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2000億海底撈也扛不住:半年營收下滑20% 更要虧損了

    7月6日晚間,海底撈發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告,稱受疫情影響,該期間收入相較于2019年同期下降約20%,且由盈轉虧。資本市場上,盈利警告對海底撈走勢似乎影響不大,7月7日港股開盤,該股早間小幅高開,隨后股價沖高一度漲超4%,不過很快回落, 截至7月7日收盤,港股上市公司海底撈股價漲3.36%,報36.95港元/股。

    預計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0%,疫情使海底撈凈利由盈轉虧

    7月6日晚間,在港上市的海底撈發布盈利警告,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收入較2019年同期下降約20%,較2019年同期錄得約9.11億元的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預期公司于該期間將錄得凈虧損。

    對于虧損的原因,海底撈歸咎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告中表示,由于疫情的暴發,以及各國、地區隨后實施的防疫措施及消費場所限制,對公司自2020年1月以來的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了遏制疫情的蔓延,集團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自愿暫停位于中國大陸所有的門店營業;受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影響,海底撈位于當地的門店也存在一段時間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的情況。

    據2019年公司財報顯示,堂食餐飲是海底撈的主營來源。海底撈2019年餐廳營業收入錄得為255.88億元,占應收比重超過98%。疫情之下,堂食客流顯著下降,部分城市疫情反彈后,門店堂食恢復情況也難免不及預期。

    海底撈在公告中表示,疫情期間公司仍積極開設新門店,持續推進海底撈門店網絡的擴張,為員工的健康安全、門店正常恢復投入了一定額度的疫情防控費用,向醫護機構捐贈款項等,因此在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的成本并未隨著暫停營業而大幅減少。

    對于線下門店擴張布局方面,7月7日海底撈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仍積極開設新的門店,持續推進海底撈門店的拓展。下半年會根據市場狀況、人員匹配等綜合因素繼續推進門店拓展。此外,公司會密切關注市場狀況調整商業策略,積極發展外賣服務與多樣化的產品研發,開拓零售產品及線上銷售渠道,并會持續優化運營成本。

    今年4月7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爆料稱,吃一頓海底撈明顯錢花多了:人均消費漲到了200元左右,連一碗米飯都漲到了7元。一時之間,海底撈復工后漲價沖上了熱搜,引來網友熱議。市場關注熱度提升下,海底撈出面回應。隨后,海底撈方面承認,“受疫情和成本上漲因素的影響,海底撈確實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

    不過,漲價一事對資本市場反而成了利好刺激。4月7日當日,港股市場收盤,海底撈股價漲超4.8%,連續兩日,海底撈市值飆升近百億。在市場一片爭議聲中,海底撈火鍋官方微博在4月10日發布致歉信稱,“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機構對海底撈中報盈警解讀

    海底撈是中式餐飲品牌,主打火鍋品類。受到疫情影響,海底撈大陸門店于1月26日全面暫停;3月12日首度逐步恢復營業(85家二三線門店),3月底約600多家門店恢復營業;4月中旬大陸所有門店恢復營業,東吳證券預計,5-6月整體翻臺率恢復至3-3.5次/天左右,海底撈將穩中小升,碎步前行。翻臺率是門店最重要指標,從需求端看,翻臺率跟餐廳的受歡迎程度有關,就餐時間越短,翻臺率越高。

    東吳證券研報還稱,預計海底撈2020年上半年可比同店增速約為-30%至-40%。疫情對經營基本面的沖擊比表觀數據所見影響更大;考慮到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巨大沖擊、人力/租金剛性成本支出、新開門店開辦費用等因素,東吳證券測算并預計,2020年上半年公司歸母利潤或同比下滑180%-200%,約合虧損不超過10億元左右; 本輪疫情沖擊下,龍頭餐飲企業拓店有望在店址選址、免租期、租金等方面持續受益,預計上半年新開店約150-200家,全年新開店數維持300+家預期;同時簽約數保持較好態勢。

    東北證券研報稱,截至6月11日,全部餐飲門店開業率達到97.14%,銷售額和客流量恢復到正常情況的60%-70%。火鍋是中國餐飲行業最佳賽道,具有標準化、個性化、社交屬性、成癮性四大特征。中國餐飲行業中火鍋市占率第一,2019年規模達5304億元,占比13.9%),是最適合連鎖化經營的賽道。目前,行業龍頭海底撈市占率僅0.5%,未來餐飲行業連鎖化率提升,帶動餐飲產業鏈快速發展的邏輯逐漸兌現。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疫情對于餐飲行業的影響主要是兩個方面,包括人流和消費者消費能力。朱丹蓬表示,疫情加速了餐飲行業的洗牌,主要是對網紅企業利好一些,網紅企業更多受年輕人青睞,消費欲望強。此外,也利好頭部企業,后疫情時期,人們的各種社交活動正常開展,頭部企業給人們較強的信心。在朱丹蓬看來,餐飲行業復蘇,第一波是頭部企業,第二波大眾性企業,基本已經恢復到和去年差不多的水平,但是對小型的餐飲企業有影響。朱丹蓬認為,海底撈是頭部企業,此外火鍋是一個很重要的社交場景,在業務的恢復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基本上疫情(后)能留下來的都有一定的實力,要不就是品牌實力很強,要不就是資金實力比較強。

    創始團隊5月減持股份套現超15億港元

    5月7日,海底撈發布公告稱,股東SP NP Ltd.及LHY NP Ltd.擬以每股33.2港元的價格配售4700萬股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本0.89%,該配售計劃將于2020年5月11日上午9時完成。

    每經此前報道,粗略估算,這次配售計劃涉及15.6億港元。配售完成后,海底撈控股股東仍為張勇、ZY NP Ltd.、舒萍、SP NP Ltd.及NP United Holding Ltd.。其中,張勇及舒萍共同持股約57.23%;NP United Holding Ltd.持股約34%。

    而根據公開資料,SP NP Ltd.以及LHY NP Ltd.為海底撈創始人團隊的各自持股通道。其中,SP NP Ltd.權益由公司創始人張勇的妻子舒萍擁有,LHY NP Ltd.權益由公司執行董事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擁有。

    也就是說,此次配售完成后,海底撈創始團隊張勇夫婦及施永宏夫婦將套現15.6億港元。

    海底撈表示,SPNP Ltd.及LHYNP Ltd.對公司業務前景及長期價值表示其持續信心。公司預期配售不會對集團的業務或營運造成任何影響。

    5月11日,海底撈發布公告稱,5月7日公布的配售計劃已完成。【責任編輯/常華】

    來源:中國基金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海底撈否認排號花錢可插隊遭打臉,中消協點名海底撈排隊亂象
    【觀點】從拼多多到海底撈 看“窮人經濟”蛋糕有多大
    海底撈半年虧近10億:疫情期間加價減料 加快擴張成本上漲
    【財報】海底撈上半年營收97.61億同比減少16.5%,凈虧9.65億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