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歌爾憾失元宇宙

    9月15日凌晨,蘋果秋季發布會在加利福尼亞正式開幕。

    這場“科技界春晚”自然也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特別是在大洋彼岸的微博上,還牽扯出一個“十三到底香不香”的疑問。

    消費者們自然是覺得香的。新一代iphone較以往不但提高了最低容量和此前備受詬病的續航,連價格也降低了不少,是蘋果近幾年少有的“親民”之作。

    但在機構眼中,這場發布會著實拉胯——非但沒有看到突破性技術,連幾款此前預測過的重磅單品也都缺席,根本看不到增長點在哪。

    于是在15日開盤交易后,A股一眾蘋果產業鏈公司紛紛遭到重挫,資金狼狽出逃的樣子與此前不計成本的買入形成了鮮明對比。

    特別是此前漲幅最高、機構預測景氣度最高的歌爾股份,更是一度下跌近5%,凈出逃資金近3個億,徹底抹平了自“元宇宙”概念開始炒作后的全部漲幅。

    沒錯,除了蘋果產業鏈外,歌爾股份還曾有過一個響當當的名號——VR/AR設備研發制造的絕對龍頭,一度被譽為是開啟國內“元宇宙”的鑰匙。

    但是僅在“元宇宙”概念炒作半個月之后,鑰匙就折了。

    01

    2020年12月,山東青島嶗山區的一棟綜合型寫字樓建成交付使用。

    來參加啟動儀式的嘉賓陣容相當豪華,青島近半個市委班子、嶗山區的黨政一把手悉數到場,領導們的發言也非常正式與慎重:

    這棟大樓的啟用,將會對青島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升相關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青島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新的動力。

    領導們的高度評價是有原因的,這棟名為“歌爾全球研發總部”的大樓,正是前不久剛登上山東首富寶座的姜濱所有。他所實控的歌爾股份與湖南藍思科技、廣東立訊精密一起,憑借2020年消費電子的高景氣度以及蘋果Iphone12爆表銷量,股價在近半年內均完成翻倍,造富能力堪比印鈔機,被A股散戶和國內外多家機構譽為“果鏈三劍客”。

    而歌爾股份又是三者中最特殊的一個。就像這個新建成的全球研發總部對外宣發說的:

    將打造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聲學、光學、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術融合的總部級研發中心,同時集聚全球一流的研發人才,創建全國乃至世界級信息技術研發高地。

    沒錯,就是重注VR。

    這是姜濱思慮再三之后,為歌爾擘畫的下一步發展方向,也是歌爾擺脫蘋果陰影、真正成為世界上可稱“偉大公司”的重要一步。

    這并非是拍腦門的產物。早在2013年姜濱就留心到全球VR市場的發展趨勢,在與索尼多次接觸試探后,歌爾正式簽下了索尼VR眼鏡Playstation的代工制造與部分研發業務。2014年,有了部分訂單的歌爾通過合資成立了歌崧光學,涉足相機、手機及VR鏡片,2015年又收購了丹麥音頻技術公司AM3D,取得3D音效增強和環繞音效算法。

    更為關鍵的節點是,同年,歌爾還通過子公司小鳥科技內部孵化了小鳥看看這一新項目,專注于VR硬件生產與內容平臺的打造,完全打通了“硬件+軟件”、“B端+C端”的布局。

    02

    有超前眼光的不止姜濱一個。

    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VR廠商Oculus,被當時的媒體解讀為“布局未來”。在Facebook的帶領下,一眾巨頭紛紛入場,Google、三星、微軟、HTC、Sony等陸續推出了相關硬件產品。

    2014年也曾一度被譽為“VR元年”。

    但盛極而衰的是,受限于信息傳輸、3D眩暈、屏幕沉浸感等技術和人體生理結構,VR開始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與此同時,各內容公司因開發引擎的性能和成本等原因,很是抗拒對VR的大規模投入。

    惡性循環一旦形成,產業鏈就開始滑坡式衰退。甚至有人一度預測,VR未來的落地,只能靠“情色”內容這一最原始的驅動力。

    各方巨頭開始對自家的VR項目進行冷處理,小鳥看看也成了歌爾甩不掉的包袱。根據歌爾近2014至2019年的財報來看,VR硬件代工所產生的利潤,近五年內的增長速度都微乎其微。

    這曾經引發歌爾股民的高度不滿,甚至在雪球平臺上曾有投資人憤怒的質問歌爾董秘賈軍安,為何公司要在一條注定看不到光的路上剛愎自用的走下去,甩掉VR包袱之后、靠著Airpods2狂賺的歌爾豈不是能走的更遠?

    03

    歌爾的高管們顯然不會這么短視,對公司發展異常清晰的他們顯然看到了行業內的天花板——Airpods,或者說蘋果,已經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枷鎖。

    2020年11月,當歌爾的第三季度報出爐時,整個市場都驚呆了:

    報告期內,公司營收191億元、凈利潤12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81.44%與167.92%。

    第一眼看上去,業績簡直好到爆炸。但是在末尾還有一行——公司的存貨達到122.6億。也就是說,如果這批貨貶值了10%,那歌爾第三季度的利潤將會被直接吞掉。

    眾所周知電子產品是最容易貶值的,更何況還疊加了2020年疫情之下海運費用的高額增長。有部分機構甚至直接表態,airpods的迭代速度很低不說,還要受到華強北高真仿制品的壓制。更何況目前安卓陣營的無線耳機已經大幅度泛濫,小米等公司已經將價格拉低至百元以內,未來的增長點近乎于零。

    這一觀點后來確實得到了驗證。根據第三方數據,2021年第二季度的時候,蘋果耳機airpods的出貨量已經下降25.7%至1500萬只,甚至拖累了TWS市場的整體增長。

    更何況這兩年的蘋果還大搞幺蛾子——扶持立訊精密、以削弱鴻海精密的議價權;大幅轉移產業鏈至東南亞、以壓制大陸整體的代工報價;通過更換供應商、殺雞儆猴般的敲打那些在生產線中投入巨額成本的公司。這就是在蘋果陰影中生存的下游生產商最為痛苦的地方,產業鏈極端內卷、利潤只占小頭不說,還要時刻面臨傾覆之危。

    這就導致了,一眾蘋果產業鏈公司,要么痛定思痛的改,要么死在蘋果的溫水里。

    但朝哪個方向改,誰都不確定。

    04

    至暗時刻與曙光同時降臨。

    2020年7月,有新聞爆料稱,歌爾股份已奪得Oculus的新一代VR獨供大單,預計20年訂單量為100至200萬臺,總收入可達50億元。隨后公司發布的2021財年預期更為驚人——Oculus Quest 2的2021年全年預計出貨量將超過800萬臺,同比增長近200%。

    不僅如此,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VR/AR設備將從2020年約700萬臺提升至2024年約7670萬臺,復合增速超80%。也就意味著,如果Facebook和歌爾股份能夠繼續維持獨家供貨關系,那么歌爾就有望復制airpods的奇跡,找到下一個支點。

    2021年1月,歌爾再度增持小鳥看看,以共計持股35.08%的比重成為第一大股東,隨后幾個月的時間,這一比重變更為42%。以加固對整個產業鏈的把控。甚至不難揣測,隨著VR的新一波周期到來,在C端的布局越穩,后續的蛋糕就能分的越大。

    市場也并沒有讓歌爾等的太久。就在兩個月后,一家名為Roblox的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當天漲幅就達到了54%。其在招股書中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正在實現”震撼到了全球科技巨頭。緊接著4月12日,顯卡大廠英偉達CEO黃仁勛宣布將布局元宇宙業務。13日,美國游戲公司Epic Games宣布獲得10億美元融資,并將用于元宇宙業務開發。甚至就連原本只是主打陌生人社交的Soul,在5月提交提交IPO申請時,都將自己定位為了“年輕人社交元宇宙”的社交平臺。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影響到國內。真正讓大家感到震撼的是8月29日,備受歌爾“寵愛”的小鳥看看發生工商變更,大股東由歌爾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星云創跡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為字節跳動全資子公司,持股比例約由19.57%變更為90.87%。

    網傳這一筆交易金額高達90余億。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并不貴,畢竟在IDC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VR/AR市場跟蹤報告中顯示,小鳥看看的關聯公司pico在2020年位居中國VR市場份額第一,其中第四季度市場份額為37.8%、國內VR一體機市場份額為57.8%。

    那么問題來了,歌爾難道是石樂志,竟然把養了5年、馬上就要下金蛋的母雞拱手讓人了?

    一個比較靠譜的猜測是,歌爾賣掉小鳥看看屬于不得已而為之:

    一方面,歌爾是Oculus的最大代工廠,Oculus Quest 2甚至會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另外一方面歌爾又是pico的大股東兼代工廠,而pico又是Oculus的直接競爭對手,這就勢必會引起Facebook方面的不滿。因此在主營業務TWS不斷下滑的時候,歌爾兩害相權取其輕,重新回歸到代工廠的位置以求生存。

    這不免讓人想到那句經典的土味情話:

    我抱起磚頭就沒法抱你,放下磚頭就沒法養你。

    但失去了pico之后,歌爾也就沒了C端入口,更大幅降低了對上游品牌商的議價影響力。這不免讓人感覺唏噓。近乎十年磨一劍后,歌爾仍然沒能在VR領域內取得高話語權,反而在風口來臨時愈發顯得被動。回到產品代工領域的它原本有成為“上帝”的可能,如今只能成為蕓蕓眾生。

    擺在歌爾面前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依靠領先一步的技術和專利,在產品上打造出絕對的護城河,這樣才能不被“元宇宙”甩下車去。【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藍媒匯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歌爾憾失元宇宙
    最近大火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