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1月3日,國美因宣布停發員工工資再次登上熱搜第一。
近日,在國美總部的員工大會上,董事長黃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會給員工上社保,不會再發工資了。并且今后中長期,工資發放也存在不確定性。會后公司會出具一份承諾書,員工可以各自去找主管簽字。”
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廣泛關注,截至4日上午10點,微博中該話題閱讀次數已達4億,引發討論1.6萬次。有網友表示“實體經濟現在都很難”,不過大部分網友認為“這是變相裁員,國美已經不把法律放在眼里了”。其實,關于國美關店、裁員、欠薪的消息一直沒停,公司也不是第一次因欠薪問題出現在熱搜上。就在上個月,欠薪事件爆出后,國美承認了轉型受阻、現金流承壓的事實,并稱“高企運營成本是目前最沉重的包袱,公司現金流承壓明顯,為保證公司正常運營,對薪資發放做了一些臨時調整,不排除進一步實施減員計劃,以進一步縮減運營成本。”
雖然公司回應工資只是緩發,但這一切仍指向國美的危機深重。由于已經連續5年虧損,國美的資金問題一直靠借款緩解,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截至今年6月30日,其短期借款為247.75億元,而其貨幣資金僅24.09億元,債務缺口達223.66億元,并且已經出現借款逾期情況。
回看去年2月,在黃光裕剛立下重回巔峰的豪言壯語時,國美零售股價曾沖到高點2.550港元/股,至此18個月已經過去,但隨著業績和資金鏈的進一步惡化以及黃光裕的不斷減持,其股價也從去年的高跌至0.124港元/股,市值蒸發超800億,當前僅剩44億港元。
轉型艱難,業績持續下滑
1987年黃光裕在北京創建了國美做起電器生意。相較于其他商家,國美用“薄利多銷”的方式迅速打開市場,并于2004年在香港成功上市。2008年,黃光裕入獄前國美市值最高曾接近1000億港元,然而,同年黃光裕因涉經濟犯罪案被刑拘,2010年因賄賂和內幕交易被判14年監禁。
創始人入獄后,國內家電零售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老對手蘇寧逐漸侵蝕國美的市場份額,新對手互聯網電商也悄然崛起。自2010年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京東和阿里的業務得到了快速增長,將實體零售企業甩在身后。根據《2021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家電市場中,京東以32.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蘇寧以16.3%占據第二,天貓以14.8%排名第三。 而國美雖以5%的市場占有率位列第四,但已不及京東的六分之一。
2021年2月,正式獲釋不久的黃光裕曾放出豪言:“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國美這一年多來也確實做出了努力來謀求脫困,只不過都不太奏效。
去年年初,國美的第一個大動作是將國美在線APP更名為真快樂,并采用全新圖標,進軍社交電商。據了解,國美之所以將名字改為名為“真快樂”,旨在強調APP里不僅有各類實惠大牌尖貨,還有更多有趣的互動玩法,還推出了直播功能。不過現實很骨感,據了解,2021年雙11前預熱階段,真快樂官方直播間在開播一小時后,僅有1500人次觀看。并且,鈦媒體APP發現,黑貓投訴平臺上涉及國美真快樂的投訴有1669條,投訴原因主要涉及客服形同虛設、虛假發貨、自動退款欺騙消費者等。可見國美身為傳統零售巨頭,邁上互聯網的道路后還是水土不服,無法帶來良好客戶體驗并留住用戶。
另外,國美還于2021年4月通過“打扮家”進入家裝業務,意圖掀起一場家裝“全透明”式改革。同時定下了3年內達到5000億元,市占率10%;5年內達到1萬億元,市占率20%;最終目標是能占據裝修市場的30%的目標。
但不巧的是,打扮家的成立正趕上房地產遇冷、疫情沖擊以及原材料上漲的時點,很多傳統家具家裝企業日子尚不好過,更不用說在建材、設計、家居,到施工服務,每個環節都已形成了穩定的市場格局,國美還面臨眾多競爭對手。因此,很快國美的業務探索就宣告失敗,今年7月打扮家被爆業務線暫停,且多次傳出裁員的消息。
更令人悲觀的是,國美曾經輝煌的線下業務情況也沒好到哪里去,截至今年6月,國美零售的門店合計約有3828家,雖然今年上半年新開192家門店,但關閉了562家,門店減少370家。
在這樣的經營成果下,國美的業績不但毫無扭轉趨勢,還持續了下行態勢。根據公司9月27日公布的2022年中報,國美上半年實現營收121.0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90.75億元的總營收下滑了53.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9.66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19.74億元,虧損擴大50.3%。對此國美在公告中解釋為“上半年全國疫情反復,線下商業受到明顯影響;自疫情以來,線上商業也因物流受阻而受到影響。”而10月28日國美發布盈利預警稱,預計2022年全年歸屬于母公司擁有者應占經營虧損將比去年同期擴大35%至65%之間。
債務危機來臨,股票遭凍結
此前,由于國美已連續5年虧損,公司只能靠借款維持經營。而這導致其負債高企,截至6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78.65%,總負債規模達到585.67億元。其中需在1年內償還的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有229.02億元。而目前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24.09億元。同時,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也僅5535萬元,可見債務缺口巨大,但國美的償還能力存疑。
數據來源:Wind
據10月28日公司發布的盈利預警的補充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團逾期貸款約為人民幣30億元。目前集團正與相關銀行及金融機構積極商討修改貸款條款或延長貸款期限,以達成雙方同意的還款安排。不過貸款逾期,意味著危機已經擺在了明面上。
9月13日晚,中關村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查詢獲悉,國美電器作為公司控股股東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動人,現持有公司5550萬股流通股,持股比例為7.37%。國美電器所持有中關村的部分股份被法院司法再凍結及輪候凍結。公告顯示,截至9月8日,上述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4.62%股份被司法凍結;所持1.46%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
對此,高級副總裁方巍回應稱,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針對國美電器所持股份凍結事項,集團已與相關銀行對接,很快就可以解決,公司也在跟投資人積極交流溝通情況。14日,方面相關人士稱,根據向大股東了解,今天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配售減持約12億股,主要用于補充業務經營流動資金和歸還部分到期債務。
而就在11月2日,國美電器有限公司、江蘇國美永樂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又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994萬余元,關聯案件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執行法院為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
事實上,國美的現金流危機早有端倪,今年以來國美不但頻頻傳出付不出工資,且供應商的款項也沒能如期支付。此前有媒體報道,國美拖欠“真快樂”APP拉新供應商貨款共計2900萬,有的供應商已通過訴訟打贏了官司,但索賠款項都沒有兌現。4月25日,惠而浦宣布終止與國美電器合作,起因是國美電器及其下屬關聯公司未按合同支付貨款8710萬元。
黃光裕不斷減持,公司內部人心渙散
9月19日,據港交所披露,控股有限公司大股東黃光裕、杜鵑,以及恒海投資有限公司和國美管理有限公司(以上兩家公司均為黃光裕全資持有)在9月14日減持了約27.37億股股票,合計約5.31億港元。9月20日,港交所披露黃光裕夫婦于9月15日再次減持股份8892.5萬股,合計約1680.68萬港元。
兩天之內,黃光裕夫婦拋售近5.48億港元的股票,直接導致股價連續多日下挫。14日當天,公司股價從0.243港元跌至0.19港元,跌幅超20%。
不過,這已經不是黃光裕第一次減持股份了。據港交所披露,黃光裕、杜鵑夫婦今年1月到9月,進行過10次減持操作,累計賣出45.98億股。其中,有12億股是以現金以外的資產進行交易,其余股份以平均每股0.186港元至0.55港元的價格進行交易。據統計,黃光裕夫婦今年套現金額達9.6億港元。
對此市場普遍認為,在業績低迷、股價也不值錢的情況下,大股東接連減持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并且“跑路”之感。不過也有業內人事認為,黃光裕不會放棄國美。減持更多可能是為了填補資金鏈的缺口,以便有機會東山再起。
但公司目前面臨的困境除了外患還有內憂。
此前有接近黃光裕的人士表示,黃光裕為每位高管在公司都安排了住宿,以便24小時隨時待命。還有員工指出國美的工作環境處于高壓狀態,國美甚至出現了嚴打員工“摸魚”的規定,并制定了各式各樣的考核,甚至用監控設備監督員工工作。
在此高壓政策下,國美的人事也開始出現問題,高管紛紛離職,人員大規模流失,公司內部管理混亂。此前,國美真快樂的執行副總裁丁薇已被免職。 而由于國美被寄予厚望的打扮家全線業務已暫停,創始人崔健、CEO高非也于7月相繼離職。
根據國美中報,截止今年6月末,國美零售的員工總數已經從去年年底的32278名降至了25701名。而在加大裁員力度后,下次報告員工人數預計將會有更大幅度下降。
有美員工透露,從5月開始,公司發放薪資的體系就“一團亂”。公積金社保出現斷繳,6月后,員工的薪水發放被普遍押后,8月的工資10月才發。而據了解,8月之后,國美的裁員已經“失序”。公司在解約協議中表示,賠償金會推遲至10月25日、11月25日、12月25日分三批支付。而在9月底的裁員中,規定的賠償金發放已經延后到了2023年。如今,國美更是公開宣布12月底之前工資都不會發了。
而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公司內部勢必人心惶惶,工作效率也必然大打折扣。在10月28日的全員大會上,黃秀虹還批評了員工們近期的工作態度,認為大家缺少大局觀,困難時期應不計得失,與公司共進退,不過這番言論廣受詬病。
總的來說,國美目前危機重重,內部不斷裁員、外部合作伙伴與其終止合作關系,同時還面臨巨大資金缺口。國美用事實證明,18個月的時間確實無法追回失去的10年。(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碧月 )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