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蘋果造車定了:自研芯片、完全無人駕駛、2025發布!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8日,根據Bloomberg報道顯示,從2014年開始啟動的蘋果汽車項目“Titan”,經歷過數次造車還是不造車的戰略搖擺、換了5個負責人后,終于明確是要打造一臺沒有方向盤的完全無人駕駛汽車,并且計劃在四年內推出,也就是蘋果汽車將在2025年正式發布。

    按照蘋果一貫的產品策略,發布即是交付。當然了,是否為完全無人駕駛,還要看屆時法律的情況,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進展。目前,蘋果已經為自動駕駛自研了高算力芯片,并且準備好在加州的測試車隊中使用。

    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蘋果這個完全的行外人,是一個絕對不能忽視的潛在玩家。如果說特斯拉定義了電動汽車,并且將電動車普及化,那么,蘋果就是那個能夠定義智能汽車,并且將智能汽車普及化的天選之子。

    對于消費者來說,對于蘋果汽車應該期待什么?蘋果的商業模式,將會是怎么樣的?對于汽車行業來說,蘋果汽車的到來又將改變什么?

    01放棄并購、自研造車

    先說一下蘋果汽車的最新消息:

    1、沒有方向盤的完全無人駕駛汽車,內部空間寬敞,座椅布置類似Canoo推出的車型;

    2、車載操作系統使用類似iOS的,車內會有一個大型的iPad一樣的顯示屏,大概率蘋果會自研車載操作系統;

    3、充電方面,蘋果汽車不會有專有的充電接口,而是推出組合充電系統或CCS標準兼容,畢竟電動汽車充電還是不像手機那么方便。

    那么,蘋果將會如何去造這么一款車。

    蘋果對汽車行業的介入,從最開始的手機-車機互聯的CarLife,到眾所周知的在加州72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再到沸沸揚揚的造車計劃。蘋果在汽車行業的戰略,實際上出現過數次搖擺,在造車與否之間舉棋不定。這也導致了蘋果汽車數次跳票的原因,車智君猜測是此前Titan項目的負責人無法拿出定義智能汽車的產品。

    在特斯拉最艱難的2017-2018年,馬斯克還希望拜訪蘋果CEO庫克尋求被并購,庫克在這個月的采訪表示不記得這事了。此外,蘋果還被The Verge在今年報道稱要并購電動汽車初創公司Canoo,最終是招募了Canoo的聯合創始人。在更早的2019年,蘋果并購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Drive.ai,目的也是為了人才。

    實際上,按照蘋果一貫的做法,并購一家公司進軍造車的可能性不大。蘋果還是要自研造車的,蘋果汽車Titan項目的最新負責人是人工智能高級執行官John Giannandrea,John接替的是從蘋果去特斯拉深造、曾負責特斯拉造車的Doug Field的位置,業界一度認為Doug Field是最合適帶領蘋果造車的那個人,畢竟他從蘋果出去,到特斯拉學習了,重返蘋果的經歷很適合。

    但,可能這也是Doug Field離開的最重要原因,傳統烙印讓他無法拿出蘋果定義智能汽車的產品,拿不出讓消費者“Wow”的產品。John負責的Titan外,還負責Siri和貫穿蘋果產品線的機器學習技術。這或許是能夠讓蘋果汽車成為蘋果硬件生態一環的重要舉措,蘋果智能汽車一定是要和蘋果現有的硬件產品和軟件產品深度融合的產品。

    為了造車,蘋果也從車企大舉挖人,包括去年挖來的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負責人斯圖亞特鮑爾斯、今年剛挖來的軟件開發總監克里斯托弗摩爾等特斯拉的軟件人才,也從今年2月挖來了保時捷的底盤開發副總裁曼弗雷德哈勒、6月挖來寶馬電動汽車部門高管烏爾里?!た颂m茲等等。

    這樣的陣容,蘋果自研造車,勢在必行。唯一不確定的是,蘋果汽車的生產,是代工還是自建工廠。此前,媒體報道稱蘋果一直在和全球車企在洽談生產事宜,富士康也在積極進入汽車行業,并發布了自己的車型,還和吉利成立了代工合資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一直在尋找汽車供應商了,就是所謂的“雙A計劃”,Amazon和Apple都在中國尋找汽車供應商,蘋果在電池領域還和寧德時代、比亞迪等洽談過,也在中國,包括臺灣省尋找其他零部件供應商。

    02蘋果汽車定價對標保時捷?

    在最新的關于蘋果汽車的報道中,Bloomberg表示還沒發確認蘋果是要向C端個人消費者銷售車輛,還是要提供Robotaxi服務,與Waymo、Uber、Lyft等競爭,但Bloomberg認為,更有可能的情況是蘋果將汽車賣給個人。

    實際上,蘋果產品,從來就沒有過提供服務的先例。在汽車領域,這個可能會打破這個先例。蘋果可能會分別針對個人消費者和Robotaxi服務提供車型,并且大概率是先推出面向個人消費者的車型,這個車型大概率在定價上是對標保時捷的走量車型,也就是80-100萬左右,當然,也有可能會下探,畢竟,下沉市場才是更大的市場,特斯拉也證明了即便是下沉市場,毛利率依舊可以達到驚人的30%以上。

    在所有的豪華車里面,甚至在所有的車企里,在特斯拉出來前,保時捷是最賺錢的。但保時捷賺錢,還是依靠不斷推出更低售價的車型,如售價更低的卡宴、帕拉梅拉、Macan、Boxster等70-120萬的車型,當然了,保時捷通過毛坯車等車主加選配的行為,在蘋果汽車上可能不太會出現。

    對于蘋果來說,在手機領域,一直是高端市場的玩家。曾經想往奢侈品方向轉型,但失敗了。在汽車領域,這個品牌調性不能變,高端是要保持,但是,汽車的高端市場規模其實并不足以支持規模上量。所以,蘋果汽車的玩法,可能還是從高端走向中端,產品售價會下探。畢竟,蘋果手機的單價,和汽車的單價相比,是無法同日而語的。

    至于是否會推出Robotaxi車型,這完全取決于完全自動駕駛的實現情況,包括技術的進步、法律的允許、社會的接納程度等等,但是,如果要做Robotaxi,蘋果汽車要面臨巨大的運營和維護能力的問題。做不做,還是要看這個市場規模有多大。蘋果、華為這樣體量的公司,一定是盯著超級大賽道的。

    對于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高達2.57萬億美元市值的蘋果,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這個超級賽道,可以為蘋果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畢竟,特斯拉的市值已經穩定突破1萬億美元了,并且被認為有希望突破10萬億美元市值。蘋果一旦推出蘋果汽車,并且要做更多消費者的蘋果汽車的話,有望打開新的估值空間,當然,別忘了蘋果還瞄著健康這個常青的超級賽道。

    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當蘋果汽車出現的時候,才可能看到智能汽車的起點,然后又開始新一輪的模仿者。畢竟,蘋果的財力、智力以及定義智能硬件的能力,是有可能真正定義智能汽車的樣子?!矩熑尉庉?安寧】

    來源:車智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蘋果造車定了:自研芯片、完全無人駕駛、2025發布!
    彭博社:蘋果汽車負責人離職 項目遭遇重大挫折
    蘋果加州自動駕駛測試車數量達69輛 遠超特斯拉
    蘋果與日產對話暫停,Apple Car進展如何?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