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新能源召回大戶特斯拉的“美式”傲慢

    從“硬件升級”到“召回”,理想汽車只用了5天。

    而不久前的威馬汽車召回事件,前后耗時23天,威馬汽車將之定義為“史上最快召回”。如果僅僅是簡單對比,理想汽車無疑刷新了歷史記錄。

    對于新造車勢力來說,受限于工藝和新技術,召回是大概率事件。目前除了小鵬未有實際的召回經歷之外,蔚來汽車、威馬汽車以及理想汽車,包括外來者特斯拉,都遇到過召回。只不過,中國新造車勢力和特斯拉表現出來的態度截然不同。

    “惶恐”的造車新勢力

    11月1日,理想汽車在媒體溝通會上宣布了針對前懸架下擺臂球銷和底盤的“免費升級”,其中前懸架下擺臂球銷受力太低與理想ONE多次出現斷軸事件有關系。

    但理想汽車的措辭遭到質疑。一方面是理想汽車CEO李想公開承認“升級肯定是因為產品有缺陷,我們是在行駛當中發生碰撞斷掉的幾率高于平均值。”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在一開始否認“召回”,以“免費升級”代替。

    理想汽車銷售服務副總裁劉杰強調,升級和那種由于車輛本身在行駛過程中出現故障和質量問題的召回,是不一樣的。11月6日,理想汽車最終宣布召回10469輛理想ONE,占已交付車輛的將近50%。

    官方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計發生了97起前懸架碰撞事故,其中前懸架下擺臂球頭從球銷脫出的情況超過10起,造成了理想汽車在碰撞之后斷軸的嚴重事故。

    除了斷軸,理想ONE還曾出現10余起自燃事故,以及因底盤卷入異物所導致的相關質量問題。在宣布針對前懸架下擺臂球銷的升級中,理想汽車也推出了對底盤的升級。

    在受到強烈質疑后,理想汽車在5天后改口,從“免費升級”變為“召回”。召回當天,理想汽車還在官方渠道發布了一封致歉信,信中理想汽車表示“做了深入的反思”后,“決定立刻啟動主動召回程序”。

    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理想汽車銷售服務副總裁劉杰表示,在完成硬件升級程序后,尚不可預測事故率是否會降低,因為在硬件升級后,事故率還與車主的駕駛有關系,比如與什么碰撞,碰撞的時速以及姿態,甚至是碰撞物的材質,都可能產生各種問題。

    一位理想ONE車主在收到召回信息和看到道歉信后,“我不后悔買理想ONE,至少我看到了態度,知錯就改,值得信賴。”他告訴新浪科技。

    而在理想汽車召回之前不久,威馬汽車也經歷了一次召回,也是威馬汽車歷史上第一次召回事件。

    10月28日,國家市場監管管理局發布公告稱,日前,威馬汽車制造溫州有限公司決定自2020 年10月28日起,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產的,裝備了電芯型號為ZNP3914895A-75A的動力電池的部分2020款威爾馬斯特電動汽車,共計1282輛。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于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芯短路,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并產生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在召回前的9月23日,浙江溫州一輛威馬EX5自燃;10月5日和13日凌晨,福建邵武兩輛威馬EX5發生自燃,其中一輛靜止停放在路邊,而另外一輛則是出于充電狀態。

    新浪科技從威馬汽車內部了解到,在10月5日的自燃事件發生當晚,威馬汽車就已經查詢到該批次的電池存在問題,決定進行召回,并通過電話、OTA等方式通知相關車主就近到門店更換電池包。

    不過,召回通告發布的前一天晚上,又有一輛威馬EX5在北京的力學研究所發生自燃并且產生爆炸。對此事件,威馬仍處于調查過程中,尚未有結果公布,不知是否會再次引起新一輪的召回。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也談及了蔚來在2019年的召回,當時已經非常困難的蔚來還是把這筆錢掏了出來。根據蔚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的披露,因為電池包搭載模組出現問題發生4803輛ES8的召回,在已銷售車輛中占比過半,產生3.39億元的召回成本。

    “那時候我們多困難,但這筆錢我們還是生生從兜里掏了出來。”秦力洪告訴新浪科技。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中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2119次,召回缺陷車輛8010.2萬輛,約占中國汽車保有量的30%,位列全球第二名。而近5年時間,我國每年召回次數達到227次,幾乎相當于平均每個工作日就發生一起召回事件。

    可以說,在汽車領域召回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但對于新造車勢力來說,召回則意味著對新生品牌的動搖,對新能源消費者信心的打擊,對企業成本帶來壓力以及影響尚未成規模的交付量。

    蔚來和理想汽車,也是中國新造車勢力應對召回的一個縮影。綜合官方披露的數據,累計交付量最多的蔚來,也才超過了6萬輛。剩余的威馬、理想,不僅交付量規模小,還面臨車型單一的問題,遭遇召回事件后,銷量如果受到影響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生存壓力。

    相比較之下,特斯拉近期的一次召回事件,則引發了巨大的爭議,甚至不亞于理想汽車的“體面召回”。

    傲慢的外來者

    10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消息稱,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宣布,因前后懸架存在安全隱患,自10月23日起召回共計近3萬輛進口Model S和Model X電動汽車。

    據特斯拉披露的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第三季度,Model S和Model X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經超過6萬輛。

    不過,召回公告發布后,特斯拉的態度很快就轉變了。隨后特斯拉在遞交給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件中表示:車輛無需進行召回,因為車輛懸架并不存在缺陷,出現損壞并非質量問題,而是車主使用不當所造成的。言外之意就是,特斯拉認為是中國車主駕駛不當導致懸架出現問題,并非車輛懸架本身存在質量問題,不會在中國以外地區進行召回。

    在信中特斯拉表示:“由于SAMR(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和DPAC(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認為相關車型需要被召回,特斯拉只能選擇被迫自愿召回相關車輛,盡管特斯拉不同意上述機構的觀點,但仍然選擇了自愿召回方案。”

    而這已經不是特斯拉在面對可能由質量問題而引起的事故中顯露出“無辜”姿態。今年,在多起“駕駛失控”事故中,主角都是特斯拉車主,但特斯拉多給出“車輛沒有問題”、“車輛系統不存在故障”、“車主踩錯剎車”等調查結果。

    如果把時間拉回到2019年4月,一輛特斯拉老款Model S在上海某小區的地庫內發生的自燃爆炸事故,則是震撼了所有的電動車主。

    監控錄像顯示的記錄時間為4月21日20:15分,視頻中停放在畫面最左側的一輛白色特斯拉車底突然冒出白色煙霧,緊接著冒出大火將監控畫面完全閃亮,大火圍繞特斯拉周身迅速燃燒。大火被撲滅后,周圍共有四輛車遭殃,周圍墻體也遭到損壞。

    一位已經離職的特斯拉員工告訴新浪科技,該事件最終特斯拉選擇賠償,金額在千萬元左右。雖然被證實是電池引發的自燃,但搭載該批次電池的Model S最終沒有被召回。

    特斯拉而是采用另外一種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對于裝載該批次電池的Model S,特斯拉隨后通過OTA將車輛的電池電量鎖定在原來的70%,并限制了車輛的充電速度。

    “直到目前,這批電池所涉及的車輛,在國內沒有被召回,也就沒有更換新的電池。”多位特斯拉員工告訴新浪科技。而據多家外媒的報道,特斯拉已經為美國為使用同一批電池的Model S更換了電池。

    綜合公開信息統計,自2019年1月以來,特斯拉在中國共進行過三次召回,均為Model S和Model X車型,累計召回數量將近5萬輛,涉及的問題分別是氣囊、轉向機殼體上螺栓和前后懸架。

    據一位特斯拉內部人士告訴新浪科技,此前特斯拉在電池、底盤上出現的問題,沒有相應的召回案例。

    如何捍衛安全底限?

    來自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喬飛表示,車企考慮的因素包括成本、品牌效應及社會輿論等,從而導致中國市場的汽車召回不甚理想。目前,缺陷調查仍是中國車輛產品實施召回的推動力。從近三年來看,中國的汽車召回規模遠低于歐美國家,并且受監管部門的缺陷調查影響比較明顯,被動召回的汽車數量占全年召回總數量的一半以上。本次特斯拉召回,就是在相關部門的強制干預下實施的被動召回。

    他建議,中國的監管部門應科學設定違法成本,加大懲處力度,強化監管職能作用,用法律手段對不法企業進行懲處、教育、警示和威懾,捍衛安全底限。

    另外,喬飛還認為,在風險評估方面中國應該與與國際上成熟的汽車市場深入交流,以實現風險評估的程序化、模塊化和標準化,從而使風險評估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實現互認。

    在此基礎上,監管部門還應該大力構建國際信息系統,將車輛事故的基本情形、原因分析及相關缺陷調查等信息進行共享,實現數據共享和風險傳遞,并根據實際情況在相關市場,甚至是全球范圍內協同發起召回,從而實現召回活動的無差別開展。“在信息互通的情況下,在大量確鑿的數據面前,類似于特斯拉等車企的不當言論則不攻自破。”他說。

    官方數據顯示,特斯拉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超過8萬輛,比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的總和還多。然而,特斯拉的社會責任還遠遠比不上銷量。“特斯拉在中國沒有社會責任部門。”一位已經離職的員工告訴新浪科技。

    中國造車新勢力在召回中顯得越惶恐,就越顯得特斯拉傲慢。【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新浪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新能源召回大戶特斯拉的“美式”傲慢
    特斯拉上海Model 3周產要達5700輛!全年目標穩了
    特斯拉在華的充電紀錄:被美國打破了
    特斯拉回應上海工廠明年計劃生產55萬輛:具體數字無法公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