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在這場啤酒盛宴中,“華南王”珠江啤酒掉隊了

    斑馬消費 楊偉

    10月25日,珠江啤酒披露2022年三季報。今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41.11億元,同比增長10.56%,歸母凈利潤5.71億元,同比下降4.05%。

    其中,2022年Q3.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16.79億元、2.5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1.86%和-9.64%。

    啤酒行業在經歷了2014年-2016年的調整期之后,經過短暫的恢復與蓄力,2019年開始進入順周期,最近3年整體呈現了業績回暖的趨勢。

    2021年,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的業績增長率分別為119.05%、43.34%、8.30%、15.82%,而珠江啤酒的同期增速僅為7.36%,在中國主流啤酒上市公司中墊底。

    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也大致如此,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業績增速分別為18.07%、16.93%、21.58%,華潤啤酒若剔除上年的土地補償款,業績增長27.8%,而珠江啤酒僅為1.06%。

    “華南王”珠江啤酒,在這場啤酒盛宴中,掉隊了。

    珠江啤酒的主營業務,包括啤酒生產銷售以及啤酒文化產業。公司將原廣州總部的土地,開發為“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這個毗鄰廣州“小蠻腰”的商業地產項目,已經成為AAA級旅游景區和廣州夜經濟地標,每年吸引數萬游客。

    公司業務構成中,除了啤酒銷售及與之相關的酵母銷售等,租賃餐飲及其他業務2021年收入接近兩個億。而且,啤酒文化產業的盈利能力及規模增速,遠高于啤酒業務。

    如果拿掉啤酒地產的豐厚盈利,公司與啤酒銷售直接相關的利潤,其實并沒有那么多,掉隊情況就更明顯了。

    之所以出現業績走勢的差異,主要是因為,珠江啤酒與國內其他啤酒廠商,處于不同的周期階段。

    珠江啤酒借助二股東百威英博,較早完成了公司產品線的高端化。當十年前華潤雪花還在靠“綠棒子”走量的時候,珠江就在強調高端特色產品。

    2019年,公司首次披露三大產品類別的規模情況,高檔產品收入占比超越中檔和大眾化產品,珠江啤酒已經是實質上的高端啤酒廠商。

    所以,前幾年啤酒行業毛利率普遍不到40%的時候,珠江啤酒就已經摸到了50%的門檻。

    近年,高端化成為啤酒品牌們的共識,當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提檔升級之時,珠江啤酒卻在“后高端化”時代沒有拿出有力的戰略和產品,在存量競爭時代,掉隊便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早在珠江啤酒上市前,英特布魯就是其二股東,持股25%左右。后來,世界啤酒巨頭大合并,百威、英特布魯等公司合并為百威英博,珠江啤酒的股權也被劃歸至新公司名下。2017年初,百威英博增持珠江啤酒至持股29.99%,成為僅次于廣州產投集團(持股54.15%)的二股東。百威亞太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聯席主席Jan Craps楊克,同時也是珠江啤酒的副董事長。

    在啤酒業務上,珠江啤酒全面對標百威英博。

    百威英博作為全球啤酒老大,旗下多個中高端品牌縱橫全球,同時也在中國中高端啤酒市場處于絕對領先地位。于是,珠江啤酒業較早地復制了這一戰略,通過夜場等渠道鋪開。

    這幾年,百威英博的戰略重點,是投資精釀啤酒和配套的線下啤酒館。珠江啤酒亦步亦趨,推出精釀品牌雪堡,并建雪堡體驗店,2021年達到11家。

    近年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業績表現不佳,珠江啤酒神同步,恐怕還是與上述跟隨戰略在中國市場的推進有關。

    珠江啤酒業務層面的根本問題在哪里?核心市場競爭加劇,全國化拓展不力。

    多年以來,因產品銷售半徑、產業地方保護等原因,中國啤酒市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區域割據,勢力范圍劃分非常明顯:在雪花啤酒的發源地東北,百威拿哈啤與之周旋,這兩大巨頭又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對壘;華北及周邊是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腹地,嘉士伯統領西北和西南,其他地區則多是出于混戰的局面。

    珠江啤酒在核心市場華南,雖然地位穩固,但增長空間有限。此前,公司北上到湖南和河北建廠,準備拓展華中和華北市場。但是,華南以外地區的規模始終維持在兩個億出頭,難以增長,且毛利率僅為公司啤酒業務整體水平的一半。

    公司無奈地在財報中解釋稱:隨著競爭加劇,一些地區采取地方保護措施扶持本地啤酒企業,限制外地品牌的進入。

    上一輪行業調整期,中國啤酒市場正式進入五強爭霸的時代,百威英博+珠江啤酒,華潤雪花,青島啤酒,嘉士伯+重慶啤酒,燕京啤酒+惠泉啤酒。“大魚吃小魚”的時代,其他地方廠商幾乎沒有還手的能力。

    現在,終于進入到了前些年預言的“快魚吃慢魚”時代。更出色的行業巨頭,可能要逐步蠶食掉隊者們的市場。華潤啤酒和青島啤酒已經率先出線,留給其他廠商換擋提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來源:斑馬消費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在這場啤酒盛宴中,“華南王”珠江啤酒掉隊了
    從一窮二白到千億市場,生產啤酒工藝在中國扎根發芽
    白酒市場疲軟,酒仙網欲借進口啤酒來搶占市場份額,會是一廂情愿嗎?
    上天臺、烏賊劉、猜勝負、炸雞啤酒,不以賺錢為目的的世界杯都是耍流氓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