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BAT三巨頭悄悄搭建O2O生態,創業者如何找到干爹抱大腿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中國互聯網的“大戰”最近一兩年已經從入口、流量進入到市場的白熾化競爭。不同于PC互聯網的市場在硬廣、電商,移動互聯網的市場更多的是在O2O。在BAT三巨頭悄悄搭建O2O服務生態的時候,創業者如何找到干爹死抱大腿?

    自O2O概念在國內興起以來,這個領域就變成了最激烈的戰場。從O2O早期雛形團購市場中爆發“百團大戰”,到美團、大眾點評、糯米圍繞電影、餐飲外賣等生活服務進行廝殺;從生活服務平臺58、趕集當初拼的“你死我活”,到出行服務平臺滴滴、快的合并前的補貼大戰,國內O2O市場逐步完成從商業資本的較量,走向創新模式、服務能力比拼的蛻變。

    BAT三強秣馬厲兵,搭建O2O服務生態

    在生活服務領域,BAT三強均完成各自生態的搭建。百度確立了以糯米+LBS為入口的移動戰略,百度CEO李彥宏稱將在3年內對糯米業務追加投入200億元,對錯失打車市場的百度來說,此舉凸顯了聚焦本地生活服務的決心。

    對于騰訊,不僅通過微信和手Q兩款“殺手級”產品連接各類生活服務,還通過投資大眾點評、58同城、e家潔等公司,打通了生活服務的各個環節。

    阿里剛剛宣布聯合螞蟻金服投資60億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原有淘點點業務納入其中。最新版支付寶也豐富了社交和O2O場景,添加“商家”和“朋友”兩個一級入口,支付寶因此被看作是阿里O2O戰役的主力軍。

    與此同時,O2O正走向極致的垂直細分市場,美容美甲、外賣、家政保潔等新興領域誕生了河貍家、餓了么、e家潔等優秀創業公司。今年初,外賣平臺餓了么完成3.5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而在最近,家政O2O平臺e家潔宣布獲得由知名券商、鼎暉資本、盛景母基金等機構券商高達數億元的C輪融資。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從e家潔的天使輪到C輪,始終扮演著領投或跟投的重要角色,反映出騰訊對該領域的看好。

    高壓之下,創業者如何找到干爹死抱大腿?

    對于專注生活服務類的創業者來說,無論是BAT三巨頭,還是58同城、大眾點評等生活服務平臺,都是難以匹敵的競爭對手。面對它們的高壓,創業公司是選擇在夾縫中獨立生存,還是適時謀求與大公司合作,成為了發展道路上必須考慮清楚的問題。

    通過對行業的觀察,我發現一些優秀的創業公司的生存之道是,不排斥甚至主動尋求大公司的戰略投資,一來借助巨頭的資源扶持,創業公司可以提前卡位、加快市場規?;?二來可以大大緩解來自巨頭的競爭壓力,減少焦慮、專注于創業本身。這種情況下,找到最契合的合作伙伴顯得尤為重要。不妨拿當前O2O創業最火熱的兩大領域——外賣和家政舉例,詳解創業公司的生存之道。

    抱大腿姿勢之一:尋求資源互補,餓了么突圍外賣大戰

    外賣O2O市場已經形成餓了么、美團、百度外賣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餓了么得到大眾點評投資,間接被騰訊所投;美團外賣的背后也有阿里的影子;百度外賣作為百度新興的戰略業務,得到2億美元的融資后宣布獨立運營。由于外賣市場規模迅速增長,這三家創業公司紛紛把外賣O2O看作公司成長的新動力。

    根據艾瑞最新公布的《2015年中國外賣O2O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超過1600億元,外賣O2O營業額95.1億元,預計到2017年,外賣O2O體量將超過400億。

    為搶奪外賣市場增長的黃金期,三家公司祭出補貼大戰,外賣成為繼打車市場后最大的燒錢戰場。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稱,補貼不是長久之計,但對于培養早期O2O市場非常重要。他曾表示,餓了么的補貼持續了三到四個月,“每個月補貼成本大概一個億”。更有傳聞稱,美團外賣每月僅補貼費用就達2億元。

    燒錢是擴大市場規模的手段,餓了么成功崛起的關鍵,則是在最恰當的時候拿到了大眾點評的投資,并且贏得獨立發展的機會。去年5月,餓了么引入大眾點評8000萬美元投資,同時獲得大眾點評在餐飲外賣領域的商戶數據和流量。此前,中高端餐廳資源和城市白領消費群,一直是餓了么的最大短板。另個角度來看,當時大眾點評也有進軍外賣的迫切意愿,如果沒有這筆投資,它要耗費更大的代價和美團來PK,那個時候餓了么的處境會變得極為艱難。一年后的今天,找到最佳合作伙伴的餓了么日均訂單由10萬暴漲到100萬,成為當前外賣行業的第一。

    抱大腿姿勢之二:專注服務+建立壁壘,e家潔的成功之匙

    如果說餓了么的例子反映出合作伙伴和互補性資源對于創業公司有著巨大價值的話,那么e家潔的O2O創業故事就顯得更為曲折生動,其創始人的反思也更加深刻。

    2013年,e家潔成為第一批進入家政領域的O2O平臺。創始人云濤的個人生活經歷,讓他意外發現了潛力巨大的家政市場。在他看來,用戶對于家政有三大痛點需求:1.服務標準化;2.服務便捷性;3.服務安全性。

    在這個背景下,e家潔采用了類似打車應用的模式,即同時提供客戶端和阿姨端 App,讓用戶繞過中介直接對接阿姨資源。e家潔的第一批種子用戶來自業內,李彥宏試用后就公開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為其宣傳。隨后,媒體開始大規模自發報道,e家潔甚至登上《新聞聯播》。幾輪宣傳之后,產品的種子用戶迅速增至3、4萬人。

    但很快e家潔就犯下兩個錯誤。第一個是阿姨們未經統一培訓貿然上崗,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用戶滿意度大大降低;第二個錯誤是忽略了家政O2O對于平臺的依賴程度普遍較低,用戶極有可能單線聯系阿姨而拋棄APP。隨后,云濤迅速升級了產品和商業模式。通過加入會員和積分體系,確保留住核心用戶;同時在北京、上海自建8家線下實體門店,對阿姨們實施統一培訓管理,保證服務質量。

    在e家潔的發展歷程中,和其他公司結盟,成為快速提升品牌度、攫取市場的主要手段。與百度“輕應用”合作得到了李彥宏的站臺宣傳,第二天下載量翻倍;高德地圖中嵌入的找保潔功能就是e家潔提供的服務;與美團、大眾點評、京東到家的合作,使其每天可以增加幾千的訂單量。

    據e家潔官方透露,公司在最新C輪融資中得到了由天風證券領投,鼎暉資本、盛景母基金、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德同資本、德豐杰資本跟投的價值數億元的投資,e家潔成為家政領域第一個拿到C輪的創業公司。這也打破了此前市場關于58同城入資的傳聞,作為騰訊共同投資的生活服務平臺,這兩家如若成功結合,無疑將對行業格局改變產生重要影響。云濤回應此傳聞時透露,此前e家潔與58確實進行了深度的交流。

    在云濤的規劃中,e家潔這輪融資將用于阿姨的招聘,同時把業務快速拓展至二、三線城市。下一輪融資將砸在用戶身上,打造更好更全面的用戶體驗。再下一輪融資,e家潔將考慮商業化,為進一步上市做打算。

    根據數據機構比達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5月,e家潔以4686的用戶關注度穩居榜首,是排在的第二的58到家的2倍多。阿姨幫以1610的用戶關注度排名第三。

    從當初O2O“黑馬”到如今成長為最高知名度的家政平臺,e家潔給創業公司帶來哪兒些啟示?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選擇最合適的結盟者。在e家潔成立幾個月后,他們就得到騰訊400萬元天使投資。隨后的3輪融資中,騰訊也一直扮演領投或跟投的角色,這種合作關系在互聯網歷史上也是少有的。

    第二、專注自身發展,不因對手而改變策略。58到家采取和e家潔類似的模式,背后倚靠58同城巨大的用戶資源,但e家潔認為,自己在家政上賭的是“身家性命”,58則把這一領域當成占坑,家政不成功58還可以做其他領域,因此并不懼怕和58的正面競爭,專注于自身的提高。

    第三、知錯就改。在創業早期,創始人敢于率領團隊主動轉型,這種決斷力是多數創業團隊匱乏的。

    第四、建立競爭壁壘。e家潔有兩大壁壘,一個是掌握核心的阿姨資源,另一個是對家政行業不斷的深入探索。

    O2O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的連接人與服務,服務的高度細分化已經被證明是未來的重要趨勢。這場大戲里,盡管BAT作為目前的主角展開“生態級”的大戰,像餓了么、e家潔等創業公司同樣擁有更多顛覆市場格局的機會。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移動互聯網時代全面來臨,每一個行業包括傳統行業都在被互聯網滲透甚至顛覆,而這背后比拼的是對數據的解讀與理解。可以說,未來將沒有互聯網企業,有的只是數據公司。群雄逐鹿,鹿死誰手,期待市場給予我們最終的答案。【責任編輯/李響】

    本文作者:王長勝,《中國企業家》、《彭博商業周刊》前科技主筆,微信公眾號:王長勝(ID:wangchangsheng110)

    來源:科技觀察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BAT三巨頭悄悄搭建O2O生態,創業者如何找到干爹抱大腿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