日,貝殼美股報11.83美元/股,較最高點跌去9成,美股總市值142.67億美元,較歷史高點蒸發(fā)超800億美元。

    兩手準備就能高枕無憂?

    早在2021年9月,就有消息稱貝殼考慮赴港上市,并計劃籌資約20億港元,但隨后貝殼方面否認了該傳聞。

    不過短短半年,傳言便成為現(xiàn)實。

    強壓之下,貝殼和眾多中概股一樣最終選擇回港上市,此次貝殼回港采用的是“雙重主要上市+介紹上市”方式。

    與阿里巴巴、京東等采用的“二次上市”不同,“雙重主要上市”門檻相對較高,需同時滿足兩地上市要求。

    未來若在其中一個上市地退市,并不影響另一個上市地的上市地位,從理論上來看可以有效地隔離風險。

    同時,貝殼采用的“介紹上市”并不涉及新股融資,適用于無融資需求的“現(xiàn)金富翁”企業(yè)。這種方式可以快速掛牌,此后若需要也可以上市后再進行融資。

    由此也可見其“迫切”上岸之心,開辟第二個融資市場,以降低依賴單一融資市場的風險,而這背后是目前中概股被集體打壓的困境。

    5月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88家中概股公司加入“預摘牌”名單。這是今年以來SEC發(fā)布的第六批中概股“預摘牌”名單。

    截至目前,“預摘牌”名單上的中概股數量達128家。其中,23家公司為“確定摘牌”企業(yè),105家公司為“預摘牌”企業(yè)。而本次回港的貝殼正是其中一員。

    此前貝殼回應稱,公司一直在積極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 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股東的利益。公司將繼續(xù)確保遵守中美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保持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地位。

    如今來看,貝殼為了應對一切可能做了兩手準備,在赴港上市的同時,還會繼續(xù)堅持紐交所上市地位。

    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為,目前正迎全球資本市場的大震蕩,貝殼回來的并不是時候。

    例如,今年4月剛剛回港雙重上市的知乎(02390. HK,ZH. US)首日即破發(fā),市值跌破80億港元。截至5月11日,知乎報收21.95港元/股,較發(fā)行價32.06港元下跌超4成。

    是涅槃重生

    還是石投大海?

    急迫選擇雙重上市,也或是為了自救。

    2021年11月起貝殼內部提出“一體兩翼”戰(zhàn)略,發(fā)展第二曲線。所謂“一體”指的是貝殼房產經紀業(yè)務基本盤;“兩翼”分別為整裝大家居事業(yè)群(家居裝修、家具產品)與普惠居住事業(yè)群。

    2021年底,貝殼成立了惠居事業(yè)群,推出“貝殼租房 ”;2022年4月,貝殼宣布完成對圣都家裝的收購,擁有圣都100%已發(fā)行和流通的股權。

    貝殼管理層也將2022年視為貝殼第二賽道發(fā)力的元年。

    2021年,貝殼的營收大頭主要來自存量房和新房業(yè)務,收入模式主要是房產交易的抽傭以及平臺服務費。2020年起,貝殼的新房業(yè)務比重反超二手房業(yè)務,2021年占比升至57.5%。而貝殼新興業(yè)務及其他營收占比持續(xù)在3%以下,還不足以堪當大任。

    圖片來源:貝殼招股書

    圖片來源:貝殼招股書

    收入模式主要依靠房屋交易,這就導致了貝殼營業(yè)成本中外部分傭、內部分傭及薪酬等營業(yè)成本占到了收入的70%以上,且持續(xù)升高。

    報告期內,貝殼綜合毛利率由2019年的24.5%降至2021年的19.6%。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新房業(yè)務營收占比逐年增加,但其利潤率不僅在三大業(yè)務中最低,且呈逐年下滑走勢。報告期內,新房業(yè)務利潤率由2019年的24.3%降至2021年的19.3%。

    反觀新興業(yè)務的利潤率,則能保持在80%左右,這或是貝殼不愿放棄探索家裝家居等新興業(yè)務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貝殼招股書

    圖片來源:貝殼招股書

    結合目前的情況,如何在房產經紀外,開拓第二增長曲線,優(yōu)化成本結構提升盈利能力,成為彭永東亟需解決的問題。

    7個月裁員3次

    場外鑼鼓喧天,場內哀聲連連。

    就在上市的前一日,貝殼又被爆出啟動新一輪大規(guī)模裁員,裁員整體比例大概50%,被稱為貝殼“重生計劃”。

    “此次新一輪裁員涉及產研、運營、中后臺等,幾乎涉及所有部門,其中多的達到60%-70%,少的也有30%-40%。”

    此前,貝殼分別在2021年10月、2022年3月都傳出了人員優(yōu)化的消息。

    不同的是,去年10月貝殼的大規(guī)模裁員對象主要是一線的房產經紀人、與核心業(yè)務無關的職能部門以及研發(fā)部門,優(yōu)化員工人數達到3萬名以上。但今年3月的裁員對象則牽連到中高層管理人員,包括集團副總裁在內。

    而這一次更是爆出裁員名單中有孕婦在列,并且只給N+1和哺乳期保險錢。

    2021年四季度,貝殼經紀人數量僅為45.5萬人,相比二季度54.9萬的經紀人數量減少了9.4萬人。

    不由感嘆,時代的一粒塵落在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行業(yè)風雨飄搖盡是無奈與心酸。【責任編輯/常琳】

    來源:全球財說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lián)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lián)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貝殼“求穩(wěn)”回港上市首日破發(fā)!7個月被曝裁員3次
    【IPO】貝殼擬介紹方式+雙重上市赴港IPO 5月11日掛牌交易
    貝殼組織優(yōu)化,超20名中高層相繼離職
    渾水做空,貝殼巨震!公司深夜回應:抵制惡意做空,歡迎各種調查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