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世集團與極兔速遞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百世集團同意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68億元人民幣(合11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此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快遞行業競爭加劇、整合加速。
快遞行業之所以競爭加劇,原因在于電商市場飛速發展,我國快遞年業務量以每年遞增100億件的速度持續增長。國家郵政局預計,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過950億件。一些快遞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紛紛退讓價格,降低利潤,早前的價格戰已經淘汰出局了不少快遞企業。
這也不禁讓人疑惑,百世集團放棄國內快遞業務是否與價格戰有關?今年初,因“低價傾銷”,百世快遞、極兔速遞就曾收到義烏郵政管理局下發的警示函。價格戰激烈程度可見一斑。毛利承壓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拖累了快遞企業盈利。今年一季度,首現虧損的順豐就是一個例證。可以說,低價競爭導致快遞企業的低利潤模式已接近持續發展的臨界點。從這個角度來看,百世放棄國內快遞業務或許是為了更好適應行業發展新格局。
不同于快遞業務,百世最具優勢的供應鏈業務一直表現不俗。2021年二季度,其供應鏈毛利率提高至9%,較上季度提升近4個百分點;云倉總訂單數量同比增長8.2%,達1.2億。從此次轉讓的信息也可以看出,快運、供應鏈、國際核心物流業務將是百世集團今后聚焦的重點。
事實上,通過收購重組完成集中度的提升,一直是快遞物流行業的國際慣例。比如,UPS、FedEX、USPS三強的行業格局就是這樣發展而來的。從我國出臺的一些政策來看,加速整合、兼并重組也是大勢所趨。此前《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提出,要注重快遞業轉型升級,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整合中小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今年10月,國務院國資委也表示將大力推進物流等領域專業化整合,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切實增強企業競爭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從當下來看,扔掉國內快遞業務,集中發展優勢業務,或許是讓百世從眼前困境中解脫出來的“最優解”;從長遠來看,或許這只是快遞行業更好地適應發展新格局、迎接新階段的一個開始。【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經濟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