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重蹈上一波覆轍。
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出現奇怪的一幕——在地產嚴控的大背景下,傳統地產商頻頻示警,但互聯網公司卻大舉涌入。
2018年以來,多家互聯網公司入局或加碼房產交易業務。蘇寧易購上線二手房買賣業務蘇寧有房,線下線下一把抓,去年上線的京東房產則宣布與我愛我家合作,繼新房業務后加碼二手房市場。
互聯網公司無懼市場低迷,除對政策的洞察外,更在房產交易萬億規模大市場的吸引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商品房銷售額突破13萬億元,連續兩年刷新歷史記錄。
存量房交易時代已經來臨。鏈家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存量房交易規模約有6.5萬億元,京滬兩地的二手房交易額已達新房的兩倍以上。對比之下,2017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傤~約6.3萬億元。
線下的房產交易巨頭也不甘示弱。2018年4月,鏈家推出貝殼找房,以開放平臺模式強攻線上市場,轉型舉動遭到線上線下強烈質疑,但從貝殼找房的營銷力度看,鏈家的線上進擊還會繼續推進。
房地產行業線上線下的交鋒并非首次。上一輪的房產O2O余熱未盡——58同城一統線上房產信息服務市場,房產業務收入已成營收主力。房產互聯網老大哥搜房轉型失敗,元氣大傷。一時興起的線上房產中介們,多數曇花一現。
但這波的房產電商玩家似乎有所不同。相比上一波熱潮中的玩家,積累多年消費大數據的京東、線上轉型最成功的線下零售巨頭蘇寧,兩大直營電商巨頭在技術、資本、流量方面都明顯更強,也更耗得起時間。
“錢多活好流量大”,能幫線上巨頭們搶到多大的房產交易蛋糕?房產中介市場會因此洗牌嗎?時間財經接觸到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互聯網企業的進入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房子作為典型的非標準化產品,主要壁壘在線下,線上巨頭的優勢不大。
房地產和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相國良告訴時間財經,目前京東和蘇寧在做房產業務嘗試,類似模式都人做過,成功的還沒有見到,失敗的例子有很多。相國良曾任職多家房產互聯網公司,他認為沒有搞定線下房源,“從大處著手的嘗試,都不會有太多機會。”
從另一個角度看,互聯網人口紅利見頂,互聯網公司需要新的增長點。部分業內人士表示,京東蘇寧在信息匹配上的大數據優勢,加上都在探索的新零售,“面對房產這塊大蛋糕,好不好吃無所謂,咬一口先試試?!?/p>
電商搶食房產
新入局房產交易的互聯網公司,進入姿勢和深度各有不同。
京東的聲量更大。一年前,京東宣布進軍房地產市場,以新房品牌直營引入房地產開發商入駐,反應平平。今年10月,上線二手房業務,號稱“重構線上線下服務全流程”,在上線當天與我愛我家、諸葛找房等簽署合作協議。
京東方面認為,線上平臺與線下經紀公司目前賣端口式販賣流量是“初級合作模式”,未能實現房產行業與電商模式的真正融合,它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全面賦能”:大數據房源精準推薦、品牌旗艦店店鋪化運營。
部分業內人士表示,京東目前所謂賦能就是房源信息的智能推薦,引入線下房產經紀商、服務商在京東開設旗艦店鋪。據京東提供給時間財經的數據,上線初期已經覆蓋全國100個城市,超170萬套房源。
安居客等信息平臺的端口費模式,京東房產二手房營收方式上有何不同?是否將介入線下交易環節的用戶痛點?時間財經就此問詢京東,對方回復稱,將跟蹤二手房線下服務全程,但對營收方式問題未有直接答復。時間財經從京東App體驗,房源信息、經紀人均來自我愛我家等經紀公司,流程體驗與安居客等平臺暫無不同之處。
蘇寧易購在房產業務的打法大開大合,同時進入線上線下的交易環節。2018年8月,蘇寧易購在南京推出蘇寧有房,定位“沒有中介的二手房交易平臺”,強調直買直賣的C2C模式,買家與賣家直接溝通,蘇寧提供原由中介承擔的服務。目前僅在蘇寧集團總部所在地南京上線。
該模式線上依托蘇寧易購的房產頻道導流。線下門店的來源是便利店業態蘇寧小店,在小店內設置房產專區,提供房源咨詢與發布;在房產局周邊開設簽約中心,提供簽約貸款過戶服務。蘇寧有房總裁張曙剛對媒體稱,便利店的高頻客流將沖擊傳統中介門店的低頻客流。
收費上蘇寧有房采用固定服務費的模式,每套房9999元。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認為,這將極大節省購房者的成本。張曙剛解釋,蘇寧看重的并不是服務費,而是房產交易帶來的數據信息。
直買直賣的房產交易模式已有先例。房多多等曾嘗試去中介化的二手房交易模式,耗資數十億,但未能成功。房地產和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相國良表示,“二手房買賣的重度交易屬性,要求必然是中介經紀人來提供居間撮合服務。直賣不符合行業的交易特點”。
鏈家主動出擊
拿到房源就能切下市場份額,加上城市間差異巨大,線下房產經紀行業曾極為分散。
2011年,直營房產經紀的代表鏈家開啟規?;?,憑借資本優勢和互聯網化,即收購同行和線上強制真房源,迅速擴張。截至2017年底,鏈家全國門店超8000家,經紀人近15萬,成中國線下房產經紀領頭羊。
格局并未板結。加盟模式的代表者中來自美國的21世紀不動產、借殼上市的我愛我家,以及老牌直營的中原地產,從全國范圍內看,已不是鏈家的對手。但均在不同城市各有不菲份額,周期性的房產旺季時,活得都很滋潤。
2014年左右,房天下、愛屋吉屋、房多多等曾掀起過一波無疾而終的房產電商熱潮。雖未動搖線下的基本格局,但將線下玩家和圍觀資本的眼光吸引到線上。
傳統垂直玩家中,線上線下融合早已開始。先行者鏈家推出貝殼找房。作為一個打通線上線下的房產服務平臺,貝殼找房上的入駐機構不需要繳納端口費,平臺掙交易環節的錢,不同經紀機構之間在平臺上房源互通,房源、客源、帶看、簽約各環節按比例分成。
這一模式頗具野心,試圖繞開房產信息發布平臺尋找客源,又希望吸納其他經紀機構房源進入。這讓第二梯隊的同行、以及安居客,都覺唇亡辭寒。貝殼推出伊始,58集團即聯合我愛我家、21世紀不動產等抱團“抵制”。
接近鏈家的人士如此解釋貝殼找房的由來。鏈家內部曾做過沙盤推演,認為線下鏈家的優勢已穩固,未來最大的敵人在線上,如果BAT參與進來的話,能不能抵擋的住?“與其等待被打敗,不如自己干”。
商業分析師趙繼成看好鏈家+貝殼找房的模式。他認為貝殼找房最大優勢是其“樓盤字典”,短時間內這一壁壘其他對手很難跟進。據鏈家的介紹,“樓盤字典”是其耗時多年打造的線下真實房源數據庫,覆蓋全國一半的城市人口。
對于純線上平臺的模式,趙繼成認為,“只有腦袋,沒有腿”。鏈家線下門店密集,能夠保證真房源。而以端口費為主要收入模式的線上信息平臺,為了廣告費用,沒有能力也欠缺足夠動力去解決虛假房源問題。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嚴躍進告訴時間財經,雖然調控嚴厲,房產互聯網仍有創新空間?;ヂ摼W企業的進入有助降低運營成本,線下劣勢也非常明顯。這兩年的房產經紀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回歸線下,短期看互聯網對行業的改造面臨很大阻力。
貝殼找房的未來亦非坦途。知情人士透露,實力較強的同行擔心被吞并,對貝殼平臺態度謹慎。目前僅是二三線城市的腰部尾部同行,以及鏈家參股或收購的品牌加入。貝殼找房尚未公布過營收情況,從其大規模的影響推廣活動看,業內人士認為“仍處于燒錢階段”。
跨界能玩多久
房地產交易領域,線上到線下的跨界早有先例,均為失敗者。
房地產垂直門戶搜房網2010年登陸美股,中國房地產高速增長背景下,高利潤率的搜房被稱為“中概股最能賺錢的公司”。但隨著房地產周期下行和行業激烈競爭,搜房主營收增長率連續下滑,被迫轉型。
2014年10月,此前作為純信息房產信息及資訊平臺搜房網推出0中介費、0.5%傭金的交易模式,開啟由互聯網信息平臺到銷售平臺的轉型之路。業務范圍上,從新房、二手房到房產金融、家裝,無不嘗試,品牌名稱也改為“房天下”。
老客戶聯合抵制,線下業務的重運營與搜房擅長的互聯網模式短期磨合艱難。原有信息平臺業務又遭安居客、趕集網等聯合圍剿,即使有2015年高達7億美元的成功融資,搜房轉型仍在兩年后宣告失敗,至今一蹶不振:2018中報顯示,房天下凈虧損7100萬美元,總市值不及最高點的七分之一。
如果說搜房的失敗與京東、蘇寧關系較遠的話,來看看電商老大哥阿里。
阿里巴巴早在2006年即開始房產業務嘗試。淘寶全資收購彼時主打二手房信息的口碑網,口碑的房產業務先變身淘寶房產頻道,再隨著口碑的第一次失敗被冷藏。2014年重裝上陣,主打新房銷售。據2015年《界面》的報道,2015年淘寶房產首次公司的4個月銷售額251億元,不足線下同行甚至房多多的零頭。
如今的淘寶房產無論在淘寶App還是PC端,已難覓蹤影。沒有線下掌控能力、電商用戶群體和實際購房群體的重合度并不高,是彼時外界分析淘寶房產業務未能持續下去的原因。淘寶房產之后,除了支付寶免押租房的消息外,再無阿里進入房產領域的消息。
對于電商零售平臺的流量和大數據優勢,早有業內人士表示質疑,認為房產買家與電商用戶重合度并不高。時任華創證券新產業趨勢部總經理楊現嶺認為,淘寶作為零售平臺的用戶特征是“高頻次購買,低客單價”,而房產買家的特點是“低頻,高客單價”。換句話說,購物狂不一定愛賣房。
二手房交易核心是“人房客”三者的統一,加上線下經紀人的撮合。房源獲取以及經紀人撮合,對線下運營有極強的依賴,線下房產中介機構深耕小區多年,對房、客都已具備攔截能力。這是線上平臺介入房產交易的最大劣勢。
房地產和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相國良介紹,房產互聯網嘗試有“中介互聯網化”和“互聯網中介化”兩個方向。前者以鏈家的貝殼找房為代表,先搞定房源,目前看是成功的嘗試。后者目前尚無成功的案例,失敗案例如愛屋吉屋、房多多二手房等很多。
蘇寧的固定傭金模式的探索,相國良表示不看好。“固定費率從歷史經驗上看都不太成功”相國良說,“降中介費是歪招,損害經紀人和平臺利益。對買房者來說中介費沒有那么重要,滿意的房子更重要”。對于京東房產的動作,相國良直言目前還看不清楚“是想做流量分發,還是線下加盟也做?”
互聯網能為房產提供什么?增加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乃至促進交易安全與效率,但光有這些顯然不夠。房產作為非標準化產品特性,加上購房的重決策、低頻次特征,電商做房產無疑跨界。線下的短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補足,行業也不會給它們足夠的時間。即便現金流再強勁,窮折騰到最后打水漂是誰都不能接受的事?!矩熑尉庉?李小可】
(原標題:二手房電商“如虎”?京東、蘇寧跨界擠入6萬億市場的背后)
來源:時間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