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速度這件事,正在擾動整個電商零售格局。
天貓超市搞次日達,京東超市聲稱一小時達,美團直接升級到 30 分鐘送到。它們瞄準的目標只有一個——即時零售。
更早前,美團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預測,未來 5 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 1 萬億,美團閃購要分走 4000 億的蛋糕。
于是 10 月 11 日,美團優選宣布品牌定位升級為 " 明日達超市 ",并提出全新品牌標語 " 真的真的省 "。
這也表明,在即時零售之外,美團將直面京東超市、天貓超市等平臺的競爭。
從以往的社區團購升級為線上超市,也意味著美團近場電商與遠場電商實現整合互補,形成了 " 即時達 " 和 "X 日達(次日達)" 兩路電商大軍。
美團的電商夢
美團內部,王興有個 " 電商夢 " 的說法由來已久。
從閃購到美團優選再到團好貨,崇尚 " 無邊界 " 的王興進軍電商的野心從未停止。
2018 年 7 月,基于用戶的生鮮食品、商超日用、服裝等外賣配送需求,美團正式發布 " 美團閃購 " 品牌。到 2021 年二季度,美團閃購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同比增長超過 140%。當年七夕節期間,美團閃購單日訂單量再創新高,熱門消費品類包括鮮花、美妝、3C 電子等禮品。同時,美團閃購啟動了面向品牌商的 " 十億品牌成長計劃 " 和面向連鎖商超的 " 百城萬店行動 "。
2020 年 7 月,美團發布組織調整公告稱將成立 " 優選事業部 " 推出美團優選,進入社區電商賽道。該產品采取 " 預購 + 自提 " 的模式,以社區便利店為中心 ,為社區家庭用戶提供蔬菜、水果、肉禽蛋、酒水零食、家居廚衛、速食凍品、糧油調味等品類商品,滿足家庭日常三餐所需。
團好貨的上線時間和美團優選十分接近,采用產地直發 + 商品團購的形式,主打 " 省 + 好 " 的團購購物體驗,但前期發展較緩慢。2021 年 9 月,原網易嚴選 CEO 柳曉剛入職團好貨,直接向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匯報工作,此后團好貨開始快速擴張。據 36 氪報道,團好貨今年上半年 GMV 同比翻了近三倍,有望提前完成 8 億的年度目標。
隨著前面幾輪摸索和試探,王興和美團找到了切入電商領域的最佳方式——即時配送。
從需求側看,很多消費者對于即時可得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點餐,而是不斷進行品類延展。在供給側,品牌商家也需要通過即時物流網絡來滿足消費者的這種即時需求。作為從美團外賣配送起家的即配物流,美團配送現如今已經為星巴克、麥當勞等數百個品牌提供企業定制化即時物流服務。
" 在萬物到家的新機遇下,美團致力與商戶、合作商和騎手等各方共建行業生態,實現共同發展。" 美團副總裁、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介紹," 美團配送在技術平臺、運力網絡、產業鏈上下游等方面,已經向生態伙伴開放多項能力。" 他總結說:通過開放美團配送能力,橫向滿足商戶、用戶在更多品類和場景上的即時物流需求;縱向可以共享末端配送資源,服務好更多的商戶和用戶。
圖源:天風證券
業內認為,前期的閃購和美團優選都是本地生活業務,團好貨算是美團向 " 古典電商模式 " 轉型的第一步,而把美團優選升級為 " 明日達超市 " 則更像是基于美團現有基因的改造。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 年中國即時零售行業研究報告》中就提到,即時零售領域的關鍵底牌就是品類。
目前,美團優選的 SKU 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據晚點報道,美團優選全國大部分地區 SKU 已經做到了 1500 個,而同類業態平均數是 1000 個左右。報道進一步指出,美團優選有意將 SKU 做到 3000 個,這一數量已與大型會員制超市齊平,資料顯示山姆會員店(Sam's Club)的 SKU 數量約 3000-4000。
至于為什么選擇做一個 " 超市 ",魏巍曾表示,從品類看,美妝個護、電器、消費電子等產品線上化率超過 50%,但即時零售線下滲透率僅為 1%,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況且,美團完善的配送體系也使得公司可以完美承接住 " 超市 " 的送貨需求。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蘋果新款機型 iPhone14 現貨開售時,美團啟用無人機參與首發配送,首筆 iPhone14 訂單配送僅耗時 5 分 56 秒,這一數據可以 " 秒殺 " 大多數電商網站的配送速度。
從選品到送貨,一波操作下來,美團的零售電商野心逐步浮上水面。
一位美團員工告訴價值星球,這次升級主要出自兩方面考量,一是增強用戶認知,好與現在的美團買菜區別開;二是由以前的爆品模式轉換為全品模式,實現長尾效應。
其實,美團的這次升級早有預兆,自 2022 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團就將財報中披露的收入重新劃分為核心本地商業和新業務兩大部分。其中,美團閃購從原本的新業務變更至核心本地商業分部,與餐飲外賣、到店酒旅相合并,而新業務則主要包括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等。
這樣的改變無疑表明,負責即時零售的閃購業務被列為了美團的核心業務,而 " 明日達超市 " 就是美團再添一子的選擇。
2019 年王興曾說 " 蔣凡、黃錚必有一戰 ",暗指淘寶、拼多多兩大電商巨頭的競爭,如今三年過去了,淘寶和拼多多的戰爭仍在持續,只是對手里又多了一個美團。
美團享有近距離紅利
要想做到快速送達,需要在本地擁有足夠強大的運力。
恰好美團作為一個以外賣餐飲起家的平臺,天然地具備與用戶近距離接觸的優勢,因此它自然而然地選擇了 " 快 " 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
在選擇品類時,美團也選了生鮮蔬果等剛需型產品和醫藥日百等急需型產品。
為支撐 " 即需即買,即買即送 " 的新零售業態,美團一直堅持在配送業務上創新,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同時推廣應用無人機、自動配送車、外賣柜、智能配送站等。
2018 年 -2021 年,美團的研發投入分別為 70.72 億、84.46 億、108.93 億和 166.76 億,年復合增速接近 24%。今年上半年,美團的研發投入進一步增長到 100.83 億,相比去年同期大漲 36.66%。
可以說,在求 " 快 " 這件事上,美團卷到了極致,堪稱電商里的 " 卷王 "。
圖源:中泰證券
升級為 " 明日達超市 " 后,美團買菜和美團閃購背后豐富的產品供給、縱深向下的特殊供應鏈以及成熟的物流配套,都成為了可以復用的資源。
從外部來看,美團從社區團購賽道轉到即時零售,不免和諸多巨頭撞個滿懷。
業內人士稱," 明日達超市 " 面臨的對手眾多,如生鮮領域的叮咚買菜、盒馬,還有大而全的京東超市、天貓超市,以及本地商超的線上業務如多點、永輝超市 APP,甚至還有跨界而來的抖音商城。
這些對手各有各的長處,如京東有自營和物流優勢,天貓超市有阿里的平臺優勢(即議價權優勢),多點、永輝超市又有足夠的門店可以成為 " 前置倉 "。
京東財報數據顯示,2022 年 Q2 京東最大的增長品類——超市,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 25%。
阿里也曾對外表示,餓了么依托外賣服務形成的龐大立體的本地即時配送網絡,將協同阿里新零售 " 三公里理想生活圈 "、盒馬 " 半小時達 " 和 24 小時家庭救急服務、" 天貓超市一小時達 " 等一起,成為支撐各種新零售場景的物流基礎設施。
所以目前來看," 明日達超市 " 上線后,行業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提升。
業內人士稱,在社區團購時期,美團就已經坐穩行業老大的位置,所以不會像盒馬那樣逐步縮減投入,在擴充為 " 超市 " 概念后美團只會進一步加大投入。同時也有美團相關工作人員在網上爆料,這次美團優選品牌升級不僅是品牌層面,還是戰略級別的,并稱美團優選或將代替團好貨進入美團 APP 底部欄目。
這或許就是王興在今年的二季度電話會議上說的," 即時零售的商業模式將對零售業產生巨大的變革,相信它們能夠在未來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 "。
新一輪增長引擎
中泰證券預計,2025 年國內即時零售賽道的市場規模約為 10000 億,行業五年 CAGR 為 37.8%。到 2026 年,即時零售能為美團帶來 4000 億的 GMV 空間。
這個數字聽來夸張,畢竟 2021 年全年美團外賣業務的 GMV 也只有 7021 億元,但如果仔細分析,即時零售給美團帶來的 " 好處 " 遠不止 GMV 這么簡單。
首先,行業前景大,根據歐睿國際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即時零售市場 2016-2020 年以 146.3% 的復合增速持續增長,遠超傳統商超(2.2%)和便利店(14.1%)的增速。
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端設備的普及,逐漸催生出消費者 " 懶 "" 宅 "" 碎片化 " 的購物習慣,這些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逐漸從傳統商超(覆蓋密度有限、長耗時消費),到便利店(近場化、社區化、縮短消費觸達時間),再到即時零售(足不出戶的購物體驗),追求越來越便捷的服務。
對比美團閃購 2019 年和 2021 年的搜索詞分布可以發現,從 " 搜吃喝 " 過渡至 " 搜萬物 " 的趨勢已經形成。所以,覆蓋 SKU 更多的即時零售業務有可能成為未來五年整個美團的新增長引擎。
其次,在 " 多,快,好,省 " 四個競爭維度中,美團本身已經滿足了前三個,在 " 省錢 " 上面也很努力。
據 21 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Z 世代青年線上消費洞察報告》指出,近九成的年輕消費者消費行為是先比價再購買。作為在 6.18、雙 11 購物節中錘煉長大的一代人,他們游走于優惠券與折扣中,沉迷于比價,追求 " 性價比 " 的同時更追求 " 質價比 "。
左:明日達超市,右:京東到家 1 小時
美團自美團優選開始就以 " 便宜 " 為核心,升級 " 明日達超市 " 后口號進一步改為 " 真的真的省 ",繼續占領消費者心智。以飲用水這個日用消費最最常見的類目舉例,在明日達超市上,康師傅喝開水 550mL*12 瓶售價 9.99 元,康師傅包裝飲用水 550mL*12 瓶售價 7.99 元,可口可樂冰露 550mL*24 瓶售價 11.99 元,但上述三件商品在京東到家上的價格分別為 17.9 元、13.8 元和 16.06 元。
最后,即時零售有望拓寬美團盈利的路徑。按照美團外賣 2021 年 7021 億元的總交易額,以及 285 億元的傭金收入計算,美團外賣的整體傭金率約為 4%,美團外賣業務的凈利率僅為 6.4%,可以說這是一件不那么賺錢的 " 苦差事 "。
美團若想提高利潤率只能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客單價,從而攤薄降低履約成本。客單價提升后,由于單均配送成本不變,履約費用率下降。參考京東到家客單價(192 元)的標準,明日達超市的客單價有較大提升空間。
二是提高訂單密度,攤薄人員、倉儲租金等固定成本。目前明日達超市里的 SKU 基本上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隨著酒水乳飲、家電數碼等高毛利產品訂單增加,未來盈利路徑可能逐步拓寬。
綜合來看," 明日達超市 " 承擔著扭轉美團優選虧損局面的重擔。2022 上半年,包含美團優選在內的新業務收入 202.5 億元,經營虧損達到 152.4 億元,核心商業部分上半年的經營利潤僅為 130 億元。可以說,美團優選等新業務基本蠶食完了外賣酒旅帶來的利潤。
無奈之下,美團必須要為已經燒錢數百億元的社區團購業務尋找新出路。
參考京東超市的經營數據可知,2021 年京東超市的毛利率加上履約成本共計 15%,顯著低于永輝超市、高鑫零售等線下商超的毛利率。這反映在消費者身上就是京東超市商品價格再加上配送費用,依然比直接去大商超購物劃算。而且隨著后期酒類和乳品類等商品增加,京東超市的利潤率進一步得到提升。
這些都是明日達超市的重要戰略意義。
不過,京東的優勢在于 KA 級商家,據悉全國百強超市中有超過 80 家與京東小時購、 京東到家合作。有數據顯示,目前美團閃購 KA 商家數量占比為 25%-30%。
而美團的優勢在中小商超,浙商證券報告顯示,美團閃購多為中小商超便利店,覆蓋商家超過 10 萬家。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明日達超市的主要重心將放在下沉市場。在下沉市場中,由于缺少大型綜合類賣場,消費者的主要購物場景就是家附近的便利店、夫妻店。數據顯示,這種小業態在鄉鎮市場的銷售占比達到 44%,遠超全國 25% 的平均水平。
明日達超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小店 SKU 不足以及位置過于分散的問題,滿足消費者線上購物、及時送達的需求,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商業價值。
成敗或在此一舉
電商,是最早被驗證成功的互聯網變現模式之一,所以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去年 9 月份的美團戰略會上,王興宣布,將美團的戰略從 "Food + Platform" 升級為 " 零售 + 科技 ",首次把零售和科技提到戰略高度。
2021 年美團董事局主席報告中,王興又提出," 我們堅信,零售行業的終局是萬物到家。"
王興的預測是正確的,根據《2022 即時零售履約配送服務白皮書》,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在逐年擴大,2016 年 -2021 年中國零售 O2O 平臺的交易規模年復合增長率超過了 80%,并逐漸走向了全客群、全訴求、全地域、全場景、全天候、全品類。
從服務電商到實物電商,美團對于零售的理解是即時下單、即時送到。
在目前的布局上,美團已經和數碼、美妝、日用百貨、母嬰等多個品牌連鎖店展開合作:數碼領域與華為授權專賣店、Apple 授權專營店、小米等品牌開展合作,美妝領域與絲芙蘭、屈臣氏等連鎖品牌合作,日用百貨領域與無印良品 MUJI、名創優品、KKV 等品牌合作,母嬰領域與伊利合作。
相比之下,美團在數碼 3C 領域還沒有找到一個規模化的 " 朋友 ",但眾所周知數碼 3C 又是電商平臺利潤最高的產品。
于是,10 月 21 日,美團宣布與蘇寧易購達成戰略合作,這場被網友戲稱為 " 松鼠救獅子 " 的合作是兩家 " 各取所需 " 的最佳選擇。美團需要蘇寧易購入駐帶來的供應鏈資源補強,蘇寧易購切入即時零售市場也需要美團助力。
目前,蘇寧易購全國超 600 家門店已經完成美團入駐,覆蓋 175 個城市。消費者通過登錄 " 美團 "APP 搜索 " 蘇寧易購 ",會顯示定位周圍的蘇寧易購門店,目前可下單購買的商品包括手機、電腦、手機配件、生活家電,最快 30 分鐘送達。
如此一來,美團有了進一步提升配送客單價的可能性,也有了與京東這樣對手一戰的資本。
如今的美團正在 " 零售 + 科技 " 的路上越走越遠,一系列 " 合縱連橫 " 之后合作伙伴也越來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零售生意考驗的不只是配送,更是供應鏈整合,是成本把控,是服務售后,如果美團只在配送上做文章,一味求 " 快 " 則犯了舍本逐末的毛病。
來源:ZAKER
來源:ZAKER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