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哈佛經濟學教授:美元或將在20年內終結貨幣主導地位

    正如BWC中文網多篇跟蹤去美元化報道中所強調的那樣,世界多國又再次對美元失去了信心(上次是美元脫離金本位后),現在的美元再也無法找回往日美金的魔力光芒,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肯尼斯.羅格夫在4月5日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承認,“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作用已經走到末路,可能會在20年內終結其主導地位,并會促使全球央行開發美元替代品的舉措”。

    羅格夫稱,自俄烏沖突持續一個多月以來,美國對俄羅斯的幾家銀行關閉SWIFT服務或凍結俄羅斯央行儲備的舉動可能會加速國際金融體系間的共同行動以與美元競爭。

    無獨有偶,高盛也在3月31日發布的報告中再次警告,“美元在高企的債務陰影下,可能會失去主導地位,現在的美元和50多年前的英鎊所面臨的問題一樣,所以,長遠來看,美元將會變成像英鎊那樣的小眾貨幣,一直到美元的地位被其它貨幣所取代”。

    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在3月31日也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金融制裁有可能逐漸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并導致國際貨幣體系更加分散,促使全球央行減少美元風險肯定是很有可能的”,戈皮納特注意到,一些國家已經允許它們在回避美元的同時以本國貨幣進行交易。

    正如人類的貨幣歷史告訴我們的那樣,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從來都不是永恒不變的(具體細節請參考上圖),目前的美元正處于十字路口,美元正處于失去其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的邊緣,最新數據正在反饋這個趨勢。

    據IMF在一周前最新公布的全球央行官方外儲貨幣構成(COFER)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國際儲備中的份額從去年第三季度的59.15%進一步降至58.81%,創下26年以來新低,且為連續第三個季度下降,請注意,2001年美元該比例還高達71.5%(歐元正式以紙幣和硬幣的形式出現之前),而在1977年,美元的份額高達85%。

    對此,華爾街老兵,資深經濟學家JAMES RICKARDS表示,美國把美元當作限制他國經濟和正常貿易的工具,只會創造對單獨國際支付系統的需求,隨之美元的價值和使用量就會自然出現下降。

    雖然,美元仍繼續占據壟斷地位,但其地位可能要比看起來脆弱得多,按摩根大通的解釋就是,美國的這些經濟和金融制裁舉措很可能會徒勞無功,并最終會破壞美元的貨幣地位。而作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也罕見向美元發出警告,讓市場大感意外。

    研究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瑞士信貸分析師Zoltan Pozsar在3月27日寫給客戶的報告中提到,現在國際金融體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正在被爭議。

    正如美聯儲前理事卡普蘭在一周前表示的那樣,如果美元不是儲備貨幣,美國的債務經濟將難以維持,因為,目前整個美國經濟得以運轉的秘訣是建立在儲備貨幣的基礎上,一旦美元只是另一種貨幣,那么它就結束了。

    按美國金本位制的捍衛者議員亞歷克斯·穆尼的說法就是,總體而言,平均每過一代人美元就會損失掉50%的購買力,而自2020年以來,在處在40年以來的高位通脹壓力下,美元價值縮水的速度明顯加快(具體數據細節請參考下圖),而自1913年以來美元對黃金更是已經喪失了97.3%的價值。近半個世紀以來數據表明,在與重大地區沖突危機相關的尾部事件中,黃金往往能夠有積極反應,以應對美元敞口風險。

    世界黃金協會在4月7日公布的報告數據顯示,3月全球黃金ETF(交易所買賣基金)錄得凈流入187.3噸(今年前兩個月凈流入81.6噸),規模為2016年2月以來最大,截止3月,全球央行已經連續四年購買達1930噸黃金,創下美元與黃金掛鉤以來的連續最高紀錄。

    華爾街預言家彼得·希夫認為,這樣的結果是通過本國貨幣或黃金、石油等戰略資源支持的數字貨幣會慢慢處于全球央行貨幣體系的中心,并將與美元并行,這也符合當前的趨勢,這一次去美元化進程將由具備去中心化功能的區塊鏈技術驅動。

    事實上,自美國2008年發生次貸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投資者見證了無數次試圖取代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嘗試,這得益于加密數字貨幣的興起以及碎片化的全球經濟趨勢日益加速。目前新興市場和部分石油國家一直在尋求實施去美元化政策,因為美國把美元繼續當作工具以擾亂全球商品市場的行為感到越來越失望。

    而歐美對突然出現的俄烏沖突采取的一系列行動,更是引發了有關美元替代品的問題,特別是在全球貿易和原油市場。比如,目前印度多家石油公司明確拒絕美國的要求,并繞過美元正在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就是最新的例證。很明顯,世界市場從當前的俄烏沖突和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中恢復過來,將會削弱美元的貨幣地位和價值,迫使各國重新思考美元的作用。

    最新進展是,在史無前例的歐美制裁壓力下,經濟學家開始關注俄羅斯貨幣數字盧布在重塑該國經濟中的作用。據俄媒RT上周援引專家伊利吉茲.拜穆拉托的觀點認為,各國將不可避免地啟用國家加密數字貨幣或由黃金支持的數字幣的方式去美元中心化,這已經成為全球貨幣的一大趨勢。美國電臺主持人凱文·巴雷特表示,這意味著俄羅斯和伊朗將受益于全球去美元化的領先優勢。

    而讓美國更措手不及的是,早在今年1月,日本、歐洲、瑞典、瑞士、英國和加拿大央行,以及國際清算銀行已經共同組成了一個開發加密數字貨幣的小組,旨在部分商品交易或金融結算領域實現去美元化,目前已取得新進展,因為,基于區塊鏈技術為核心開發的錨定本幣或戰略資源的數字貨幣在理論上不需要SWIFT系統提供技術支持。

    與此同時,BWC中文網財經研究團隊在持續報道全球去美元化時也總結過,目前俄羅斯、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伊朗、印度、巴基斯坦、薩爾瓦多、文萊、安哥拉、委內瑞拉、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巴西、南非、白俄羅斯、土耳其等17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已經分別用自己的方式開始了去美元化的進程。

    據我們持續跟蹤報道統計,目前,全球市場去美元化的方法還包括放棄在匯率中錨定美元(中亞一些國家、印度等);繞開美元以貨易物的方式(伊朗、委內瑞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用加密數字資源貨幣取代美元(薩爾瓦多和委內瑞拉等國);以清倉式的速度拋售美債(俄羅斯、土耳其等);在國際儲備資產中增加黃金等非美貨幣資產(俄羅斯及部分新興市場和歐洲國家);全球主要國家央行之間簽訂本幣互換協議;區域性的本幣互換合作及研究或測試由本國貨幣背書的數字貨幣以去中心化等舉措。

    而按最新消息來看,這些舉措只會增加,據埃菲社哈瓦那在4月7日的跟進報道稱,古巴當局正式開始啟動貨幣和匯率并軌進程,重點是停止與美元兌換,這將使古巴貨幣比索成為該國唯一的法定貨幣,另外,古巴央行還要求外國旅游者不要帶美元到該國,因為在商業活動中不再接受美元,這也意味著古巴正式成為第18個正式叫停美元的經濟體,考慮到美元現在仍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情況下,這個舉措再次讓市場感到意外。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為什么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會在數周前向美媒做出了“如果美國倒下了,誰也別想好過”這一闡述。但分析認為,在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和技術不斷創新和擴大的情況下,他的這個闡述似乎不合時宜。

    事實上,IMF已經多次在報告中暗示可以根據特別提款權機制(SDR)推出一個類似于主流加密貨幣那樣的全球數字貨幣IMF Coin來部分取代美元角色,而早在2019年8月,英國央行前行長卡尼在美國參加全球央行年會時就指出,降低美元地位的最好辦法是可以用一種全球數字貨幣來取代美元,這樣美元通過匯率產生的溢出效應將會減弱,也方便各國可以繞開美元,

    同時,按國際清算銀行在3月17日最新發表的行業跟進報告中也認為,當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交易體系也已經不再符合全球貿易和商業活動中對數字貨幣結算的新要求,并對美元能否保持地位發出警告,而被西方國家控制的國際金融機構也對美元地位發出罕見的警告更讓市場感到意外。

    雖然,現在美元如果突然失去主導地位會讓世界經濟變得混亂,但不管是美元的國際儲備份額還是國際支付使用量正在節節敗退卻是不爭的事實,正在一點一點地發生著,這在全球去美元化的蝴蝶效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明確,正如盛寶銀行分析師和橋水創始人達里奧在稍早前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中所預測的那樣,亞洲市場可能會出現新的儲備貨幣。【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BWC中文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哈佛經濟學教授:美元或將在20年內終結貨幣主導地位
    數字貨幣全球實踐:美國需要數字美元來維系美元霸權嗎?
    鮑威爾:紐約聯儲新開創新中心,助推對央行版數字美元的研究
    機構警告:數字美元是“不可避免”的下一步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