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中國創業者反攻美國,成熟市場機遇何在?

    19世紀50年代,美國加州發現了大量黃金,在西部掀起了淘金的浪潮,近三十萬人從美國、乃至于世界各地趕赴加州,讓舊金山迅速從一個小村莊發展成了城鎮,也讓加利福利亞正式成為了美國的一個州。

    一個半世紀后的今天,美國——尤其是同樣位于加州的硅谷,依然是全球創業者的掘金之地。硅谷一眾科技巨子們一夜成名的創業故事,更讓這里成為了無數互聯網創業者的圣地。

    但對于希望在美國掘金的中國創業者來說,美國市場恐怕是那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地方。

    一方面,這里高移動互聯網滲透率,以及良好的用戶消費習慣,決定了這是一塊高凈值的市場;但另一方面,美國市場早已是巨頭割據的局面,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中過半都在美國。在Facebook、Google、Amazon、Microsoft等一眾巨頭的圍剿下,中國互聯網公司想要在美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非易事。

    不過,相較于過去幾年中國市場向美國被動學習的狀態,越來越多的中國式創新已經在全球市場上博得了先機,“Copy From China”的模式創新也在全球競爭中得到了證明。那么,現在會是中國創業者向美國發起沖擊的好時機嗎?

    巨龍盤踞的掘金寶地

    在征戰美國市場的時候,首先讓中國創業者感到壓力的,就是美國本土科技巨頭對市場的高度掌控。

    這樣的例子并不難找到:Facebook旗下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三大通訊/社交工具,用戶總量約為27億,超過全球總人口的1/3;而谷歌則手握包括Android、Gmail、YouTube、谷歌地圖等在內的9個10億用戶的產品。

    就連美國本土的監管部門,也對美國頭部互聯網公司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有所顧慮——今年7月美國司法部啟動了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范圍包括了Facebook、谷歌、亞馬遜、蘋果等一眾科技巨頭。

    但盡管美國市場巨頭盤踞,3.27億的總人口、20.5萬億美元的GDP總量,以及美國市場在全球風向標式的作用及話語權,都讓美國市場依舊是中國創業者出海時無法忽略的戰場。

    同時,美國也確實有著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基礎。美國知名調研機構皮尤中心數據顯示,美國智能手機在成年人中的滲透率已經高達81%。同時,美國人對其他移動信息工具的使用率也較高:擁有自己的平板電腦和擁有自己的電子閱讀器(e-reader)的成年人占比都已經接近一半。

    另外,美國成年用戶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也與日俱增——皮尤中心曾調研過,目前大約有1/5的美國成年用戶僅通過智能手機上網,也即是純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占到了美國成年用戶的20%。

    在美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本身良好的基礎性之上,吸引全球創業者的還有美國用戶強大的付費能力。今年年初Sensor Tower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iPhone用戶在iPhone上花費的平均金額在2018年達到了79美元。這個付費水平,還是將東南亞、印度、拉美等新興市場甩開了不小的距離。

    除了用戶市場的基礎以外,美國活躍的創投產業也一直是這個市場迸發活力的關鍵。

    作為現代風險投資的起源地,美國VC行業高度成熟,且為美國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彈藥。無論是當年車庫里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還是05年的馬克·扎克伯格,都從團隊的搭建到初期企業管理體系的完善,在創業初期得到了自己早期投資人在資金以及資源上的雙重加持。

    而從KPMG的最新報告來看,美國創投市場今天依舊強勁。從投資總量上來看,過去四個季度同比增長明顯,2019年Q2被統計的創業公司募資總額達到了315億美元。而且今年風險投資所涉及的垂直領域也相當豐富多元,在物流、外賣、航空以及消費品等多個領域,都能看到VC的活躍身影。

    同時,近幾年美國創業公司的IPO熱潮也促進了行業的良性循環。在2019年上半年,已經有不少表現強勁的創業公司成功IPO上市,且在二級市場上表現突出。Beyond Meat、Zoom、Pinterest等企業,今年上半年上市之后在市場上的表現都十分亮眼,峰值漲幅近100%,在二級市場上也得到了投資人的認可。

    KPMG企業及新興巨頭網絡的聯合負責人Brian Hughes還表示,只要整體市場保持穩定且沒有大的宏觀波動,下半年我們將能看到更多風投支持的創業公司通過IPO上市的案例。

    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資本在美國也相當活躍。IT 桔子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資本海外投資事件地區分布中,美國成為最受關注的地區,超過一半的投資事件發生在美國。尤其是醫療健康等享有專利權、具有技術壁壘的領域,備受中國資本青睞。

    這樣的情況也與美國市場極高的人才密度分不開。在最新的2020世界大學QS排名中,美國有157所大學上榜,高居榜首。頂尖的大學學術能力、高人才密度,也對中國企業形成了吸引,不少中國企業都在美國組建了自己的研發團隊,或是在美國進行人才招募。比如說騰訊、阿里、百度、滴滴等企業,都在美國設立了研究中心,以網羅當地人才。

    良好的用戶市場基礎,以及強大的創新創投產業支持,讓美國市場成為了眾人眼中充滿了機遇的市場,也讓這里的競爭更為慘烈。

    美國市場也并非鐵板一塊

    這樣的一塊肥沃的市場沃土,自然吸引了全球范圍內大量的互聯網企業爭相逐鹿。

    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美國已經開始逐漸扭轉過去純粹追逐的態勢: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如今也開始在美國市場上發揮效用,甚至開始引起了美國科技巨頭們的注意。

    抖音海外版Tik Tok近幾年在美國市場的成功就引起了Facebook、Google等企業的關注。Sensor Tower數據顯示,今年9月TikTok曾多次占據美國蘋果應用商店的前三;今年6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內全球購買額實現1080萬美元,創歷史新高,累計購買額突破1億美元大關。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海外巨頭已經開始著手應對Tik Tok在美國的快速增長表現。據華爾街日報5日報道,谷歌已經在研究收購視頻制作創業公司Firework的事宜,以對抗TikTok日益壯大的影響力。

    作為社交巨頭的Facebook自然也不會對Tik Tok的發展坐視不管。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道,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曾在今年7月的內部會議中,提到了Tik Tok走紅的現象,以及表示將利用旗下短視頻產品Lasso,去率先搶占墨西哥等Tik Tok尚未進入的市場,以應對Tik Tok在全球范圍內的承購。

    另外一個中國創業者在美國市場斬獲不小的方向則是手游。

    在全球游戲市場中,美國都是最重要的陣地之一。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Newzoo預測,今年美國將自2015年后再次成為全球收入最大的游戲市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369億美元。

    而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龐大的手游市場上,中國廠商相當活躍。垂直媒體游戲葡萄曾統計,2018國內廠商有超80款產品曾經進入北美地區免費榜、暢銷榜的Top 100,第一梯隊產品年收入規模近15億元,輕度游戲中的頭部產品也能有300萬美元的月流水。AppAnnie大中華區游戲新客戶高級商務經理 William Tseng也曾在一節公開課上表示過,中國發行商18年上半年在美國的收入相比于 17 年上半年增長了 52%——在美國這樣的一個存量市場上來說,難能可貴。

    中國手游對北美市場的影響力今年依舊在延續。據SensorTower早前披露的數據,2019年Q1美國手游市場Top 100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總收入達到2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同時,Q1、Q2進入Top 100的中國手游營收同比增長都超過了100%,在美國的收入合計已經達到了6.7億美元。

    曾任《英雄聯盟》首席設計師的鬼蟹去年在騰訊UP大會上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做手游,北美可能會追著中國跑。”

    除了短視頻、游戲等泛娛樂領域之外,在手機硬件領域,中國企業受到的美國普通用戶的關注也在與日俱增。

    Twitter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藍偉綸(點擊文字查看深響專訪)就曾在專訪中對「深響」表示,中國的科技能力在海外得到受眾越來越多的關注,不斷打破在Twitter瀏覽的人數紀錄。今年MWC,OPPO利用Twitter的直播、短視頻等互動形式累積收獲超過900萬的視頻瀏覽量,是當時史上最高的瀏覽量。半年后,這個數字就被一加打破了:一加7在英國、美國的發布會累積超過1400萬視頻瀏覽量。

    可以看到,中國科技企業在美國市場上,已經逐漸憑自身的實力撕開了一些口子,也逐漸得到了當地市場競爭者與用戶的關注。

    美國市場新機會閃現

    對于野心勃勃的中國創業者來說,美國市場本身的變化,也將帶來一些新的機遇。

    其中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美國創業創新的重心開始向灣區以外更多的區域轉移。GGV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曾表示,由于越來越多工程師畢業后選擇住在母校附近的城市,硅谷對科技人才的絕對壟斷地位正在發生轉變。過去三年里,GGV光在紐約就投資了 11 個公司。

    而當工程師與產品經理等人才開始流向其他區域,與紐約、洛杉磯、西雅圖等城市的的地區優勢結合,也會帶動當地新的創業趨勢出現。比如說,紐約在媒體、金融、醫療保健、貿易和制造業上的優勢,與技術人才優勢相結合之后,就催生了一大批頭部領先的垂直平臺和電商品牌陸續出現。

    這樣的人才流動變化所帶來的區域性創業環境變化,也同樣能為進軍美國市場、需要組建本地化團隊的中國創業者所用。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機會則來源于美國的五環外。皮尤調研數據顯示,美國實際上也存在著不同地區的數字鴻溝,目前仍然有15%的偏遠地區成年人表示他們從來沒有上過網,這個數據在城市及近郊地區都不到10%。

    「深響」曾在今年年初的文章中介紹過,美國“五環外”(點擊文字查看原文)也存在著一定的消費市場機遇:作為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美國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東西兩岸的城市群中;而占到國土面積97%的偏遠地區(Rural),人口僅在6000萬左右,且這部分人口有收入整體偏低,年齡中位數明顯偏高的特征。

    美國2000年普查人口分布密度圖圖片來源Wikipedia,貢獻者JimIrwin

    雖然人群特征與我們通常所認知的國內五環外人群有所相似,但由于人口總量少、密度低,且數字化程度有限,缺乏國內近幾年整體移動互聯網化的數字紅利,美國五環外尚沒有誕生像拼多多、趣頭條一類爆發式增長的互聯網產品,反而是推動了針對性線下零售業的發展:Target、Dollar General等主要針對該人群的零售品牌,不單市場擴張迅速,甚至連股價也錄得了大幅增長。

    同時,也由于這個人群的生活習慣與城市人群有所差異,針對他們需求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在市場上實際上尚有空白。目前已經有美國創業公司看到了這樣的機遇。以中國為主要貨品來源的美國低價電商平臺Wish,就在“美國五環外”市場獲得了不少電商新用戶。

    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美國本土平臺實際上是缺少拼多多爆發式增長時所擁有的社交紅利加持的。Wish就在曾2015年被媒體披露,每年光在Facebook上的廣告投放費用就高達1億美金,向巨頭繳納的巨額廣告費讓面向美國“五環外”人群經營的美國創業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步履沉重。

    不過,除了本土巨頭的平臺優勢對創業公司的競爭壓力以外,中國企業進軍美國還不得不考慮當地法律法規的問題。去年年初,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簡稱CFIUS)就曾經以“國家安全”為由,終止了螞蟻金服對美國移動支付企業速匯金國際(MoneyGram)12億美元的收購案,對螞蟻金服在美國移動支付市場的推進造成了影響。來自監管層面的壓力,讓中國科技企業在美國發展的過程不得不更為小心。

    一個半世紀以前加州的淘金熱,僅有少數人最后真正獲得了巨額財富,大部分人都是無功而返。今天,掘金美國市場的中國創業者,同樣要做好鎩羽而歸的準備。不過相比起當年運氣大于實力的淘金熱,今天實力與決心說話的互聯網市場,更有可能印證天道酬勤。【責任編輯/古飛燕】

    參考資料:

    《Venture Pulse Q2 2019 : US》,KPMG

    《2018資本出海記:到美國投生物制藥,去印度復制中國模式》,IT桔子,伍玥

    Google Weighs Acquisition of Rival to Video App TikTok,WSJ,Georgia Wells & Rob Copeland

    《中國手游領銜北美市場,2018年超80款產品殺入Top 100》,游戲葡萄,安德魯

    《2019年的手游出海【美國篇】:上半年吸金超48億元 莉莉絲等異軍突起》,手游那些事

    《GGV童士豪:我們為什么要在紐約投資11家創業公司?》

    《美國也有“五環外”》,深響,馬小軍

    來源:深響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中國創業者反攻美國,成熟市場機遇何在?
    讓硅谷資深創業者告訴你22條創業軍規:面對創業中的掙扎你該怎么辦、膽怯和勇敢只有一線之隔……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