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銳觀察】諾基亞手機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諾基亞是依然是一個響亮的品牌。2013年的時候,華為消費者業務一位高層在接受我的專訪時說,當時手機行業論品牌影響力,排在第一的仍然是諾基亞,其次才是蘋果。他認為,消費者對諾基亞有念念不忘之情,一直希望諾基亞東山再起。
諾基亞創造了手機行業的高度,2008年時,它份額曾高達40%,這對任何手機廠商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數字。三星最巔峰時,份額大約30%。最關鍵的是,諾基亞擁有其他企業所沒有的口碑。諾基亞手機可以砸核桃,這就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廣告。
諾基亞曾有創新的基因,從最初的木材、橡膠制造商,到手機行業的領頭羊,它的每一次轉變都讓人刮目相看。它曾試圖通過一系列收購,進軍互聯網——從賣產品、賣硬件的,搖身變成賣服務和賣應用的。但最后一次轉型,諾基亞沒有成功,便走上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企業最輝煌的時候,往往會生產一種自傲情緒。2008年,在一次風險資本家與軟件開發者大會上,時任諾基亞智能手機軟件部門副總裁里瓦斯遭遇了尷尬。里瓦斯表示,“大家不應僅把目光放在美國市場,而忽視了日本和韓國市場,這兩個國家的手機互聯網業務開發很早。有人認為,在iPhone面世之前,全球根本不存在手機互聯網業務,這種看法是荒謬和狹隘的。”
里瓦斯認為,移動互聯網對諾基亞不會造成沖擊,蘋果不會對諾基亞造成沖擊(諾基亞內部也認為,蘋果的觸屏手機只是小眾市場,不會引領行業潮流)。他的話音未落,就遭到了臺下與會者的嘲笑:“醒醒吧!”聽眾的不滿,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諾基亞在手機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的下降。從引領全球風向標,到風頭被蘋果搶走,諾基亞的巨大落差,讓業界為之驚嘆!但諾基亞卻并未覺醒,依舊躺在過去的功勞簿里。
2008年,盡管諾基亞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依然占接近50%的市場份額,但卻讓黑莓、蘋果iPhone搶走了風頭。谷歌對手機市場的切入,也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唯獨諾基亞,竟遲遲無法推出觸摸屏手機。為了維系市場份額,諾基亞只能靠低端手機與競爭對手血拼,局勢相當被動。
諾基亞有150年歷史,從木材到橡膠,再到電纜和電信,諾基亞總能準確把握形勢,并完成蛻變。在電信設備市場遇冷之前,它能有預見性地將電信設備分離出去,合并成諾基亞西門子公司。
諾基亞對市場的敏感度,是很多對手無法比擬的。上世紀90年代,隨著移動技術的成熟,電話越變越時尚,人們開始注重對性能和外觀設計的追求。諾基亞準確地把握了市場需求及消費者意愿,不斷開發出個性化產品,成為移動通信的全球領先者。
據悉,諾基亞在這一行業的領先,主要是其研發部門有別于其他企業。諾基亞的組織結構分散扁平,而且組織文化激勵創新,使員工的新點子能付諸現實。在諾基亞,可以允許失敗,缺乏創新卻是不受歡迎的。創新是諾基亞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推動它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但就是這樣一個以創新立足的公司,卻在創新上栽了跟頭。被谷歌以及蘋果打得體無完膚,而諾基亞堅守塞班系統,最后被市場拋棄。危難之時,選擇與微軟抱團,最終慘敗,被微軟收購。
諾基亞如果早點醒悟,轉投谷歌懷抱,手機市場或許是另一番天地。當時,諾基亞擁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也有創新能力,就是陷入狹窄的胡同里。時代變了,諾基亞沒有隨之變化。路走錯了,不及時掉頭,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當時接管諾基亞手機的埃洛普說,諾基亞內部也探討過是否投奔安卓,但這樣一來大量諾基亞的技術人才將失業,以前的研發與積累將瞬間報廢。諾基亞說,自己可作的選擇并不多,英特爾的MeeGo系統遲遲無法成熟;蘋果iOS拒絕與他人分享;谷歌安卓系統人滿為患。這般情勢下,只有微軟的系統可以承載諾基亞的復興大計。將自己的未來典押給微軟,成為諾基亞反復權衡后的最終方案。
但諾基亞忘了,微軟的操作系統同樣不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也是微軟遲遲在移動領域沒有起色的原因。最后,諾基亞手機死撐了幾年,玩不下去,被微軟廉價吞掉。埃諾普則成了歷史罪人,人們認為他是微軟安插在諾基亞公司的一個間諜。
我讓我,諾基亞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在危難時刻,仍然不肯卸下包袱,這注定是一場悲劇。【責任編輯/Mr·De】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