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雙十一已成為兩大生態圈之間的戰斗!

    【IT時代周刊、IT時代網銳評】在做電商這件事上,阿里和京東雖然在戰術層面在互相學習,各補自營和平臺的短板,但戰略層面,處于各自依附的資源不同,已經走向分化。B2C電商的打法已經不是簡單的在平臺上賣貨,靠低價吸引眼球了,如今一件產品的售出,背后可能是巨頭的整個生態圈和聯盟共同推動。兩個聯盟輯,兩種商業邏輯,最后究竟誰更勝一籌,目前還不好說。

    如雷貫耳的“雙十一”,其實早年只是以天貓商城的服裝尾貨清倉為起點,如今已發展成為中國參與商家最多、平臺競爭最激烈的、消費總額最大的購物節慶,甚至成為觀察中國消費潛力的風向標——天貓、京東等輸不起,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商總局等疏忽不起,消費作為中國經濟下行期的引擎更熄火不起。

    而在2014年至2015年的一年間,資本市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相對于垂直類創業公司在生死線上的掙扎,B2C電商巨頭的路徑則是搶位布局生態和借機收網并購。企業深層商業模式與市場格局的變革,從這次“雙十一”大促的表征中就可見一斑。今年“雙十一”已遠不止營銷造勢那么簡單,一個明顯的趨勢是,B2C電商的打法已經不是簡單的在平臺上賣貨,靠低價吸引眼球了,如今一件產品的售出,背后可能是巨頭的整個生態圈和聯盟共同推動。

    眼下,一個顧客可能的購買流程是:點開微信朋友圈廣告后進入京東平臺下單,或者在蘇寧云店體驗過后,買下的是來自天貓的產品。“雙十一”的新玩法是合縱連橫的聯盟戰,而除卻商品,消費者其實也在為生態買單。

    今年“雙十一”,天貓真正的賣點在于“萬店同慶”的O2O全渠道戰略。天貓將聯手雅詩蘭黛、瑪氏公司等國際企業以及蘇寧云商、銀泰、北京汽車、首旅集團、上海家化等千余商家,在全國超過330個城市和地區的18萬家商場或門店,展開“雙十一”大促。

    天貓這場嘉年華里最值得關注的對象,是其砸下283億元換來的盟友蘇寧云商。蘇寧所能提供的,是阿里所不具備的線下資源——1600家門店。

    而同樣是線下聯盟,盡管8月份戰略入股了永輝超市,但“雙十一”期間,京東這宗交易尚來不及補其線下門店缺失的短板。但京東“雙十一”真正的押寶對象是與騰訊合作推出的“京騰計劃”,除卻各家常規的價格戰,京東有了朋友圈這個獨家的促銷場景和消費入口,自然安心許多。對朋友圈廣告嚴加篩選的騰訊,這次則為助陣京東“雙十一”拿出不少資源。大促期間京東獲得了連續11天、覆蓋38家品牌商的微信朋友圈廣告。

    在做電商這件事上,阿里和京東雖然在戰術層面在互相學習,各補自營和平臺的短板,但戰略層面,處于各自依附的資源不同,已經走向分化。相對于阿里以支付寶為核心,將所有流量聚合于天貓淘寶的中心化入口模式,“京騰計劃”之下,京東和騰訊的套路則在往非中心化入口的方向演變,微信朋友圈、QQ空間、騰訊視頻、微店等渠道是各個不同場景下的入口觸角。

    同時,商家數據正成為不同電商平臺在今年“雙十一”的必爭之地——阿里巴巴和蘇寧的交易大數據,對陣騰訊、京東的社交電商大數據。包括淘寶、天貓、菜鳥物流、螞蟻金服在內的電商全覆蓋、全渠道、全鏈路,是阿里巴巴相對于其他電商平臺的優勢。在京東、騰訊宣布“京騰計劃”戰略合作之后,劉強東希望,未來不僅雙方的數據能夠深度共享,而且在各個平臺的廠商、各個合作伙伴的數據也能夠打通。

    兩種商業邏輯,兩大電商聯盟,最后究竟誰更勝一籌,目前還不好說。有一點能肯定,“雙十一”會越來越熱鬧。【責任編輯/吳夢雄】

    本文為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及作者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雙十一已成為兩大生態圈之間的戰斗!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