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臺積電發力28nm,工藝芯片市場將迎來血雨腥風

    “缺芯潮”席卷全球之際,各大晶圓廠都在積極投資建廠擴充產能,不同的是,臺積電、三星主攻5nm、3nm等先進制程工藝,大陸中芯國際等芯片廠則是主攻28nm等成熟工藝芯片。

    當臺積電、三星、甚至IBM等都在大舉進軍3nm、2nm,外加上海思麒麟被斷供,為提升大陸晶圓廠競爭力,當時不少網友呼吁應該攻堅先進制程工藝,從而解決高端芯片自給自足的能力,即便是臺積電劉德音也表示28nm芯片需求已趨于飽和。

    但包括倪光南在內的國內院士紛紛給出了中肯的建議“28nm已經夠用了”,隨后中芯國際斥資千億在深圳、天津等地陸續建廠擴充28nm及成熟工藝芯片產能,忠言逆耳,如今院士的話確實應驗了!

    近日,臺積電總裁魏哲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臺積電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高雄廠7nm制程芯片擴產將延后,目前以28nm為主。

    當大陸晶圓廠投資擴充28nm生產線,以工藝、良品率領先全球的臺積電卻暫緩先進芯片產能發力28nm,這不是跟大陸芯片廠搶飯碗嗎?曾經還趾高氣揚地說“28nm市場需求已趨于飽和”,遮羞布算是被徹底揭開了!

    臺積電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因為臺積電確實是憋不住了!芯片市場正在從“缺芯潮”向“過剩”快速轉移,尤其反映在高端芯片市場,臺積電此前宣布年底前關閉4臺EUV光刻機,甚至還鼓勵員工多請假陪陪家人。而隨著AMD、英偉達、高通等客戶的接連砍單,據DIgitimes提供的報告顯示,臺積電7nm系列產能的利用率已經下降到了50%,并且訂單量還在持續下降,28nm自然成了臺積電“救命稻草”。

    為什么7nm訂單暴跌呢?

    7nm工藝芯片的應用場景都是智能手機、PC、服務器,高性能計算芯片。由于疫情、經濟、外加上性能基本過剩的情況,全球電子消費市場遭遇“滑鐵盧”的現象,比如手機市場的小米、vivo、oppo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下滑,PC市場的聯想、惠普、戴爾、華碩亦是如此,客戶接連砍單也合情合理。而且高端手機芯片都從7nm遷移到了5nm、4nm,未來甚至還將會遷移到3nm生產線,7nm生產線就這樣被架空了。

    跟大陸芯片廠搶飯碗?

    在臺積電初次決定南京建廠擴產28nm生產線時,有些專業媒體鼓吹此舉將大幅提升國產芯片生產能力,卻遭到了一些專家的批評,因為本意是進入大陸市場搶本地芯片廠飯碗,之后臺積電加入了美組建的"半導體聯盟"也佐證了惡意狙擊大陸本地芯片的基本事實。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28nm芯片只占據臺積電總營收的10%左右,但臺積電一家卻拿下了全球75%左右的市場,即便沒有那么多利潤可圖,卻依舊擴產28nm生產線,目的可想而知。

    眾所周知,得益于國內28nm生產線的自主、可控,持續擴產,我國2022年前九個月芯片產能達到了2450億片,同比下降了12.8%,在我國智能汽車、物聯網產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之下,許多成熟工藝芯片訂單正在向大陸市場回流,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臺積電發力28nm,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成熟工藝芯片市場將會迎來一場血雨腥風,不知道中企準備好嗎?

    來源:科技芝士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臺積電發力28nm,工藝芯片市場將迎來血雨腥風
    聯發科旗艦芯片天璣9200,高端品牌之路再邁進一步
    國產自動駕駛芯片,“銷金窟”競爭局勢焦灼
    180nm工藝免費制造!谷歌幫你造芯片,可隨意提交設計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