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半導體世界里沒有“中立國”

    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成就了一段戰爭史上的佳話。

    在芯片世界里,有一家公司被譽為“半導體行業的瑞士”,這家公司以獨立性極強的理念構建了自己的商業帝國。ARM的總部位于英國劍橋,這家公司本身不設計和制造芯片,而是向所有授權技術方保持中立,如今全世界海量手機、PC和網聯汽車里都能找到基于ARM技術設計的芯片。

    然而,在全球半導體競爭的“戰火之下”,像ARM這樣“不生產軍火,卻提供先進武器技術”的公司,遠沒有“中立國”瑞士那么好運。

    6年前的全球半導體行業軍備競賽遠沒有近兩年來得激烈。軟銀集團于2016年耗費320億美元巨資收購英國ARM公司,為了這筆交易,軟銀集團不得不拋售了自己手中的不少優質資產,包括阿里巴巴、《部落沖突》開發商Supercell、日本手游大廠GungHo等股票。

    6年后,當英偉達再次站上收購ARM的潮頭浪尖,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感受到的風和浪都比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要大得多。

    盡管黃仁勛一再強調,ARM未來仍將受英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堅持以英國為重心發展。

    但今非昔比。

    從英偉達公司本身來說,其與軟銀的不同之處在于,英偉達是ARM技術的主要被許可人之一,而軟銀不是。這讓英偉達的收購行動受到其他ARM主要客戶,如高通、谷歌、微軟等的一致反對。

    從外部環境來看,歐洲正在眼睜睜看著自己逐漸從全球半導體版圖中淡出,ARM是歐洲半導體不允許失去的重要資產。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數據顯示,歐洲在全球的半導體產能比重已經從2000年的24%下降到現在的8%。不僅如此,2020~2030年年間,歐洲政府對半導體的政策激勵只有約中國的10%、美國的50%。產業投資方面,歐洲半導體資本支出僅占全球的3~4%。全球頂流芯片公司中,無一歐洲公司。

    更糟糕的潛在威脅是,如果歐洲在半導體領域持續落后于中國、美國、日本,那么歐洲引以為傲的工業基礎將被徹底動搖。最好的例子就是汽車。汽車是歐洲傳統強勢工業產業之一,芯片對于汽車的影響如今早已是路人皆知,如果假設未來網聯汽車產業鏈競爭加劇,寶馬、奧迪、大眾們一定不希望自己也被“芯片卡脖子”,而面對車企日益嚴峻的“芯片焦慮癥”,歐盟也一定不希望美國資本繼續增加其在歐洲的影響力。

    ARM和光刻機巨頭ASML已經儼然成為歐洲芯片的代表企業,ASML在先進光刻機領域擁有壟斷地位,而ARM公司的技術正時時刻刻運轉在全球95%的智能手機中。

    歐洲“說不”。2022年2月8日,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正式宣布終止收購ARM。與此同時,軟銀宣布,ARM預計將在明年年初IPO,上市地點很可能是2016年退市的納斯達克。

    有趣的是,與ARM的IPO計劃同步,英偉達也許將在明年差不多時間發布基于ARM架構開發的服務器芯片,送給ARM一個大大的利好。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認為,英偉達仍可以通過收購以外的合作形式,利用ARM已有的知識產權渠道實現自己的GPU等商業授權計劃。

    也許讓歐盟更后悔的是,2016年時就不該將ARM交到軟銀手中。

    現在,歐洲國家對于此類收購的態度似乎已經變得非常明朗。被譽為“硅片史上最大并購案”,全球前三大硅片大廠環球晶圓并購德國世創Siltronic,歷經14個月的各國審查,最終在德國經濟部的審批中敗下陣來。

    德國議員在接受采訪時明確指出,半導體產業深具未來性,將制造業留在歐洲才是正確的決定,賣掉珍貴的財產是無法贏得科技主權的。

    歐洲半導體行業正在興起的“保護主義”看起來順理成章,即便在ARM和ASML兩個戰壕,歐洲公司都正受到來自競爭者的挑戰,甚至圍剿。

    開源芯片架構RISC-V也許會在未來5年后真正挑戰ARM的絕對霸主地位,中國和美國半導體產業鏈都在有意增加RISC-V的投入,英特爾近日也表示將大力支持RISC-V發展,既然ARM要搶食服務器處理器市場,英特爾自然會給予無情反擊。

    RISC-V基金會高級會員

    再來看ASML,雖然在光刻機領域依然保持一騎絕塵的優勢,但行業追趕的步伐從未停止。近日,上海微電子舉行首臺2.5D/3D先進封裝光刻機交付儀式。中國產業鏈每前進每一步似乎都引起了美國的注意,第二天,上海微電子便出現在美國商務部宣布的33家中國“未經核實”實體名單中。美國商務部的行動等于在幫助ASML阻礙追趕者。

    一個半導體戰國時代已然來臨,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戲碼將不斷上演,高度全球化的半導體供應鏈更讓這種多元化復雜格局成為必然,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具備獨自內循環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能力,半導體的世界里將不再有“中立國”。【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IT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共建半導體產業健康秩序,豈可只重“功利”輕視“規則”
    半導體世界里沒有“中立國”
    三星去年半導體銷售額達823億美元,超英特爾躍居世界第一
    Gartner:去年半導體市場規模5835億美元 三星重奪銷售桂冠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