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17年的“成績單”:2017年預計完成郵政業業務總量9765億元,同比增長32%;業務收入6645億元(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5%。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401億件,同比增長28%;業務收入完成4950億元,同比增長24.5%。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其中快遞業務量并沒有達到去年預期,增速達到新低,同比2016年下滑23百分點。
2017年初,國家郵政局預計2017年快遞業務量達到423億件,增長速度為35%。但實際完成量比預期降低22億件,增速相比預計下滑達7個百分點,尚屬首次。
從民營快遞業發展的歷史來看,2008年,圓通快遞率先與淘寶合作,成為淘寶的推薦快遞,加盟承包制開始興起,全國性的快遞系統開始運轉。2009年10月1日起,新《郵政法》實施,確定了民營快遞企業的合法地位,也規定了郵政系統與民營快遞各自的的業務范圍,民營快遞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到2013年,中國民營快遞業的增速達到了最高點。當年業務量完成91.9億件,同比增長61.6%;全行業業務收入完成1441.7億元,同比增長36.6%。同時,民營快遞企業市場占有率開始超越國有快遞企業。
但從2013年開始,增速開始下滑,2014年增速為52%,2015年增速為48%,2016年增速為51.7%,2017年增速下滑23個百分點,突破30%,達到新低。
近五年快遞業務量與增速對比
同時,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快遞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去年收入排名前八的快遞品牌占到全國比重的77.3%,其中前四就占到50.4%,中小快遞企業只能瓜分剩下不到三成的市場空間。
國家郵政局數據還顯示,包括順豐、“三通一達”在內,國內各類快遞企業已超過8000家,但快遞行業的利潤空間卻正被逐漸壓縮。從2007年到2015年,國內快遞業平均單價從28.5元降到13.4元,據中金公司的數據,快遞行業毛利率已經從2007年的30%下滑到目前的5%。
與快遞行業密切相關的電子商務的增速也在下滑,這也導致快遞業增速下滑。在增速下滑的趨勢面前,各大電商平臺開始進行創新,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快遞行業也不例外。
一方面,除了傳統快遞業務,快遞企業將服務鏈條延伸至倉儲、快運等上下游,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另一方面各家都在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提升效率。【責任編輯/鄒琳】
(原標題:快遞業增長首次不及預期 增速大幅放緩加快行業洗牌)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