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黃光??缭角Ю锏情T 3天拜會兩大家電企業 意欲何為?

    近日,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及夫人杜鵑趁回家鄉汕頭考察之際,拜訪了廣東家電企業格蘭仕和華帝股份。

    數據顯示,2020年,國美在整體家電市場零售份額占比僅為5.3%,明顯低于蘇寧易購、京東和天貓。分析人士認為,國美是家電銷售起家的,家電是國美的基本盤,黃光裕拜訪家電企業,顯然是想進一步強化和家電企業的合作關系。

    此外,黃光裕還將帶領國美進入家居家裝市場,目標3年實現5000億元市場規模。

    黃光裕拜訪家電企業

    5月11日晚間,上市公司華帝股份微博發布消息稱,國美控股集團創始人黃光裕、CEO杜鵑一行到訪華帝股份總部,華帝股份董事長潘葉江及公司高管團隊進行接待交流。

    雙方圍繞消費新場景賦能提質,從資源整合、技術創新、場景體驗、用戶服務等方面探討更深度的合作。雙方高層已在多個合作方面達成共識,有望盡快展開新的戰略合作,再創強強聯合新發展的成果。

    黃光裕是廣東汕頭人,此次行程也可以看作是黃光裕獲釋后回鄉考察。

    5月7日,據汕頭市潮南區水務局發布消息稱,5月6日上午,國美控股集團考察團赴潮南區考察調研,先后來到雷嶺溫泉度假村、國美粵東總部(陳店)項目等地現場考察,并實地察看峽山監測點(峽山電排站)練江水質。

    格蘭仕集團發布消息稱,5月9日,國美創始人黃光裕一行赴格蘭仕順德總部參觀交流,梁昭賢董事長接待。雙方團隊先后參觀格蘭仕工業4.0自動化生產線以及場景化展廳,并進行座談,在多個項目上達成共識,將繼續加大戰略合作力度。

    格蘭仕表示,去年以來,格蘭仕與國美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國美平臺多渠道推進實現場景共建、流量共建、會員權益共建等在內的“新零售生態模型”。雙方將持續深化戰略合作,圍繞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對中證君說,這次黃光裕利用回鄉探親的機會,拜訪了幾家廣東的家電企業,第一家是格蘭仕,第二家是華帝股份顯然是想進一步強化和家電企業的合作關系,畢竟國美是靠家電銷售起家的,家電是國美的基本盤。

    跨界破圈

    近些年,國美在家電市場零售份額占比不高。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在所有渠道形態中,蘇寧易購依靠線上線下全場景覆蓋的營銷模式獲得了23.8%的市場份額,京東和天貓分別獲得了17.0%和10.6%的份額,國美獲得了5.3%的市場份額。

    4月7日晚間,黃光裕在國美零售舉行的全球投資人電話會議上表示,零售市場未來增長空間很大。對于國美來說,起碼有兩個機會:一是國美這幾年的電器銷售有所下降,但市場仍然很大;二是國美原來經營的是電器品類,現在拓展到全品類,同時有線下賦能,相信是國美全新的開始。通過經營模式的重新構建,國美會快速擴大經營領域和經營規模。

    近期,國美動作不斷。4月29日,在打扮家·家居家裝戰略暨APP上線發布會上,國美宣布正式進軍家居家裝市場,目標3年實現5000億元市場規模。黃光裕介紹:“國美參與家居家裝看似是跨界,但實際并不是。這是我們所說的商者無域,相融共生。從實戰經驗來講,國美對家裝行業并不陌生。要真正解決現在市場的痛點,從用戶角度來說,首先要有一個閉環式的商業模式,要有一個平臺讓大家共同參與,這是前提基礎?!?/p>

    黃光裕表示,國美締造家裝平臺,就是借鑒以往做家電行業的邏輯,圍繞整個產業鏈,通過用戶端來倒逼和檢討整個產業鏈,在產業鏈里協同進行優化,各方一步一步規范行業,打造可持續且有實施路徑的發展空間。【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中國證券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黃光??缭角Ю锏情T 3天拜會兩大家電企業 意欲何為?
    黃光裕出擊:東山再起有多難?
    【觀點】盤和林:“出獄”傳言再起 黃光裕是否還跟得上電商步伐?
    黃光裕假釋出獄,國美能成功進軍10萬億市場嗎?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