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卷錢跑路、誘導消費 打著變美旗號的美容貸很黑心

    水光針、熱瑪吉、光子嫩膚……這類醫美界的熱門項目近年來頗受用戶追捧,尤其是部分年輕群體的心頭好,但高額的費用卻成為一道阻礙。

    這一大背景下,醫美分期成為了金融機構角逐的新賽道,美容機構誘導用戶貸款、圈錢跑路等問題也開始頻發。還來不及變美,就背負了沉重的貸款負擔,也讓部分用戶焦頭爛額。針對醫美領域的亂象,6月9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發布《關于規范醫療美容相關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倡議》(以下簡稱《倡議書》),對醫美行業做出規范倡議。

    貸款“助威”醫美領域現龐氏騙局

    6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以“美容貸”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各類公開平臺中關于醫美領域貸款的投訴信息屢禁不止,不少用戶抱怨美容機構存在誘導用戶貸款等問題。一名受害用戶劉睿(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上海一家美容機構以回饋低價美容項目為由誘導大量用戶辦理貸款,并承諾逐月償還貸款。

    “還未等我收到首月款項,這個美容院就已經人去樓空了。”劉睿無奈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劉睿提到的這家美容機構,名叫上海慕顏醫療門診部(以下簡稱“慕顏醫療”)。根據劉睿介紹,慕顏醫療誘導用戶以個人賬戶進行分期貸款,后續由慕顏醫療實行還款操作,用戶可以免費辦理院內美容項目。

    慕顏醫療這一操作吸引了包括劉睿在內的大量用戶。劉睿表示,4月25日,經慕顏醫療工作人員介紹,她在慕顏醫療繳納了9900元,其中9400元來自金融機構貸款,但5月初慕顏醫療就停止了全部的還款操作,劉睿也未能收回支付款項。

    公開信息顯示,慕顏醫療主體運營方為上海燦斯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燦斯”),該公司已于5月10日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根據天眼查信息,6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多次撥打慕顏醫療電話了解情況,但未獲得回應。而有媒體報道稱,徐匯經偵支隊于5月12日對上海燦斯涉嫌集資詐騙予以立案。

    北京商報記者多方了解到,除了慕顏醫療外,上海燦斯還在上海多家美容機構推行了同樣的策略,以無需還款、免費體驗項目為噱頭,通過多個線上平臺推薦攬客。劉睿也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已有400余人上當受騙,其中包括學生群體,多數人都在數萬元至十數萬元之間。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慕顏醫療這一案例中,包括劉睿在內的多位用戶使用的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醫美場景分期,而是在醫美機構的誘導下通過金融平臺辦理了信用貸款業務,款項到達用戶賬戶后,用戶再支付至慕顏醫療賬戶。

    針對這一情況,北京商報記者也向卷入其中的金融機構方面進行了解。金融機構方面回應稱,經內部核查,公司與慕顏醫療相關案件中的涉事方并無合作關系,用戶實質上遭遇的是線下詐騙。在接到用戶反饋后,從人文關懷角度出發,公司已為部分用戶辦理了免息、提前還款等操作。

    在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看來,慕顏醫療這一情況是典型的龐氏騙局,一旦資金鏈斷裂這一模式就無以為繼,而這也是醫美行業金融產品亂象中的產物。金融機構為不具備經濟條件的學生群體等提供了資金來源,對于一些不愿意自掏腰包的用戶來說,貸款后由機構還款也更有說服力,更容易吸引用戶參與。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表示,醫美領域產生的這類詐騙問題,也應該為金融機構和用戶敲響警鐘。金融機構在向消費者提供貸款的時候,要充分了解貸款用途,要本著對用戶負責的態度發放貸款。用戶對于貸款等金融產品,要有更謹慎的態度。

    效果難判醫美場景分期問題多

    盡管慕顏醫療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醫美場景分期,真實的醫美場景分期中機構卷錢跑路的情況也屢見報端。更有報道稱用戶與醫美機構合作“騙錢”,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但實際上并未進行整形等操作。

    過去幾年間,醫美場景也已成為了不少金融機構的角力場之一。其間隱藏的各類問題也逐漸爆發,多地警方都曾通報過與“美容貸”“佳麗貸”等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

    圍繞美容貸產生的詐騙犯罪被嚴厲打擊,但當前違規行為卻依舊屢禁不止。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美容機構以面試為餌,告知應聘者貸款整容后方可入職;以“免費”“促銷”等話術吸引顧客到店,隨后誘導用戶辦理醫美分期等問題當前仍難斷絕。

    一名受害用戶同樣表示,其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被誘導貸款整形,還來不及開展整形手術,公司便開始大面積辭退員工,隨后更是直接跑路。不僅工作沒有著落,背負的3萬余元貸款也成為了一大負擔。

    另一方面,“易貸難退”一直是貸款領域的一大標簽。與部分教育分期場景類似,醫美分期場景中,除了被誘導貸款外,還有部分用戶在開展完護膚等醫美程序后質疑其實際效果,進而引發矛盾。

    “醫美分期不同于其他場景,在效果評價方面偏向主觀,因此對于這類糾紛我們也很頭疼。”一消費金融行業從業者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對于辦理分期后產生的退費訴求,該從業者直言,只有在合作機構申請后才能輔助辦理退費、退貸程序,“用戶如果向我們反應,我們也只能從中進行協調。”

    王鵬指出,相較于其他場景,醫美行業具備一定特殊性,一方面美容機構要求具備從業資質這一準入門檻;另一方面各類美容整形項目存在價格信息不對稱情況。在這一過程中,消費者醫療、金融知識有限,不合規的醫療機構、缺乏必要審核手段的金融平臺以及部分行業從業人員,都為亂象興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協會也在《倡議書》中提到,金融機構和第三方醫療美容機構合作,在為消費者獲取醫療美容服務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亂象,包括“與不合規甚至非法醫療美容機構合作”“誘導消費者過度借貸”“第三方合作機構強行搭售無關產品和服務”“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息費不透明且定價過高”等問題。

    官方發聲倡導規范醫美貸款

    根據《倡議書》,協會向會員單位發起了八項倡議,包括呼吁金融機構選擇證照齊全、依法合規經營的第三方醫療美容機構合作,不向任何不法醫療美容機構客戶提供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同時,醫療美容相關金融產品要明示貸款主體、年化綜合成本等基本信息,及時取消沒有實際發生的醫美貸款服務,不得強制交易。

    而在2月18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也曾發布《關于使用合規醫療美容消費金融服務的倡議》,建議醫美機構選擇具備完善公司治理和內控機制、能夠主動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金融服務商或持牌金融機構等。

    蘇筱芮分析認為,經過近年來行業監管指引和市場發展,醫美行業分期市場已經逐漸回歸理性,過往的混戰也漸漸接近尾聲,頭部平臺風控不斷加強、占據更多市場,也有部分中小平臺冒險打“擦邊球”,其中出現的合規漏洞也存在風險隱患。

    王鵬表示,要正確看待醫美分期這一活動,在引導用戶消費的同時也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因為過度追求看臉經濟,引導用戶過度消費,進而導致用戶債臺高筑。“尤其從去年以來,監管多次強調持牌經營要規范化改革,倡導理性消費。因此,協會發出這一倡議規范醫美行業十分具有必要性。

    王鵬指出,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要審慎選擇合作的醫療機構,要保證選擇正規的、有保障的機構。同時,還要以明確的費率維護消費者權益,不過分追求自身經濟效益而忽視用戶。對于用戶來說,要選擇正規的醫美平臺,切勿因貪圖小利而因小失大。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不超前消費。

    協會也在《倡議書》中強調,廣大醫療美容消費者在申請相關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時,選擇具備合法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同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警惕不法分子套路貸騙局。如發現非法金融活動,消費者應保存好相關證據,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黑名單待建 非法醫美將被圍堵
    卷錢跑路、誘導消費 打著變美旗號的美容貸很黑心
    醫美路上,有多少坑等著年輕人?
    【周四早報】醫美“黑洞”:毛利率超茅臺 僅14%的機構合法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