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華為又一自研芯片已流片:可完全去美化

    在面板領域,中國公司已經占據了LCD市場半壁江山,OLED面板也在快速追趕三星、LG等公司。不過在驅動IC上,國內占有率不足1%,好在華為也入局研發OLED驅動芯片,已經完成流片。

    驅動IC芯片相當于面板的主控,可以控制面板的顯示、畫質、節能等關鍵指標,不論手機還是大屏電視中,驅動芯片也是核心技術之一。

    此前三星、LG等公司斷供華為面板,原因也跟驅動IC有關,美國并不掌握面板核心技術,但驅動IC使用了ARM架構,有美國的技術限制在內。

    在OLED驅動芯片市場上,韓國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份額,前三大公司都是韓國的,三星一家就占據75%的份額(畢竟三星是最大的OLED公司),Magnachip占了20%,而國內廠商占的份額不過1%。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有多家驅動IC企業已經加強了自研,而華為海思也加入了戰場,早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簽發《關于終端芯片業務部成立顯示驅動產品領域的通知》,正式自研顯示驅動產品。

    對華為來說,驅動IC產品并不難,華為的顯示驅動芯片據悉已經完成流片,今年就會量產,有望用于華為自家的手機及大屏產品中。

    此外,顯示驅動IC的主流工藝還是65nm、40nm,最高的也不過28nm工藝,這些工藝國內代工廠都已經量產,證券公司分析稱華為在這種芯片上完全可以做到去美化,擺脫對國外芯片的依賴。【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快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華為又一自研芯片已流片:可完全去美化
    半導體現投資泡沫:資本涌入射頻芯片 企業毛利卻低至20%
    國際測試委員會發布智能芯片排行榜和國際上第一個智能超級計算機排行榜
    華為發布首款5nm 5G SoC,麒麟9000賦能5G全場景智慧體驗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