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炒鞋”風蔓延至國貨李寧、安踏等品牌,很多爆款不是斷貨就是漲價,以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為例,在得物APP售價竟高達48889元。而該鞋參考發售價僅1499元,漲幅達31倍!
業內人士指出,“炒鞋”并非“遍地黃金”。少數人一夜暴富背后,是更多人虧損。當把“炒鞋”作為理財手段,分期貸款、借錢“炒鞋”,并指望以此一夜暴富,就需要小心了。散戶、小販,乃至很多學生被裹挾其中,很容易成為“活韭菜”。
球鞋下架、賣家封禁!得物回應
4月6日上午,得物APP在官微發布“關于大家關注的近期個別鞋款價格波動的情況說明”,對價格波動過大的球鞋進行了下架處理,并封禁了部分賣家。
新華社:借機哄抬“國貨”價格是自斷門路
4月5日,新華社發表評論稱,近日,在微博、朋友圈和以虎撲為代表的一些網絡論壇上,出現了國產品牌球鞋漲價和缺貨的消息。李寧、安踏等國產品牌的有些“限量款”球鞋價格飆漲,其中某品牌一款球鞋的價格漲幅達31倍。如果因為“炒鞋”導致球鞋愛好者買不到想要的球鞋,進而讓國產品牌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無異于竭澤而漁,自斷國產品牌升級之路。少數互聯網平臺在“炒鞋”問題上借機推波助瀾。監管部門也應積極作為加強監管和引導,維護市場秩序,為“國貨”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央視新聞:“炒鞋”小心炒出風險
專家分析,近年來,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可炒品種越來越少,一些民間投機資金盯上了“鞋圈”等過去比較小眾的投資圈。
“炒鞋”圈資金量越大的人,就能接近更上游的經銷商直接拿貨,從而形成壟斷、哄抬鞋價,最終形成“割韭菜”的“殺豬盤”。散戶、小販,乃至很多沒有收入的學生就被裹挾其中,成了“活韭菜”。
除此之外,一旦“炒鞋”失敗,貸款逾期歸還,還會影響個人征信記錄。
對于目前“炒鞋”的現狀,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岳屾山認為,消費者如果只是聽說炒鞋可以賺錢就盲目入場,很可能面臨很大風險。
岳屾山說:“其實這就有點像擊鼓傳花,價格不斷炒上去,但到了頂點或者鞋大量進入,這個泡沫戳破了的時候,一定是有接盤的。接盤的這些參與者或者消費者可能就像割韭菜一樣一茬一茬割掉了。利用市場行情超過了商品價值本身的這種議價行為去炒作商品,其實風險非常大。”
此外,近年來炒鞋詐騙案件時有發生,目標群體朝著低齡化發展,被害人也多以在讀高中生、大學生為主。
同時,炒鞋行為對于國產鞋行業也會有很大的傷害。炒鞋客通過非正常手段把國產球鞋的價格升到畸形地步,脫離了國產球鞋的真實價位,最終傷害整個行業。【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中國青年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