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腦洞鬼才App等掛羊頭賣狗肉!猜成語打開秒變網游,不實名也能玩

    全國各地中小學生陸續進入暑假模式。但眼下,一些包含色情暴力、誘導廣告的學習類App卻給學生們的暑期“線上生活”帶來極大隱患,一些學習類App甚至“掛羊頭賣狗肉”,介紹里寫著“猜成語、漲知識”,打開卻是網絡游戲,且無需實名即可登錄、充值……

    2022年4月,有用戶在社交平臺上投訴,其通過某短視頻介紹,在蘋果應用商店為孩子下載了成語學習App“成語鬼才”,打開后卻變成了“大型網游”,且不需要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也能無障礙充值。

    該用戶發布的截圖以及錄屏顯示,該App在蘋果應用商店的描述為“看圖填成語是一款學習成語開發大腦的小游戲”,適合4歲以上用戶使用。但下載安裝后,卻是一款實打實的武俠風格網游,顯示適合16歲以上人群使用。

    中新經緯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店以“成語鬼才”為關鍵字進行檢索,有一款名為“成語鬼才-智力大比拼”的App與投訴用戶描述較為相似,下載安裝后發現,此App確為一款設計簡潔的成語學習產品。

    不過,在上述關鍵字的搜索結果下還有兩款成語學習類App,圖標風格與“成語鬼才-智力大比拼”極其相似,App名字分別為“腦洞鬼才”與“妙語連珠”。奇怪的是,兩款App類別均為娛樂。

    蘋果應用商店信息顯示,“腦洞鬼才”App是一款猜成語的軟件,“根據游戲里的圖案提示,把成語的首拼音字母選出來,答對還能了解成語的詳細解釋。”“妙語連珠”App與其相似,也是一款猜成語軟件,“根據圖片內容的提示,猜出正確的成語”。

    兩款App均顯示4歲以上人群使用,根據蘋果應用商店年齡分級規則,“4+”意味著此類別的App不包含受限制的內容。

    但事情真的這么簡單嗎?

    中新經緯記者隨后安裝了上述兩款App。其中,“腦洞鬼才”打開后,系統便自動生成了賬號、密碼,點擊確認后即可登錄。不過,接下來中新經緯記者進入的并不是猜成語頁面,而是網游頁面,顯示16歲以上人群使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進入游戲前,系統始終未彈出頁面要求輸入姓名及身份證號碼進行實名驗證,甚至不綁定手機號也能登錄。

    頁面顯示,這是一款打怪升級的武俠風格游戲,游戲中的人物穿著暴露,且頻有暴力動作。右上角有商城、背包、開服活動、首充、VIP、防詐騙得獎勵、零元禮包等按鍵,在體驗過程中,游戲不斷彈出各種裝備。玩家可在游戲過程中用“元寶”購買裝備,不過,“元寶”需要玩家充值購買。該游戲有多個充值途徑,玩家一不小心,就會打開充值頁面,點擊充值后迅速跳轉至微信支付。

    隨后,中新經緯記者又打開了“妙語連珠”App,使用情形與“腦洞鬼才”App沒有差別。

    根據游戲公告顯示,“腦洞鬼才”App游戲官方微信公眾號為“指尖印象”,經查詢,該公眾號認證主體為廣州星彩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天眼查App顯示,廣州星彩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22日,經營范圍包括數字動漫制作,游戲軟件設計制作等。

    按照上述查詢路線,“妙語連珠”App背后運營公司為廣州鯨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2021年4月29日,經營范圍包括科技中介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等。

    依據2021年8月30日實施的網游新規,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而上述兩款網游App,無需實名認證,打開即可玩,更談不上時間限制。

    “掛羊頭賣狗肉”,怎么做到的?

    那么,上述兩款名為成語學習軟件實為網游的“掛羊頭賣狗肉”的App,為何能順利在蘋果應用商店上架呢?

    中新經緯記者在體驗過程中注意到,在安裝完首次啟動這兩款App前,系統均要求下載安裝一個150M左右的安裝包,這與平時使用App的體驗并不相同。

    某互聯網大廠一位不愿具名的安全工程師向中新經緯記者分析,問題可能出在這個安裝包上。“一些App在應用市場上架的時候,是一套合規的包裝,包括產品介紹、年齡分級、主要頁面截圖,但用戶下載到手機后,這些App可能通過安裝包的方式實現更新,改頭換面成另一個軟件,但外皮還是原來的樣子。”

    對于應用商店來說,亦不可免責。中國互聯網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胡鋼在接受中新經緯記者采訪時表示,應用商店參與了App的分發、銷售環節,與開發者是利益共同體,App出現問題應用商店無法獨善其身,是共同責任人,應承擔連帶責任。他建議,應用商店應加大對應用程序的日常巡查力度,應特別留意用戶對應用程序的評價信息,設置舉報入口。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2022年6月14日發布新修訂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應用程序提供者和應用程序分發平臺應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設置醒目、便捷的投訴舉報入口,公布投訴舉報方式,健全受理、處置、反饋等機制,及時處理公眾投訴舉報。

    在上述兩款App下載評論區,有多條用戶評論稱“這是一個騙子App”“這是打游戲的,不是學成語的,千萬別下!”但這些內容從目前來看,尚未引起蘋果應用商店的重視。

    經緯快評:給網游App披上學習工具外衣,是一種惡

    看應用商店描述是一款寓教于樂的猜成語App,下載完打開卻是大型網游現場,且無需實名驗證就能玩耍、充值……如此掛羊頭賣狗肉、匪夷所思的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且與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相關,作為家長必須提高警惕,作為相關部門必須加大懲處力度。

    目前,國家對未成年人玩網絡游戲有明確的時間和時長限制,且必須實名認證。但有些網游App不僅不需要實名認證,還能“無限暢玩”。更可惡的是,這些網游App居然還披著學習軟件的外衣,描述為“猜成語、漲知識”,誘導未成年人下載,且游戲人物多穿著暴露,頻有暴力動作,真是害人不淺。

    學習類App的亂象不止于此。近兩年,由于疫情,中小學生線上學習需求旺盛,形形色色的學習類App數量呈井噴之勢,但在利益誘惑下,有些App就逐漸變了味道,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觸犯法律。

    中新經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學習類App中還暗藏著色情內容、誘導廣告等問題。一位用戶投訴,她曾在一個可以“連視頻,一起自習”的App內遇到了“暴露狂”,向客服舉報后,至今沒有結果。有的學習類App則頻繁推送“1元免費領學習大禮包”,有誘導未成年人充值之嫌。

    誠然,開發、運營一款學習App需要大量金錢投入,要求盈利無可厚非。但學習類App愛財更應取之有道,在未成年人群體身上賺錢更要守住底線。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的在線教育網絡產品和服務,不得插入網絡游戲鏈接,不得推送廣告等與教學無關的信息。此外,《廣告法》也明確禁止涉黃涉暴廣告出現。這就是學習類App所要堅守的底線。

    對于當前學習類App存在的各種問題亂象,監管部門除了要加大懲處力度和專項治理,還應著力于常態化的巡查和舉報機制。應用商店應加強把關,對于用戶投訴較多的學習類App,及時審查,一旦坐實違規,及時做下架處理,并上報有關部門,不要做黑心App的幫兇。【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中新經緯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腦洞鬼才App等掛羊頭賣狗肉!猜成語打開秒變網游,不實名也能玩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