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北京白領張涵收到男友送給自己的禮物是一雙網購的阿迪達斯球鞋,"又是一雙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她在朋友圈如是表示。
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越南制造交出了一份相對不錯的成績單:2022年一季度,越南GDP實現921.75億美元,同比增長5.03%,高于同期中國(4.8%)、新加坡(3.4%)、韓國(3.1%),而亞洲傳統制造強國日本第一季度GDP環比則是下降0.2%。
這得益于外資企業在越南的增長。外資企業在越南是如何管理生產的?隨著勞動力成本越來越貴,越南制造的優勢又能保持多久呢?
兩雙耐克鞋一雙越南造
2010年以前,對全球運動產品最經典的描述,是任何一個消費者如果在耐克或者阿迪達斯的門店任選一雙運動鞋,十有八九會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的產品。
2010年以后至今,中國還是全球運動產品的最大制造國;但是,外資企業如耐克公司,約1/3的服飾生產已經來自越南,耐克公司核心的鞋履產品更是依賴越南的供應鏈,耐克公司2020年的全球采購來源于12個國家的122家工廠,越南工廠占據其中的53家,占據耐克鞋履產能的50%以上。另一家運動產品企業阿迪達斯,四成的鞋子則由越南的代工廠生產。
一個最經典的事件是2021年越南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部分工人選擇離開工廠回家,2021年8月中旬,耐克曾與美國80多家鞋服企業致電美國總統拜登,表示越南鞋服類產業的健全性直接影響到美國鞋服市場。
"耐克、阿迪達斯等運動品牌發展的邏輯是這樣的,作為全球最大的運動服飾品牌,耐克在美國本土做的是開發IP、設計產品與研發產品等高附加值的工作,產品生產則是由幾十家獨立的合同制造商在美國境外生產的,例如鞋類產品是由這些制造商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近200家鞋類工廠生產。精明的外資企業一般都會選擇勞動力成本低、設施配套的地區,例如在美洲耐克選擇洪都拉斯,在亞洲選擇越南、印尼等地的工廠代工生產,然后將產品銷售到北美、歐洲、亞洲等主要市場。"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賴陽認為,對于服裝、鞋帽、紡織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越南在東盟的優勢比較突出,首先是人工便宜,約為珠三角人工成本的一半,"我們去越南考察發現越南的工人月薪(含加班薪酬)不到3000元,長三角和珠三角都在5000元一個月了;其次是越南出口退稅順暢,稅率與中國差不多"。
資料顯示,借鑒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越南大部分工業區都對外商給予"五年全免、兩年減半"的稅收優惠。此外,越南開出的優惠政策還包括,用于形成固定資產的貨物免征進口稅,按季度申報增值稅,以及其他投資信貸激勵措施和免征土地租金等政策。越南以此成功吸引了一批外資前來布局,包括服裝和鞋類方面的一些國際運動知名品牌,在當地設工廠。
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的數據顯示,越南已發展為對美國出口鞋類和服裝第二大供應商,耐克、Gap等在越南建廠,而在電子產業方面,則有三星、英特爾、LG等外資公司先后進駐投建工廠。
據越南統計局數據,2022年前3個月,美國依然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約為252億美元,其他的主要海外市場依次為中國、歐盟、東盟、韓國和日本。從出口商品結構來看,加工工業商品占89%,其他商品分別是農林產品、水產品以及礦物和燃料商品,分別占6.9%、2.7%和1.4%。
外資廠里的"中國干部"
那么,越南的外資工廠是如何進行管理呢?
2022年春節過后,來自福建的林茂介紹了自己兩個前同事一起去越南工作。林茂曾經在江蘇太倉的耐克工廠工作過,有著豐富的基層管理經驗。
林茂2019年去越南同奈省的寶元鞋廠工作,越南鞋業巨頭寶成、豐泰、寶元等是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的代工廠,在越南大城市遍地開花。
"越南不大,和咱們云南省面積差不多,這里也分為南方和北方。南方就是我們很熟悉的胡志明市、平陽省、同奈省,主要是中國、韓國、日本企業設廠的集中地;北部是電子制造產業,三星就在越南北方的北寧市,據說有不亞于富士康在國內規模的大廠。還有一個制造業有名的海防市,也有很多中資企業,包括電機行業龍頭臥龍電氣、國內最大的安全氣囊生產廠商華懋科技,韓國 LG也在那里。"
林茂已經在越南工作3年,是一個鞋業小分廠的廠長,管理近100人,這次他回國就是為招兵買馬,兩個前同事一個將擔任自己所在廠的副廠長,另一個將去其他廠當廠長。
"鞋服企業很多是臺資,大家文化都是儒家文化,管理理念一致,尤其是現在越南制造就是在學習當年的中國制造,我們很多中國人在這里不是管理崗,就是技術骨干。"林茂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外交學院教授施展在2019年與研究團隊一起從北到南對越南做了深入調研。他到訪越南主要工業省份、多個工業園,并拜訪了從高科技到低科技橫跨多種產業、從跨國大公司到地方小工廠橫跨多種規模的近20家企業。
在拜訪這些企業的時候,施展發現來自中國的基層管理和技術骨干們被越南稱為"中國干部"。
"甭管是什么資的企業,只要是從大陸遷來越南建廠的,管理層里多半都是從中國大陸帶過來的中國人。"施展如是描述。
資料顯示,中國企業于上個世紀90年代就進入越南,經過幾十年經營,"中國建筑""中國家電"等已經在越南形成品牌效應,尤其是中國的大量基層管理人才,撐起了很多越南制造的品質。
"這和我們改革初期,臺商和港商在中國擔任廠長很像,中國干部在越南不但承擔技術主管,在當地的工人還不具備生產的技術能力時,也依賴中國干部進行培訓和指導,幫助他們培養成熟的工人,擴大規模,壯大發展。"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Made in Vietnam也正在變得昂貴
越南憑借稅收優惠政策和廉價的勞動力吸引著外資企業在這里投資,但是這些外資巨頭也不可能把雞蛋放一個籃子里。
已經在越南3年的林茂發現越南的房價正在飆升,尤其是近期出現關于李嘉誠出手投資越南房地產的消息后,胡志明市房價已經漲了一倍,其他省的房價也在遞增。
"我們目前最大問題是招工難,雖然國內不斷報道越南勞動力便宜、青壯年勞動力多,但是其實越南和所有國家一樣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很大起伏。"林茂對記者表示。
2021年越南由于疫情影響,很多公司并沒有如期完成年度任務,越南當地媒體報道,2021年越南同奈省有約1.4萬名員工舉行罷工。原因是很多工廠都沒有如約發放年終獎,當時上萬名員工堵在各個工廠入口的路上,造成數小時的交通癱瘓,需要警力維持秩序。
據了解,越南工廠一般規定年資滿一年(含)以上的員工可領取一至兩個月的年終獎金。但是去年疫情也造成企業關閉廠房運作數月之久,很多企業都沒有發放年終獎金。更為致命的是,越南許多中小企業受疫情波及,曾在7個月內倒閉了近8萬家。
在人力成本方面,越南最低工資標準幾乎每年保持著一定的增長速度,越南制造正在變得越來越昂貴,這樣計算成本也讓企業不得不面對。
2022年4月,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在一次演講中說:"贊成把供應鏈轉移到眾多可信賴國家、打造‘友岸外包’——這樣就可以繼續安全地擴大市場準入——將會降低美國經濟以及可信賴的貿易伙伴面臨的風險。"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在4月的一次演講中稱:"必須讓關鍵商品的供應來源多元化,才能確保下次出現危機時,我們不會恐慌、感到絕望。"
美國歷任總統從奧巴馬、特朗普到現在的拜登,都不斷提出希望制造業能夠回歸美國,實際上墨西哥、土耳其等地由于距離歐美國家有地緣便利優勢,從幾年前就成為歐美產能和訂單轉移的熱門目的地,也成為越南制造的主要競爭對手。
"產業鏈的國際分工有4個階段,第一是原來進不了產業鏈,第二是進了低端產業鏈,第三是擠進高端產業鏈,第四也是我們追求的產業鏈的主導權。中國現在是第三階段想要追求第四段,越南是剛剛擠進去,做的是簡單的組裝加工裝配。目前,越南制造依舊屬于低端階段,隨著土地資源與工資成本上升,獲利愈來愈薄,當地政府也會不再鼓勵這類勞力密集產業來設廠。"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責任編輯/李小可】
(應采訪者要求,林茂是化名)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