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寶能深陷流動性危機 姚振華將如何自救?

    曾在資本市場有過風光時刻的寶能集團也陷入了流動性危機中。

    這家公司最早暴露出危機是在去年上半年。據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長城資產披露,去年上半年,其客戶寶能汽車的子公司前海銳致在實施產業并購過程中出現了暫時的流動性問題,導致一筆16億元的借款逾期。后因長城資產出資收購該不良資產,寶能的流動性壓力暫時緩解。

    然而長城資產的救助終究如杯水車薪,今年初寶能又傳出裁員、欠薪、停繳社保、拖欠供應商貨款,主要集中在還處于燒錢階段的寶能生鮮和寶能汽車板塊,外界可能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真正意識到寶能存在風險。

    寶能的欠薪問題后來蔓延到其它業務板塊。一位寶能集團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透露,現在整個寶能集團都在收縮,員工至少已經裁減了20%,大概回到2018年左右的人員規模。

    因“寶萬之爭”而名聲大噪的寶能一向給外界財大氣粗的印象,2019年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要求寶能集團“自我變革”,提出了“制造寶能、科技寶能、民生寶能”戰略,試圖通過“脫虛務實”調整發展戰略,但進展卻并不順利。

    寶能陷入如今的困境主要有兩大原因:1、包括寶能汽車在內的新業務急速擴張,但始終未能盈利;2、地產行業受到嚴格監管,融資困難。

    如何自救成為擺在寶能面前的最大難題。

    債務壓力猛增

    作為寶能這兩年布局的新業務,寶能生鮮面臨的壓力不小。

    一位寶能生鮮的員工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有超20個城市生鮮板塊的員工被拖欠工資,部分員工的5月份工資在7月中旬才發放,后續工資至今未全部收到。

    據界面新聞了解,寶能汽車旗下的觀致汽車在職人員已經從4月份的約2000人減少至當前的800人,其中,觀致汽車研究院人員流失最為嚴重。

    減少人員支出是寶能面臨危機的表象,更重要的在于債務規模持續攀升。

    來自評級機構的一份報告也印證了寶能的危機。6月30日,大公國際在對寶能旗下最重要的投資控股平臺鉅盛華及相關債券的跟蹤評級報告中,將鉅盛華主體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對于評級下調的原因,大公國際指出,鉅盛華股權被質押比例高,子公司前海人壽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且仍面臨一定資本補充壓力。

    大公國際還稱,鉅盛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類資產規模較大,易受資本市場及房地產市場價值波動影響;且關聯擔保規模仍較高,存在一定或有負債風險;此外,公司本部債務壓力仍較大,盈利能力亟待增強。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寶能集團直接持有鉅盛華109.89 億股,持股比例67.40%,其中80.81億股已被質押,占寶能集團持有股數的73.54%,占鉅盛華總股數的49.57%,股權質押比例高,對公司治理穩定性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由于寶能的資金壓力加大,今年以來,鉅盛華被質押股權比例進一步攀升。鉅盛華公司債券半年度報告提到,截至2021年6月底,寶能集團所持有的鉅盛華股份中95%股份已被質押,占鉅盛華總股本的63.78%。

    鉅盛華表示,假設寶能集團于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未按照主協議約定履行全部或部分債務,質權人有權按照法律、法規及質押協議的約定行使質權。屆時,寶能集團直接持有的鉅盛華股份比例將減少至3.62%,公司存在控股股東可能發生不確定變化的風險。

    鉅盛華本身的債務壓力也不小,截至上半年底,公司的有息債務余額為872.89億元,其中短期有息負債404.62億元,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同比下降約75.8%至45.7億元,短期償債壓力不小,凈負債率約為89.4%。

    此外,鉅盛華對外擔保規模也較高,截至上半年底,對外擔保余額約為469.5億元,其中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其他關聯方提供擔保的金額為417.15億元。

    光是提供擔保顯然已經無法解決寶能集團的債務壓力。截至上半年底,鉅盛華的非經營性往來占款和資金拆借合計約為792.15 億元,其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占款或資金拆借合計約為614.51 億元,占合并口徑凈資產的比例約為85.60%。

    債務壓力下,更不利的影響已經發生,寶能集團已經出現實質性債務違約。

    7月 “中國民生信托-至信651號寶能投資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本息兌付發生逾期,合計本息約21.16億元;8月,中國華融向鉅盛華追去一筆40多億貸款;此外,寶能系旗下多個近期到期的理財產品出現逾期。

    針對民生信托發行的信托產品及寶能系旗下多個理財產品逾期的問題,鉅盛華于8月20日公告稱,寶能集團已就延期償還方案與投資人及民生信托初步達成一致,后續將通過處置部分資產、戰略聚焦減少開支等方案落實償債資金,預計于2021年末前完成相關理財產品及信托計劃的全部償付。

    能否在年底前如期兌付這些資金,還有待觀察。但自9月以來,寶能集團又新增三條被執行人信息,涉及被執行總金額高達68.6億元。

    困境之源

    靠地產完成資本積累,又因資本運作而聞名,姚振華卻有一個“造車夢”。

    2017年,入主萬科不成的姚振華,投身造車大潮,以10億元注冊成立寶能汽車,提出要用10-15年時間將寶能汽車打造成為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汽車集團。

    在經過了3年的“買買買”后,寶能已搭建起了技術研究、整車制造、核心零部件、汽車銷售網絡等全汽車產業鏈的雛形,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兩家整車制造企業,分別為在2017年底收購的觀致和在2019年底收購的長安PSA。

    據界面新聞了解,今年上半年,寶能汽車依舊沒有停下“買買買”步伐,將老牌汽車品牌獵豹汽車的安徽制造基地收入囊中。

    在汽車生產基地的投入上,寶能汽車也是不走尋常路。在汽車量產需求還很小的階段,寶能汽車就已經在深圳、常熟、西安、杭州、廣州、貴州、昆明、昆山、杭州等多個城市建有汽車生產基地,所規劃的總產能至少已超過219萬輛/年。

    與此同時,寶能汽車在銷售網絡的搭建上也十分冒進。截至去年底,寶能汽車開設的直營店累計達到800余家,覆蓋了全國80%的縣級市,而按照計劃,寶能汽車直營店將發展至1000家,覆蓋中國240多個城市。

    今年9月5日,姚振華在寶能汽車集團核心干部座談會上透露,截至目前,寶能在汽車行業中的投入已超過500億元。

    寶能汽車的投入與產出顯然不成正比。直到今年9月,寶能才推出了首款全新車型——觀致7,但銷量始終不理想。另外,寶能汽車自主研發的首款純電動SUV(內部代號GX16)原定今年10月入市,但受拖延供應商貨款影響,開發進程受到影響。

    一位接近寶能汽車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寶能汽車和觀致的新能源汽車研發都是很燒錢的,但觀致的銷量又一直上不去,入不敷出,最終變成寶能的其它產業板塊也需要幫助寶能汽車還債,慢慢地所有板塊資金都存在壓力,也就都出現了裁員、欠薪的情況。

    除了在造車上投入不小外,寶能生鮮也十分燒錢。去年,在社區團購火熱時期,寶能也開始全面布局新零售業務,截至2020年11月底,寶能生鮮在全國100個城市開設中心倉,到家社區店的數量近2000家。今年初,寶能生鮮又宣布要在在一年內至少新開5000家社區生鮮門店。

    界面新聞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寶能還開始布局食品集團和手機業務,以符合“民生寶能”和“科技寶能”的戰略定位,在業務開拓階段,需投入的資金也不是小數目。

    一位寶能集團內部人士表示,今年手機業務的裁員比例也比較高,但等到條件允許的時候老板應該還是會想要繼續做這一塊業務,“他是那種擴張時就會擴張地很快、收縮時也收縮得很厲害的人。”

    除新業務盲目擴張外,寶能的主營業務發展也并不理想。例如以綜合金融、綜合現代物流及調味品等業務為收入來源的鉅盛華,上半年凈利潤為9.4億元,同比下降約19%,其中歸母凈利潤約為5.2億元,同比下降58%。

    地產業務也是寶能一直以來的重要收入來源。2016年以來,寶能集團內一直都有兩個主要的地產平臺,一個是姚振華胞弟姚建輝掌控的寶能控股,另一個就是姚振華在2016年新成立的主打產業地產的寶能城發。

    因與姚振華“經營理念不合”,今年初姚建輝已徹底脫離寶能集團。據界面新聞了解,兄弟倆分家早已不是秘密,從2019年底開始在地產業務上就是完全分開發展,到2020年底則對金融板塊的業務進行了徹底分割。

    據《財經》報道,兄弟分家后,寶能以地產為硬通貨的融資方式逐漸變得困難,有參與寶能融資的員工稱想要借用寶能控股手中的資產去融資比過去難很多。

    不過一位寶能集團的員工則認為,兄弟分家對寶能的影響并沒有外界想得那樣大,寶能去年的融資還是比較順暢的,資金并不緊缺,今年受嚴厲的融資監管政策影響,融資就比以前困難多了。

    鉅盛華的融資狀況可以驗證這一說法。今年上半年,鉅盛華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6.95億元,而去年同期為1.02億元。具體來說,上半年鉅盛華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為154.7億元,同比減少約23%。

    鉅盛華債務融資來源以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借款及債券發行為主,上半年債券融資規模同比下降64.8%至35.13億元。

    另據上交所信息顯示,鉅盛華控股的深業物流申請發行的50億小公募項目已于9月6日更新為“終止”,該募集資金原本擬用于償還公司債券。寶能系公司發債“補血”的通道越來越難了。

    對于寶能當前遇到的困難,姚振華則稱,疫情的反復、經濟的波動,對不少企業的發展造成沖擊,寶能也遇到了階段性困難,但屬于發展中的困難,而且總量不大,在可控范圍內。

    如何自救?

    為緩解資金壓力,寶能除了通過裁員以及延遲支付員工薪酬的方式外,還開始收縮業務、處置資產、減持上市公司股權、引入戰投等。

    業務的收縮主要聚焦在之前擴張過快的業務上,包括汽車和生鮮。

    據新京報報道,昆明、西安、北京等多個城市的寶能生鮮均被爆出門店關閉情況。

    有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透露,寶能之前擴張太快,現在肯定是要“踩剎車”的。

    8月25日,有報道稱,為緩解當下困局,寶能汽車已開始大幅縮減線下門店數量,隨后寶能汽車相關負責人向媒體確認了該消息,并稱這是基于目前市場競爭格局及寶能汽車未來多品牌經營戰略做出的部署和調整。

    該負責人表示,在組織架構方面,將原來十大戰區整編為東南西北中等五大戰區。后續寶能汽車會將更多資源向一線傾斜,通過“優化瘦身+資源傾斜”,把彈藥交給能聽見炮火聲的一線作戰部隊。

    對于造車,姚振華依然重視。為了緩解當前困局,今年6月,寶能與廣州開發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重點確定了兩件大事:1、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總部落戶廣州開發區;2、廣州開發區國企將向寶能新能源汽車集團戰略投資120億元。

    一位寶能集團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透露,除了廣州開發區外,寶能汽車也在洽談其它戰略投資者,同時寶能汽車也有上市計劃,時間可能比寶能地產會更早,上市地點應該首選A股,所以現在吸引的戰略投資者都是為了上市而來。

    在辟謠觀致汽車引入廣汽集團等傳聞時,上述寶能汽車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寶能汽車正在全力推進引戰工作,此外,會扎實推進公司既定的五年規劃,堅決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業務。

    為了緩解債務壓力,出售資產成為必然選擇。據財新網報道,寶能已與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洽談,希望轉讓旗下保險公司前海人壽的部分股權。

    8月30日,鉅盛華旗下上市公司中炬高新發布公告,擬掛牌轉讓持有的廣東中匯合創房地產有限公司89.24%股權,掛牌底價不低于標的資產評估值111.69億元。

    擅長資本運作的寶能持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股權,為套取現金,2020年下半年以來,前海人壽或鉅盛華陸續減持了東阿阿膠1504.49萬股、華海藥業710.31萬股、杰瑞股份153.8萬股、合肥百貨1345萬股、華僑城A約8047.37萬股……

    面對寶能的流動性壓力,姚振華也表明了態度,稱29年的發展,寶能集團始終以信譽為先。一方面,會堅決兌付每一分錢;另一方面,持續加快推動各板塊經營工作。

    他表示,暫時的困難,對于長期順風順水的寶能并非壞事。新的經濟形勢與競爭環境,對寶能的公司治理與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寶能有信心、有能力、有舉措快速解決當下問題。

    姚振華還提出,要采取強有力的關鍵舉措持續回籠,與此同時開源節流、降本增效。【責任編輯/慶華】

    來源:財聯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寶能深陷流動性危機 姚振華將如何自救?
    寶能汽車獲120億戰投尚無量產車 近期又傳出拖欠員工薪資
    寶能造車疑云:靜悄悄的工廠 落了灰的造車夢
    姚振華與寶能的造車夢:千億資本開路 野蠻人能否后來居上?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