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榮耀獨立:不僅想活下去

    流傳多日的華為出售榮耀傳聞終于落地。

    11月17日,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智信新”)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

    深圳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包括天音通信有限公司、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順電實業有限公司等。

    華為同步發表聲明,稱此次收購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員工的利益。

    交易雙方均表示,出售后,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也不參與榮耀的經營管理,但并沒有透露交易金額。包括虎嗅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稱,收購價為400億美元(約2624億人民幣)。榮耀相關人士回應《財經》記者稱,“沒有任何關于交易價格的消息。”截至發稿,華為相關方未回應《財經》記者對該交易金額的求證。

    榮耀是華為智能終端品牌之一,誕生于2013年,主打中低端價位和線上銷售,華為官方數據稱,榮耀手機年出貨量超七千萬部。同樣主打中低端價位的小米2019年手機銷量為1.25億部。

    今年以來,華為手機芯片的供應尤為緊張。今年8月初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已公開承認9月15日后華為麒麟手機芯片停產,而手機出貨量數以億計(僅2020年上半年就達到了1.05億部),再多的備貨也難以支撐長期發展。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獨立IT兼電信分析師付亮等多位行業人士的共識是,華為出售榮耀主要為了探路,看獨立之后的業務能否解決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的難題。

    一位接近華為的市場分析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如果榮耀獨立后能夠擺脫瓶頸,拿到高通聯發科的手機芯片,那么華為中高端手機P系列、M系列也可能獨立出去。

    這位人士指出,華為目前由三位輪值董事長共同管理,分別是徐直軍、郭平、胡厚崑,出售榮耀的決策只有在三位輪值董事長和創始人任正非達成共識后才會做出。

    多位法律界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榮耀未來命運仍有不確定性。一位熟悉國際并購的資深律師指出,有關國家的出口管制不是根據控股關系,而是根據該實體的行為是否危害其外交利益或國家安全,所以,即便某一實體的控制權變了,該實體仍有可能被認定危害國家安全。

    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管理律師、GSC Potomac合伙人蔣兆康也表示,此前雖有公司通過業務剝離繞開出口管制的案例,但這個過程必須做得清晰嚴格,包括股權結構、管理架構、交易各方、用戶、合規管理等,“說到底要讓相關監管部門相信”。

    蔣兆康向《財經》記者強調,政府的介入會讓交易變復雜,會被質疑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政府補貼造成不公平競爭,可能更難通過貿易審查。

    綜合目前的收購方案及天眼查顯示的股權結構,榮耀的收購方深圳智信新的兩大股東分別是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占股98.4%)和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伙企業(占股1.4%),其中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由深圳市國資委全資持有(參見下圖)。

    據36氪報道,榮耀2019年凈利潤為60億人民幣,400億美元的收購價, PE(市盈率)近44倍。相比之下,小米最新市值5800億港幣,PE為46倍,上市以來的平均PE倍數是27。今年上半年小米凈利潤66億元;蘋果2015-2019年的平均PE倍數是16倍。通常硬件公司的PE倍數在10-20,互聯網平臺型公司可以做到40倍左右。

    但60億元的利潤數字未獲榮耀方面確認。

    多位行業人士表示,只要新榮耀能夠解決芯片困境,未來前景可期。

    根據收購方案,所有權的變化不會影響榮耀發展的方向,榮耀高層及團隊將保持穩定。投資新榮耀的經銷商和代理商也承諾:未來只享有財務上的投資回報,在業務側將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場化原則,與其他經銷商、代理商享受同等機會。

    付亮認為這是在給外界信心,投資者不為控制渠道,只希望獲得投資收益。

    “如果芯片問題解決,渠道理順,新榮耀的估值將上升,國資就可以溢價退出,新榮耀是否上市,管理層能否MBO(管理層收購),是個看點?!备读翆Α敦斀洝酚浾哒f。

    上述接近華為的人士也表示,盡管國資在收購榮耀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榮耀并非國有化,只是借助國資這一金融工具,榮耀未來還是謀求上市。

    獨立后的榮耀發展空間將更廣闊。榮耀雖然之前主打線上,但早就不甘于僅是一個“互聯網品牌”。今年年初,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榮耀總裁趙明就表示將精做線下市場并制定全新IoT戰略。

    2020年上半年,榮耀的線下銷售占比超過了線上。這次入局的三十家渠道商中,有多家為“國代”級別,顯然,新榮耀將會充分利用各種渠道,也可能不再限于中低端手機,甚至不再限于國內市場。

    “榮耀主打性價比,出貨量巨大,搭載華為鴻蒙等各種軟件生態,對壯大華為手機生態的意義重大,以后榮耀只要能繼續給華為提供入口,就有意義?!蓖愣骨v創始成員、互聯網職業教育和招聘平臺“知群”CEO馬力對《財經》記者說。

    付亮認為,如果榮耀獲得芯片和谷歌系統的許可,而華為手機一直沒有獲得,新榮耀還可能成為收購原華為市場份額的主力。

    雖然榮耀高層及團隊保持穩定,但《財經》記者獲悉,具體方案仍在商量中。一位華為員工好奇榮耀出售后,榮耀員工的補償條件,他多方打聽,獲悉可能會補償1.7倍年收入,以及股票兌現,但是最終方案還在討論中。

    今天,在新浪微博上,榮耀總裁趙明頭銜已經從原來的“榮耀業務部總裁”變更為“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矩熑尉庉?林羽】

    來源: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榮耀獨立:不僅想活下去
    榮耀單飛后的變與不變:收購方或最大限度盤活榮耀資產
    工商變更!榮耀法定代表人變為萬飚,注冊資本至30億
    榮耀脫離華為:自救和市場化投資 未來技術發展有多個可能路徑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