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夠了AI圍棋。”
中日韓三國圍棋擂臺賽賽后,完敗于韓國棋手申真谞的柯潔,在社交媒體上留下了這樣的字句。
申工智能
這場比賽中,一向有“”之稱的申真谞展現出了恐怖的統治力,在AI絕藝的判斷中,他的勝率全盤未低于。
△圖源:野狐圍棋
更令人驚訝的是,執白的申真谞在這盤棋中,與AI的吻合率達到了65.8%。
△圖源:野狐圍棋
柯潔在賽后也驚呼:
這還是人類嗎?
今天這個掌控力感覺比當年阿法狗都要強了,圍棋已經完全沒法下了。
但讓柯潔撂下氣話的,并不只是失利本身。
實際上,AI在圍棋領域最先驚世亮相,而現在,這項運動本身,可能也已成為“AI改變世界”的第一批試驗田。
“95%的勝率都能輸?”
相比于賽事本身,場外的聲音可能是讓柯潔“受夠AI”的更主要因素。
從他的發聲來看,“被一點圍棋也不會的人拿個AI按著頭皮教育”,令他非常反感。
這一點,從申柯之戰后,柯潔最新輸掉的一場關鍵棋局中可見一斑。
在3月2日的中國傳統圍棋頭銜賽“天元賽”挑戰者決定戰中,柯潔被同為90后棋手的羋昱廷“逆風翻盤”,再次無緣天元稱號。
這一場AI預測的勝率,是這樣的(柯潔執黑先行):
在羋昱廷一招疑似棋子脫手的“大伸腿”之后,AI判斷柯潔取得巨大優勢,黑方勝率一度飆升至95%以上。
但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下,最終的戰果卻是:第174手,柯潔投子認輸。
于是在場外評論中,立刻就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95%的勝率都能輸?
且不論棋盤上的優劣勢是否真如AI所判斷的那樣差異巨大,不可否認的是,在AI時代,跟著AI勝率來看圍棋比賽,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即使是專業解說,也不能免俗。
就有網友指出,現在解說的思路很大程度上都被AI預測的勝率所牽制,再沒有過去的天馬行空。
而這些,還只能算得上是AI對于圍棋這項古老棋類運動的淺層影響。
“申工智能”是怎么煉成的
現在,AI到底如何改變了圍棋,從新一代棋手身上或許最能找到答案。
比如在圍棋界帶領韓國卷土重來的“申工智能”。
2000年出生的申真谞,接觸圍棋的方式與其他職業棋手不太一樣。
相比從小就在圍棋道場接受系統訓練、或是拜師的韓國職業選手,他最初學習圍棋的方式是通過互聯網。
大約四年級的時候,申真谞迷上了“網絡圍棋”(Internet Baduk),有時候一玩圍棋游戲,甚至能玩一通宵。
加上父母也都掌握一些圍棋知識,父親是業余五段選手,母親是圍棋啟蒙班的老師,申真谞很快在各種韓國兒童比賽中橫掃冠軍。
如此,申真谞的棋風也被認為有別于其他人。韓國《中央日報》媒體曾評價13歲的申真谞,稱其跟隨互聯網學習的圍棋風格頗有“極客味”。
2016年底,在圍棋比賽中擊敗韓國九段選手李世石的AlphaGo,正式開源。
不久后的2017年1月份,韓國棋院正式啟動了“韓國圍棋人工智能”開發計劃。
這時候的申真谞,也開始接觸AI圍棋。
據南方人物周刊介紹,他“每天至少要花5個小時以和AI實戰或研究棋譜”。
2018年5月,申真谞在第23屆GS杯決賽五番棋決勝局戰勝李世石,并于同年11月登上韓國國內等級分。
談及對圍棋AI的態度時,申真谞認為“雖然無法完全理解AI,但它的思路能給自己帶來靈感”:
人工智能幾乎否定了迄今所有的圍棋理論,因此,我們必須摒棄現有的圍棋理論。
現在棋盤上沒有什么是“已經確定”的,無論中盤還是布局,都只是隨機萬變。
隨后,申真谞又陸續在韓國擊敗樸廷桓、李昌鎬等名手。
到了2021年在第22屆“農心杯”半決賽上,申真谞擊敗“最重要的對手”柯潔,并最終以五連勝幫助韓國隊拿下冠軍,他也開始不斷取得更多成績。
甚至因為不少圍棋下法頗有AI的味道,申真谞在圍棋界還有了“申工智能”的稱號。
而在此番柯潔再次負于申真谞之后,也有許多分析指出,正是因為韓國棋院對AI研究很多,導致柯潔從布局階段開始就被完全針對了,這也可能是申真谞與AI“相似度高”的原因:
不過,也有網友毫不留情批判比賽失利的柯潔,希望他“平衡一下學業和圍棋訓練”。還有人在他回學校學習+游戲的動態下面留言“申真谞還在練棋”。
事實上,包括申真谞在內的整個韓國國家隊,目前確實都在采用AI來輔助訓練圍棋,已知采用的圍棋AI至少有兩個,ELF和KataGo。
其中,是Facebook(現Meta)團隊搞出的一個圍棋AI,為了讓算法進一步適配圍棋選手,韓國棋院還讓金志錫、申真谞、樸永訓及崔哲瀚四位世界排名前30的選手,配合ELF OpenGo參與了ELF框架的測試改善。
此外,KataGo也是韓國用于輔助訓練的AI之一,由哈佛AI研究員開發,支持動態貼目,通過目數改變讓后盤招數更狠,屬于比較“符合韓國選手風格的下法”。
但除了韓國以外,包括中國和日本的選手們也在采用AI來訓練圍棋。
例如,中國國家圍棋隊從2018年開始,就在用騰訊研發的絕藝圍棋AI來進行智能化訓練,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對此表示:絕藝作為中國國家圍棋隊“無言”的一員,在提供中勝率、吻合度、局面分析和拆棋,都很好地體現了教練、陪練、老師、朋友的角色。
而在2019年4月18日,日本棋院也發布了以圍棋AI世界冠軍和培養年輕棋手為目標的項目“GLOBIS-AQZ”,并以職業棋手大橋拓文六段等擔任技術指導,目前代碼和項目都已經開源。
這種趨勢之下,本就由中日韓統治的圍棋界,更是掀起了一股猛烈的AI之風。
AI改變了圍棋
開弓沒有回頭箭,對于圍棋界而言,人類智慧與人工智能的交織已成定勢。
盡管多次吐槽,現在又撂下“狠話”,但連柯潔本人,此前也認可AI對于圍棋發展的價值。
據中國圍棋協會介紹,柯潔曾經表示,圍棋AI“絕藝”為他的平時訓練和棋藝進步提供了非常關鍵的幫助。
除了柯潔以外,不少國內選手也都贊同“AI讓自己的圍棋技術進一步提升”的觀點。
例如,在以“棋壇老將”的身份奪得天府杯世界冠軍后,陳耀燁特別對絕藝致謝,表示是絕藝AI使自己漲棋。
前不久,在公開的2021年11-12月的《國家圍棋隊訓練計劃》上,中國國家圍棋隊直接表示,棋手們針對還需加強“AI的熟悉度”:
我們的年輕棋手做的也不錯,但比較申真谞,還是有差距。AI的熟悉度,直接影響到布局的勝率、用時的多少。想一想,申真谞是如何做到的?只有用功再用功,才能對抗戰勝申真谞。
而這一次柯潔在農心杯負于申真谞之后,除了再掀起一陣對賽事本身的討論之外,AI話題的熱度自然也不會低。
例如在柯潔動態底下,有網友“調侃般”推薦一些《人工智能淺論》和機器學習的書籍(手動狗頭):
也有網友cue到柯潔目前就讀的清華大學,“快去求救清華人工智能學院,做針對性訓練”:
不論看法如何,“AI融入圍棋”的趨勢似乎已經越來越明顯。【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量子位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