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亞細亞經濟》近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市值排名前100的芯片公司,中國大陸有42家、美國有28家,而韓國僅有3家。三星電子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也顯示,其營業利潤同比銳減31.39%,創下三年來的首次下滑。在美國強化政府對芯片產業支持的大背景下,韓國芯片企業的市值排名和盈利能力都出現倒退,引發韓國的緊張和擔憂。
一方面要看到,上述數據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芯片市場的情況,卻不是芯片企業實力最全面的反映。但另一方面,其揭示了韓國芯片企業在美國所挑起的“芯片戰”中所受到的波動影響。美國強化政府對芯片產業支持的實質,是損盟友肥自己。這給全球芯片產業帶來的不是健康發展,而是全面打擊,尤其是打擊其盟友的芯片產業發展。
美國這一輪對芯片產業持續發力,組建“芯片聯盟”,加大對本國企業的補貼,不允許向中國出口生產先進制程芯片的設備,目的是希望掌控全球芯片產業,令其成為武器,打擊戰略競爭對手。但在芯片制造和封裝領域,美國已經失去主導地位。大部分美國設計的芯片需要在中國臺灣地區生產制造,尤其是最先進的制程芯片,美國并無生產能力。要扭轉自身逐漸落后的局面,美國用的辦法是“胡蘿卜和大棒”,把世界各地的芯片產業往美國集中。一方面拿出520億美元,承諾對到美國建廠的芯片企業進行補貼;另一方面通過 “芯片聯盟”施壓韓國、中國臺灣地區把芯片企業遷往美國。
美國的舉動將極大削弱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芯片產業的競爭力。企業搬遷需要大量資金,在美國建設新廠,不但建設時間遠超本土,也會極大增加企業的建設和運營負擔,讓企業在人才、原料、市場等方面面臨諸多問題。它們不得不面臨艱難的選擇,若拿了美國的補貼,將芯片廠遷往美國,就意味著未來十年無法在中國建設新的先進制程芯片企業,并很可能失去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
中國大陸有四十多家企業進入市值百強,也反映出在多重壓力下,芯片產業呈現出的增長態勢。美國的科技戰延燒至芯片領域,芯片被當作一個“卡脖子”的工具,讓中國企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同時也激發出前所未有的動力。今天中國大陸與芯片相關的企業已達數萬家。龐大的市場是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的底氣,在看準了方向后,政策支持、資金扶助、人才眾多、配套完備、門類齊全等優勢為這個產業的成長提供了條件。
美國大搞“芯片戰”的惡果在不斷顯現。韓國發現本國芯片企業盈利能力在下降,而臺積電股價也出現波動,這充分反映了市場的擔憂。跟著美國走,這些企業將失去競爭力,也失去發展機會。(作者是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
來源:環球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