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復盤以來,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最終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處理,其在證券市場的稱謂由“科華生物”變更為“*ST科華”。連日來, “*ST科華”股價接連下跌,引發證券市場和廣大中小股東強烈不滿。為保證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科華已經向法院提起股東知情權之訴。
據公告顯示,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層違反公司對控股子公司管理規章制度的規定,違反天隆公司《公司章程》規定,拒絕履行天隆公司董事會做出的決議,拒絕配合公司聘請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開展2021年度審計工作,拒絕提供天隆公司2021年度財務賬冊等重要信息,導致公司2021年度財務報告被立信會計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4月25日收盤后,科華生物發布公告稱,就此前控股子公司天隆公司管拒絕配合上市公司開展2021年度審計工作等行為,經多次催告、協調無果后,為了保證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科華生物即分別向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法院和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提起股東知情權之訴。其中,原告均為科華生物,被告分別為西安天隆和蘇州天隆,第三人均為彭年才、李明、苗保剛。
科華生物認為,天隆公司拒絕配合年度審計的行為導致上市公司無法行使股東的知情權,獲取天隆公司的財務資料等相關資料、信息,更無法完成審計及信息披露工作,侵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賦予公司的股東知情權,亦侵害了上市公司的眾多中小投資人的權益。
科華公司在公告中稱,這次起訴旨在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行使上市公司對天隆公司的管理權利,維護上市公司和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科華生物還表示,這次訴訟對公司的影響以訴訟裁判結果為準。
一家控股62%的子公司,拒絕配合上市公司審計工作,“單飛”過程撕破臉,背后是源于一張高達105億元的重大仲裁案。而這一仲裁案,又被形象稱為子公司的“逼宮劇”:子公司天隆公司因為疫情原因,營收和利潤出現爆發式增長,于是要求上市公司科華生物履行此前協議,斥資超百億收購剩余股份,并以上市公司不履約為由提起仲裁,限制上市公司行使股東權利。
顯然,疫情引發的巨大變化之下,科華生物難以接受這樣的對價。要知道,科華生物整體市值僅70多億元,天隆公司的天量對價,遠遠超出上市公司的能力范圍。
圍繞這一關鍵利益之爭,雙方曾進行多次交鋒。也正是基于以上所述,科華生物在收到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法院民事裁定后曾表示,天隆公司2020年度收入和利潤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所產生的爆發式增長顯然已經構成了法律規定的“情勢變更”情形。
市場專業人士普遍認為,天隆公司的訴求嚴重違背了公平正義原則、攪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在上述情形下,科華生物作為受不利影響的一方,依法有權要求重新協商,以變更或者解除“進一步投資”交易條款,相關仲裁機構或將以“情勢變更情形”作出新的認定。但截至目前,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尚未作出裁決。
分析人士指出,天隆公司少數股東拒不履行配合審計的義務,等于是將少數股東利益置于上市公司科華生物整體發展利益之上,無視科華生物董事會及天隆公司董事會的內部管理權利,人為制造公司相關治理章程的形同作廢。若放任天隆公司在少數股東的操控下,繼續游走于失控的邊緣,將置上市公司廣大中小股東于不利境地,無助于盡快化解爭議,從長遠看,更可能損害地方營商環境。
對此,科華生物明確表示:公司重視維護中小股東利益,對任何違反證券市場規則、上市公司規范運作要求,以及違反投資協議書約定、侵害公司廣大中小股東利益的行為,公司都將采取包括法律措施在內的一切手段,追究相關違法違規者的責任。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