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手機行業(yè)“寒冬”,或是醞釀革新的土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光子星球,作者 | 熊星 吳先之,編輯 | 王潘

    日前,調研機構Canalys發(fā)布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報告顯示整體出貨量為7000萬臺,同比下跌11%,但環(huán)比增長3%,整體下行趨勢微量放緩。

    沒有人懷疑行業(yè)正在過冬——包括該季度市場份額唯一增長的蘋果。由于整體市場疲軟,國內手機廠商榮米OV的出貨量同比去年皆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只有蘋果出貨量從去年第三季度的830萬臺大增36%至今年第三季度的1130萬臺。

    從市場份額來看,第三季度vivo以1410萬臺的出貨量以及20%的市場份額再次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冠軍,排名第二到第五的廠商依次為OPPO、榮耀、蘋果與小米。前五大廠商合計占有84%的市場份額,包括華為在內的其他廠商合計占有16%的市場份額。

    漲時看勢,跌時重質,在行業(yè)下行期各家表現的差異,還是底層能力的外化。受客觀因素影響,如今市場短期難以徹底反彈,換個角度看,寒冬又何嘗不是醞釀革新的土壤?畢竟,存量競爭之下,榮米OV只能尋求差異化產品突圍。

    在相似的品牌沖高需求下,過去的市場消費認知面臨重構,旗艦產品是否具備說服力變得空前重要,“科技以換殼為本”的沖高策略將逐漸進入歷史,產品力和品牌力才是真正“硬實力”的體現。而這與三季度廠商成績單差異一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主力機決定大盤

    越是寒冬前行,越得小心翼翼,尤其是主力機型方面。

    去年拿下國內市場三個季度銷冠的vivo最終成為了年度冠軍,今年三季度繼續(xù)衛(wèi)冕季度銷冠,并且市場份額領先第二名3%。倒是第二和第三名的銷量差距咬的非常緊,僅為千臺。

    具體到產品方面,作為vivo的主力機型與全能旗艦,X80系列搭載了自研的獨立影像芯片V1+,在游戲幀率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方面有明顯提升。

    首發(fā)定制IMX866與蔡司T*鍍膜、自然色以及vivo在成像算法方面所沉淀的能力,逐漸形成了注重還原度的獨特影像風格,“影像長賽道”上的再次突破,是其在400-600美元區(qū)間保持領先的主要原因。

    對于vivo而言,最大的好消息在于,今年vivo X80系列已經形成了規(guī)模,站穩(wěn)了3.5K以上的市場,這也說明vivo的高端化已經初見成效。

    此前,一份來自Counterpoint的報告也佐證了這一結論:vivo在今年第二季度以13%的份額成為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第二名,僅次于排名第一的蘋果。

    今年第三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OPPO出貨量減少了440萬臺,市場份額方面略降4%,為國內五大廠商中同比降幅較大的一家,第三季度拿下亞軍實屬不易。

    5月下旬上市的Reno 8系列在三季度依然表現良好,200-400美元的中端市場,Reno在產品力較為突出,上述優(yōu)勢也延續(xù)到三季度,成為OPPO出貨量的主力軍。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場固有認知以及定價上,其頂配接近7000元的價格,與自家折疊屏Find N產生了某種競爭關系,難以撼動更多的市場。而追加1000元可以買到其它廠商搭載了最新處理器,且屏幕更大的二代折疊屏產品。

    此外,三季度,OPPO并未推出旗艦新機,與對手們下半年新機較量仍然依靠其上半年產品無疑更加不利。

    在線上擴張、沖高試探中,OPPO的三季度有亮點也有遺憾。品牌上,一加、realme、OPPO具有數量優(yōu)勢,打法各異的品牌矩陣將為綠廠提供更有彈性的支撐。

    而榮耀方面經歷了一段逆襲之后,逐漸回歸平穩(wěn),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從最初無手機可賣到產品矩陣搭建、線下網點擴張,老用戶回流等因素來看,榮耀在一年多時間里已經完成了0到100的階段,受市場整體趨勢影響,短期不大可能再現暴增。

    榮耀和OPPO的境況類似,三季度高端新品缺位,Magic 4、折疊屏以及數字系列均為上半年發(fā)布的機型,產品周期上進入了穩(wěn)步放量的階段。

    帶著華為光環(huán)的榮耀,事實上在高端化道路上有更高的起點,比如定價略高于米OV,不過這種優(yōu)勢隨著關鍵技術代際變化,而被對沖。

    就在本周,榮耀CEO趙明總結了榮耀過去兩年的表現,他認為2021年走出困境、恢復能力的一年,2022年是榮耀孕育能力,蓄勢待發(fā)的一年。在接下來的一年,榮耀要實現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爆發(fā),全面推動折疊屏進入主力機時代。

    這個季度是小米旗艦新機密集上市的一個時間窗口,從7月12S系列上市,包含三款機型,加上8月1日的MIX Fold2.4款匹配驍龍8+的旗艦新機在三季度的第二個月初就完全登場,下半年的高端產品矩陣搭建完畢,動作迅速,沖擊高端的準備充分。

    從12S系列來看,12S為“小杯”、12S Pro為“中杯”、12S ultra為“大杯”,小米沿用了上半年的產品思路,用豐富的機型覆蓋更多價位段。其中12S可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一款小屏旗艦,相對于上半年的12X沿用去年的驍龍870處理器,12S與其他S系列同步為最新的驍龍8+。

    高端市場的消費習慣已悄然質變,量價匹配和要求嚴苛成為當下趨勢,即便穩(wěn)如蘋果也只能放棄Mini、砍掉低配14系列的產量。小米12S反向介入小屏市場,能夠看出其意欲與蘋果錯位競爭的意味。

    影像是近年高端用戶越發(fā)注重的環(huán)節(jié),12S ultra已是其第二代影像旗艦產品,小米沿用了1英寸超大底策略,用硬件參數樹立優(yōu)勢。考慮到此前小米在軟件、算法層面的余波尚在,還有很大的改良空間。不過,這一季度牽手徠卡,或許對小米相關問題有一定程度優(yōu)化。

    高端看折疊屏

    差異化、高端化、品牌力、產品力,折疊屏既是戰(zhàn)場,也是一塊膏腴之地,因此成為觀察手機品牌究竟能否沖出重圍的關鍵。

    眼下,華為在折疊屏市場中占據絕對大頭,主要源于此前在高端市場早已建立起用戶心智與品牌力。恰好印證了折疊屏與高端化的伴生關系。不過,華為在第三季度整體手機市場份額中滑落至其他,對于手機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漸消退。

    在去年各大廠商廣推折疊屏的時,vivo曾一度缺席,如今對于產品的耐心與榮耀有所類似,只是在具體打法上存在差異,簡言之,vivo更接近于刺猬,圍繞手機本身做文章;榮耀更像狐貍,希望帶動整個產品線升維。

    事實上,針對產品體驗的打磨,尤其是折疊屏這種新技術,vivo素來力求穩(wěn)健。據了解,內部研發(fā)超4年,率先定義了第二代折疊屏產品力,在快節(jié)奏的手機行業(yè)中確實少見。雖然沒有嘗到第一支螃蟹,但經過不斷打磨之后,X Fold問世時,已經解決了折痕、鉸鏈壽命、內外屏體驗一致性等問題。

    vivo策略大致可以理解為:希望用成熟產品介入新市場。

    三季度最后一個月,vivo X Fold+上市被視為一次加碼,帶動vivo在本季度折疊屏市場份額上漲至11.9%。除了把用戶詬病的驍龍8升級為驍龍8+之外,vivo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差異化上。

    浮板設計、UTG超韌玻璃、業(yè)界最小的2.3mm彎折半徑,使得X Fold+在折痕上有明顯優(yōu)化且使用壽命增長。尤其在鉸鏈中廣泛使用鈦合金、航空鋼、碳纖維板等高成本材料時,提升了堅固與穩(wěn)定性。

    不止如此,新機中首次出現vivo聯(lián)合高通研發(fā)的SPU安全芯片。基于CC EAL4+安全等級設計,達到金融級場景需求,這無疑對高端用戶群體是獨有吸引力。從這一點可以看到,安卓陣營從產品導向轉為用戶導向時,vivo對高端用戶有自己的理解。

    用賈凈東的話說,這是vivo的Unique Selling Point。“想到寶馬就是操控,想到奔馳就是舒適,提到vivo就會想到拍照好,提到iQOO就會想到游戲和電競”。

    榮耀將折疊屏視為高端化與提升品牌力的重要支點,加上手機原本在“全場景”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位置。與vivo求穩(wěn)不同,榮耀折疊屏還存在重新完成品牌自定義的任務,為了確保產品力,給了不少提前量,客觀上導致定價偏高。

    如Magic V起售價為9999元,高于vivo X Fold(8999元),然而處理器、鉸鏈、屏幕等已全面提升的vivo X Fold+已經可以稱為折疊屏2.5代產品,起售價同樣達到了9999元。折疊屏作為當前市場中唯一的增量賽道,榮耀想要有一番作為,讓折疊屏成為主力機,恐怕也得更新產品。

    離開華為后的榮耀機型告別鴻蒙系統(tǒng),少了一個Unique Selling Point,高端攻堅的核心差異化將是其新的考驗。

    走出“獨立陣痛期”,經歷了高爆發(fā)拉回了老用戶的榮耀,在三季度“冷靜”下來,或許,這正是重新觀察市場消費趨勢和自身產品策略的合適節(jié)點。

    上半年,OPPO Find N以獨特的小巧橫向折疊產品形態(tài)切入市場,如今看來刀法很準。在二代折疊屏產品頻出的2022年,Find N確實有針對性地做了一定優(yōu)化。

    小米在折疊屏市場上的份額,增長至9.3%是當下最大的利好,MIX Fold 2表明小米折疊屏手機走向成熟。據9月份京東折疊屏銷量數據顯示,其月銷量破萬臺,而前輩MIX Fold銷量僅為千余臺。可以看出,小米的二代折疊屏產品,建立了一定市場認可度。

    第三季度盡管產品有亮點,小米仍然沒能在國內銷量數據上質變,與其門店數量減少有一定關系。從今年2月開始,小米關店速度就處于業(yè)界前列,持續(xù)至十月關店數量依然高達494家,三季度的影響可想而知,小米仍在傾斜至線上的渠道調試中陣痛。

    子品牌的探索與分頭突圍

    子品牌,對于OV和小米的價值截然不同。iQOO與realme、一加更偏向于探索,而Redmi是小米維持市占率、拓展用戶群體的重要手段。

    今年第三季度,iQOO國內市場份額達到4.6%,約為vivo總量的23%。游戲手機這個細分領域是需要背靠大樹才能做的,因此黑鯊式微可能在短期為iQOO帶來些許增量。

    vivo雙品牌表現較為穩(wěn)定,并不單單是打磨產品的原因,而是相較于同行,犯的錯相對更少。而vivo的表現也表明,安卓陣營并非四面楚歌,尤其是在蘋果14不及預期之下,安卓廠商在4000-7000元的價位區(qū)間有更多發(fā)揮空間。

    同理,realme與一加兩個子品牌,為OPPO承擔了單兵探索的任務。realme主要面向性價比群體,渠道上主攻線上,其中GT系列還承擔了一部分沖擊高端的任務。

    一加同樣在嘗試開拓線上渠道,本季度主品牌借助一加?Ace?Pro線上擴張的策略被證明是有效的。如今OPPO國內線下網點已超20萬家,僅次于vivo的25萬家排名第二,可開發(fā)的空間顯然不如線上,疫情客觀因素導致的線下不確定性也是其拓展線上的一大因素。

    10月末,Redmi趕在雙11第一波預售前發(fā)布了多款新品,其中Redmi Note 12 Pro+系列在影像上幾乎在該價位做到了極致,210W超級閃充與2億像素的三星HPX大屏主攝,支持OIS光學防抖。其目的非常明確——借著雙11這個特殊窗口,打出所有底牌,以扭轉局面。

    不過需要指出,各廠商都在為市場下行買單,面對中低端產品的低毛利率伴隨換機周期變長的客觀事實,沖高程度將決定日后生存能力,市場回暖需要各廠商標志性差異化刺激,而折疊屏賽道的角逐成為這一階段焦點。

    據IDC、Cunterpoint Reserch等多家機構預計,今年國內手機市場極大可能繼續(xù)雙位數下降,這對各廠商并不是好消息,不過,低谷期或許是求變最好的溫床。

    2022真正的分水嶺或許會在第四季度出現——雙11這個窗口既要看銷量,更應注意到,榮米OV在產品策略上的分野。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lián)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lián)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手機行業(yè)“寒冬”,或是醞釀革新的土壤
    揭秘Mate 50“黑科技”:高精度環(huán)形磁場微控馬達,無網絡發(fā)送衛(wèi)星消息
    頂級旗艦!榮耀Magic4 Pro:繆斯之眼+120Hz高刷,實現高性能低功耗
    科技美學與智慧體驗巧妙結合,華為Pocket S 精致優(yōu)雅隨心掌握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