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清明假期VR打卡1000+旅游景點,四維時代·看看相機助力紅色文化傳播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7541.9萬人次,同比減少26.2%。為了滿足國內觀眾不出門也可沉浸式打卡國內旅游圣地,在數字化技術的幫助下,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名人故居、舊址遺跡、黨性教育基地等紅色旅游景區的線上展覽一時大熱,“在家云游博物館”“VR打卡紅色旅游景區”成為人們足不出戶的學習娛樂形式之一。

    從高科技采集文化遺產數據到活化紅色文化基因文化,從云“游”博物館再到足不出戶打卡紅色紀念館,這背后得益于國內領先的實景三維相機——四維時代?看看。

    作為四維時代自主研發的產品,四維看看憑借高效率的數據采集與超高精度的三維數字化重建等優勢,參加“國家文化大數據標準體系”編制,并深入參與到“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數據采集標準”以及“國家文化大數據文化體驗內容技術標準”兩大標準的建設工作中來,并完成了對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焦裕祿紀念園、古田會議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紅色基因庫的高精度數據采集和結構化存儲。在2021年央視新聞客戶端《科技+文化,大數據讓中華優秀文化“活”起來》,就報道了團隊在“三庫”建設中的背后故事和貢獻,為這項國家重點工程及尋常百姓帶來的文化福祉。

    創立于2014年,四維時代以“讓數字化飛人尋常百姓家”為初衷,為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龍門石窟、廣東省博物館、巴黎圣母院、德國陶瓷博物館等博物館提供數字化服務,形成100余萬份數字化檔案。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文化與科技結合與升華,以一種“翩若驚鴻”的方式動起來、活起來和火起來。

    圖片1.png

    ▲2021年4月12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四維時代數字化案例

    重建與云游

    高精度數據采集,紅色歷史的當代表達

    現在,你只需打開手機,即可720°俯瞰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建筑全貌。在3D場景中,你可以盡情捕捉各類細節,無論體積大小、前后左右,空間盡在掌控。文字、圖像、音視頻,喚起感官與認知紅色歷史脈絡清晰可見。數字化技術的優勢在時空的交錯中被最大化展現,為紅色文化的“當代性表達”提供了鮮活的樣本。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是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公布的15家紅色基因庫建設試點單位之一。2020年,四維時代加入國家文化大數據產業聯盟,并深入參與到“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數據采集標準”以及“國家文化大數據文化體驗內容技術標準”兩大標準的建設工作,成為制定“國家文化大數據標準體系”的牽頭單位之一。為了采集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數據,讓觀眾足不出戶全面了解一代偉人的傳奇故事,四維時代團隊趕赴韶山,對建筑外部空間、內部空間進行了全自動高精度數據采集及三維重建。

    四維時代團隊介紹,在這次數字博物館的建設中,主要使用了國產自研的實景三維相機四維看看進行室內三維建模,并配置智能導覽和語音講解,使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自由切換時空和場景,身臨其境的探訪。除外,高精度的文物建模能讓用戶手機上近距離觀察毛澤東同志的睡衣。“走進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目睹更覺領袖偉大。每一件遺物都是毛澤東人格、精神和風范的見證,我們很榮幸能夠參與紅色文化基因庫的建設。”

    圖片2.png

    ▲利用四維看看進行室內室外三維建模,用戶足不出戶即可身臨其境探訪

    互動與共鳴

    疫情防控常態化,掀起紅色地標線上打卡熱潮

    數字技術應用不僅喚醒歷史,更極大地激發了公眾的參與熱情。2020年春節期間,四維時代聯合國內數十家博物館推出100+場高清數字展覽,為全國觀眾持續輸出高質量精神文化服務,瀏覽人次更是達到了1.5億。

    2021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新聞事件節點宣傳中,四維時代積極地參與“粵學黨史粵愛黨-打卡廣東紅”珠海3處紅色地標建設工作,其中就包括高新區淇澳島上的蘇兆征故居陳列館,為“珠海掌上紅色展館”7處場館提供技術支持。在保護紅色文化資源、建設數字資源庫的同時,也讓更多受眾能跨越地域距離感受濃厚的紅色文化氣息,讀懂前人崢嶸歲月中的光輝事跡,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更是掀起紅色地標線上打卡熱潮。

    作為國內擁有豐富三維數字化重建經驗的團隊,四維時代很早就邁上了文物保護與傳承的探索之路。2018年起,四維時代陸續參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博物館、紅色紀念館的數字化保護工作,并成立專門的革命文物拍攝和數據采集團隊。

    目前,四維時代已完成對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焦裕祿紀念園、古田會議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100多家紅色基因庫的高精度數據采集。通過實景三維空間采集技術的重建,這些脆弱的革命文物不僅獲得了永久流傳的不朽之身,更能讓觀眾通過3D、VR及三維動畫等直觀方式深入了解這些事跡,讓紅色精神獲得一代又一代的弘揚與傳承,讓這些寶貴的精神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動教材。2018年,四維時代團隊就曾趕赴陜西延安梁家河村提供3D技術支持,作品「數字梁家河」還一度上了春晚舞臺。

    圖片3.png

    ▲四維看看為博物館展覽、紅色紀念館提供技術支持

    “如今線上看展、云上游覽正成為文化消費的新方式。數字化時代,萃取中華文化精華內容的“三庫”建設,將集成運用各種新技術,為推動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以及城鄉規劃建設等提供豐富的信息和學研支撐。作為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成員之一,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技術講好紅色歷史文化故事,力爭做好傳承工作,為更多百姓帶來文化福祉。”四維時代介紹。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清明假期VR打卡1000+旅游景點,四維時代·看看相機助力紅色文化傳播
    旅游類企業扎堆謀上市 后疫情時代募資“補血”謀突圍
    各地現“補償式出游”熱潮 國慶假期旅游收入達3890.61億元
    防疫常態化下,旅游行業如何提高“免疫力”?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