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碎碎的我們就不多說了,Redmi Note 12 探索版最重要的三個點就是首發天璣 1080、首發三星 2 億像素 HPX 傳感器還有就是首發目前全場最高的 210W 超級閃充。
2 億像素有多大進步?
先講這次升級最重要的影像部分,其實 2 億像素已經不是新鮮事,不過 Redmi 使用的是一款全新的 HPX 2 億像素傳感器比之前 moto X30 Pro 上面的 HP1 的 2 億像素傳感器還要稍大一點點。三星 HPX 的傳感器面積來到了 1/1.4 英寸,默認是通過十六合一融合拍攝 1250 萬像素就是 2.24μm 的單位像素面積。從硬件規格看,理論上來說是一顆挺不錯的傳感器。
但對于我們來說,其實更想知道這一顆 2 億像素的 HPX 新傳感器能比之前 Redmi 使用的的 1 億像素的 HM2 好多少呢?我們請出了 Redmi Note 11 Pro+,是騾是馬,我們遛一遛。
首先兩臺手機都是更新到最新的穩定版固件,先來看看默認合成輸出 1250 萬像素的拍攝成像效果。
均開啟 AI 和自動白平衡,白天環境從成像上來說,Note 12 探索版的白平衡是明顯要比 Note 11 Pro+ 要準確不少。Note 11 Pro+ 的白平衡比較容易偏紅,特別是這張在公司樓頂拍對面荔枝樹的樣張,AI 相機都識別成綠葉,Note 12 探索版就是蔥蔥郁郁,比肉眼看還要綠一些。但 Note 11 Pro+ 莫名就偏紅了,都沒辦法正確反映出綠葉的顏色。
而且 Note 12 探索版是 7P 鏡片和 ALD 低反射鍍膜,在高光處紫邊的控制相對 Note 11 Pro+ 是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
色彩上來講,Note 12 探索版的取向比較偏高對比度,確實有點不太像小米之前的又白又亮的風格,估計是小米相機團隊把調試徠卡影像的部分經驗用到了這臺手機上面。
在整體寬容度處理上面,Note 12 探索版相比 Note 11 Pro+ 也有很大的提升。例如這張近距離樣張,先看背景天空的部分,Note 12 可以很好地還原藍天,Note 11 Pro+ 則是灰蒙蒙的丟失了色彩。然后看花朵和背景綠葉高光的部分,Note 12 基本上都把高光部分給拉回來了,稍大一點的傳感器面積,也讓背景虛化的效果更加突出。
Redmi Note 12 探索版目前對于高光的部分壓得比較重手,然后加上 AI 相機對于色彩的增強也比較重,最終會導致整體畫面看起來比較 「假」,也就是數碼味太濃重,建議平時可以考慮關閉 AI 減輕對色彩的過度處理。
在夜景,特別是夜景燈光環境下,Note 12 探索版對于過曝照片燈光的壓制會更加用力。夜景的畫面相對是比較柔和一點,明暗對比不會太強烈。可以觀看兩者對于招牌燈光和地面反光的處理,Note 11 Pro+ 燈光的壓制就要比 Note 12 探索版差不少,而且白平衡也比較偏冷,航母船體的顏色都已經偏成藍色,色調調校是比較有問題的。
另外稍大一點的傳感器面積對于夜景成像來說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幫助,特別是可以看這組右下方棕櫚樹的細節表現。Note 12 探索版起碼是可以看清楚大概的枝葉輪廓,而 Note 11 Pro+ 則已經是模糊一片。同時降噪效果相比 Note 11 Pro+ 也更好一些,不會因為降噪太影響細節的表現。
從默認的拍攝成像效果來說,Redmi Note 12 探索版的 HPX 傳感器似乎是在各方面相對比前代都有提升,可用性還是挺不錯的,特別是對于兩千出頭的同價位產品來說。但是,我們還是想看看它原生像素的表現。
兩臺手機都開啟最高的 1 億像素和 2 億像素,當同時拿起來拍照的那個瞬間,就馬上感覺到這次高像素拍照的體驗長進了不少。Redmi Note 12 探索版按下快門之后點擊相冊就可以預覽,雖然它還在實時計算,但起碼是馬上可以看的。而 Note 11 Pro+ 除了快門會有延遲之外,點進相冊也會先全屏模糊了一下,才能順利載入照片。通過這一點,大家也就不用擔心天璣 1080 吃不消這顆 2 億像素傳感器。
在使用它們最高像素的情況下,Note 12 探索版的白天樣張細節表現確實是比 Note 11 Pro+ 的細節要更好,特別是在一些細節捕捉的表現,這差距還是很清楚能看出來的。空調外機的防護網有了更多的細節,包括螺絲孔位和品牌字母也有更好的表現。
當然像素翻番所帶來的容量差距也是很明顯的,1 億像素一張照片實際容量大概在 10 - 20M 一張,而 2 億像素則飆升到 20 - 40M 一張了。
但是!在后續的超大像素實際測試當中,我們也發現了這顆 2 億像素傳感器的 BUG。在極遠場景下拍攝 2 億像素照片,如果畫面中存在一些過于密集的細節,例如高樓大廈,那么就會有一定的概率出現翻車的問題。
正如這組樣張里面的表現,100% 放大之后就能看到大樓玻璃墻體上豎狀的外柱莫名變成了 「回」 字形的結構。造成這個結果大概率與兩個原因有關:1、HPX 雖然傳感器面積稍大了,但像素翻番,實際上每顆像素的單位像素面積相比之前的 HM2 更小了,也就更依賴計算攝影后期處理好細節。2、被依賴的計算攝影翻車了,反而增加了原本不存在的細節。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品牌,也曾發生過類似的問題。
不過如果是日常拍攝,不是專門去拍遠處密集細節的 2 億像素,那這顆新的三星 HPX 傳感器還是挺不錯的,就算是夜景環境下使用也有挺好的表現。畫面相對 HM2 (Note 11 Pro+) 會更加通透些,曝光和白平衡控制也更好。
寬容度的增加,能夠看到遠處藏在黑夜下的內容。
高像素下,甚至連沒被遮擋的車牌號碼都能勉強辨認出來,Note 11 Pro+ 那邊已經模糊一片了。雖然兩者都因為降噪涂抹的關系產生了濃重的油畫感,但這畢竟都是 1 億 和 2 億像素的 100% 放大,有這個表現已經是不錯了。
這里就可以下一個基礎結論,這顆 2 億像素的 HPX 傳感器相比之前的 1 億像素 HM2 在默認輸出 1250 萬的情況下有了很明顯的提升,包括 2 億像素模式在各方面成像表現上也是有進步的。但目前 2 億像素計算攝影可能會出現 BUG,整體還是正向提升。
天璣 1080 性能如何?
最大升級的影像講完了,接下來聊聊這顆新的天璣 1080 SoC。老三樣跑個分,安兔兔得分為 504991 分,3DMark Wild Life 是 2251 分,GeekBench 5 單核得分是 746 分,多核是 2258 分。
其實從這里就能看出來,天璣 1080 定位上比之前的天璣 920 稍高一點,但不多,只有一點點,跟天璣 1200 還是有很明顯的差距。跟隔壁比應該就跟驍龍 778G 差不多,據說是價格能夠賣得便宜不少,是 778G 很好的平替芯片,然后天璣 1080 還有新的 MediaTek Imagiq ISP 可以讓它支持高達 2 億像素的攝像頭,正是有了這顆 ISP 芯片的支持,搭載天璣 1080 的 Redmi Note 12 探索版才能夠堆上三星這顆 2 億像素的 HPX 傳感器。
當然,這顆 SoC 簡單玩玩游戲,問題不大,《王者榮耀》 已經適配了 90 幀模式,能夠在高分辨率下流暢運行,雖然開不了最高畫質,但起碼畫面是足夠絲滑的,幀率穩定的情況也不錯。而 《和平精英》 也支持了最低畫質的 90 幀模式,簡單玩一局下來,幀率也基本沒有多大波動,組隊吃雞問題不大。
可能有人會問,那這到底能不能玩《原神》啊?能玩,但體驗肯定是不會好的。在極致畫質 60 幀的模式下,在蒙德城外閑逛也只有 30 幀左右,如果還想刷怪可能就更難了。
如果你按照畫面顯示那樣去調節一下設置,那起碼也可以保證一個 40 幀左右的游玩體驗,做做日常任務和刷刷材料圣遺物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大世界里面還是會比較難受,特別是去到須彌地區那邊。
210W,最爽快充
最后是實際測試目前量產手機市場上,功率最強的 210W 超級閃充 (官方稱為:神仙秒充),還在 PPT 階段的更高功率充電方案就先不討論了。官方資料是采用了三顆百瓦快充芯片,理論功率上限是 300W,現在的 210W 很明顯就留有不少性能冗余。Redmi Note 12 探索版的探索,主要就在這里了。
值得一說的是,這次充電頭終于采用了 Type-C 接口而不是魔改 A 口,配備了 10.5A 的 C to C 高規格線材,充電方面的堆料是堆滿了。
在手機剩余最后 1% 電量,電池預計只剩下 10 分鐘使用時長,開始接入 210W 原裝充電套裝。由于考慮到功率足夠大,所以前 90% 采用每一分鐘記錄一次數據。實測下,Redmi Note 12 探索版這顆 4300 毫安時電池只需要 9 分鐘 35 秒就顯示充到 100% 電量。1 分鐘就已經充入 17%,5 分鐘充入 63%,充到 90% 也僅需 8 分鐘,充電速度讓人非常驚喜。
實際充入的峰值功率應該在 190W 左右,可以維持長時間百瓦的高功率充電,重點是這么強的快充下發熱并不明顯,可以說是目前快充體驗最頂的產品。
總結
最后簡單做一個總結,這次 Redmi Note 12 探索版三大升級點體驗最好的是 210W 超級閃充和 2 億像素的 HPX 新傳感器,天璣 1080 本身的性能和定位都不強,如果你平時更注重性能和喜歡玩游戲,那么這顆新的 SoC 并不適合你,還是建議多加一點點錢購買旗艦 SoC。
但如果你想體驗 2 億像素的樂趣和 210W 超強充電效率,那么目前來說 Redmi Note 12 探索版也是一款很好的選擇。
當然我們也更期待之后在小米手機的旗艦產品上,也能探索一下 210W 超級閃充的樂趣。
來源:數字尾巴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