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間,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一季度凈虧損9億至11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9.07億。較高點相比,順豐控股已經縮水超40%,總市值蒸發超2000億元。實控人王衛持有順豐大約60%的股份,身價縮水超1000億。截至最新數據,順豐的股東戶數高達16.52萬。按照2月18日以來市值蒸發數據來粗略計算,16.52萬戶股民,戶均虧損約125萬。
順豐公司自己公告稱,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增加臨時資源投入以承接增量,致使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成本承壓。順豐控股于2021年4月推出特快及新標快產品,目的在于為時效件增長帶來新的動能。此外,特惠專配業務量增長迅猛,下沉市場電商需求旺盛,導致存量客戶中的經濟型業務增長較快,順豐控股電商件毛利承壓。或許是這個原因。今年春節期間快遞行業掀起的“不打烊”熱潮,增加了額外的成本。順豐控股表示,公司第一季度給予一、二線在崗人員補貼創歷史新高,導致經營成本在短期內攀升
與疫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疫情時期,實體店關門封閉,線下零售商業徹底歇業,互聯網電商成為主要渠道,催生包裹急速增長,急件大幅度上升。物流快遞業務量飛漲,設備、快遞員都呈現出緊缺。在這種情況下,快遞公司擴大購置設備以及業務渠道等在情理之中。而疫情得以控制后,特別是中國疫情基本消滅以后,實體店等商業紛紛開門營業,電商業務自然而然回歸正常,快遞也開始回落,疫情期間購置的設備,擴大的渠道,有些成為過剩生產能力。
從全球新科技公司特別是快遞公司來看,疫情期間業務量營收股價都增長迅猛,而順豐卻截然相反,還是很難理解3600億市值大白馬竟然突然報虧損。需要順豐控股給投資者更加充分的理由。縱然有上述分析,但是順豐具體情況如何?不能草草幾句話回應投資者關切。不妨拿出一個專題報告分析突然虧損原因,公開披露給投資者。股民投資的真金白銀,看到一個公開透明真實的虧損報告應該不過分。
同時,順豐公司自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加大資本性開支投入,進行中轉場自動化產能升級。“加大資本性開支投入”具體是什么?一般理解是資本運作、回購股份之類。順豐在資本性開支如果投入太大太高,絕對是隱患,這個必須警示順豐控股。
許多公司一上市就廢了。特別是在一些一上市后就能一夜暴富的股票市場里,很多科技企業創新能力非常強,一上市一夜暴富,骨干力量都無心思再搞科研創新,而是把精力用在資本運作上,包括到處收購并購重組等。這個覆轍包括順豐在內都不要重蹈。
從物流市場整體格局看,最大特點是競爭進入白熱化。一個競爭手段就是價格優勢。而順豐快遞給消費者和市場一個字-“貴”,已經深入人心了。這恰恰成為競爭力的軟肋。而且已經暴露出來了。上市快遞公司2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顯示,韻達股份、圓通速遞業務量同比增速均超100%,順豐控股業務量增速僅為47.16%。單票收入方面,2月,圓通速遞同比降幅最小為5.92%;順豐控股、韻達股份同比分別下降16.93%、28.48%。行業價格戰延續。同期,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31.1億件,同比增長100.3%;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383.3億元,同比增長59.9%。
當然,不可否認順豐快遞服務、貨件安全等方面是最好的。順豐控股預計,2021年第二季度可進一步緩解產能瓶頸壓力,下半年開始釋放規模效益。但愿這個預期成為現實。
從未來快遞物流業發展前景來看,業內人士都對未來中國快遞業的前景充滿信心,預計未來5年整個行業還是會保持15%-20%的增長速度。同時,也是一個整合洗牌和淘汰賽的格局!
從美國華爾街股市分析,近期科技股在持續回調,周期股正在走出一波行情。科技股回調是在擠干疫情暴漲行情多多少少釀造的泡沫。不過,從總體上來看,周期股僅僅是超跌反彈,而科技股很快會卷土重來,重振雄風。【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