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3日,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舉行,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出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論壇,并發表以《工業互聯,智造未來》為主題的演講。
湯道生表示,騰訊將持續貢獻力量,堅定不移地投入,聚集科技、生態、資金等能力,助力更多“中國創造”的誕生,助力更多“中國智造”攀登世界高峰。
從企業的數字化,到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騰訊一直是工業互聯網的積極共建者。湯道生強調,騰訊將發揮自身的三大優勢能力,以云的能力、數據的使用和保護能力以及連接能力,助力工業制造業構建“數字底座”,加速產業升級。
隨著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數據要素的生產要素屬性越發凸顯。產業互聯網時代相比以前最大的變化,是以數據要素,滋養和推動人、財、物等生產要素的新生長。對此,湯道生表示,騰訊將持續做好數字化助手,數字技術與研發、生產、制造全鏈路的融合,助力企業實現提質增效、創新加速、用戶直達和低碳發展,以云上產業集群,助力企業數字化能力普惠。
在本屆智博會上,現場展示了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上線后預計到2024年底,將打造1000家上云、上平臺示范企業,研發不少于100個工業創新應用,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未來,騰訊也將繼續扎根重慶、扎根實體產業,以數字技術,助力山城實現更美好的“智造”未來。
以下為湯道生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好!
很高興再一次來到重慶,參加此次智博會。重慶是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也是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探索的高地。“智造重鎮”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名片。
重慶是騰訊西南地區總部的所在地,也是騰訊非常重要的發展基地,我們持續為重慶的數字城市、政務、文創等領域的建設貢獻力量。騰訊在這里建設了西部云計算數據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已經兩年,為長安汽車、吉利汽車、萬達等一百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服務。近期,騰訊參與的重慶兩江新區車路協同項目正式啟動,未來將通過“車、路、云、網、圖”的數字通路,助力山城打造立體智能交通系統。
實體制造業不僅是重慶的支柱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立身之本。“十三五”階段,我國工業增加值從23.5萬億增加到31.3萬億,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十四五”規劃也指出,工業經濟要持續走向高質量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以數字化為核心的新一輪產業變革正在發生,騰訊也在積極參與,做好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工業制造業是騰訊產業互聯網發揮價值的重要領域。在工信部評選的十五家“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當中,騰訊參與建設的就有四家,包括富士康旗下的工業富聯,三一重工旗下的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重慶的忽米網,以及騰訊的WeMake工業互聯網平臺。
我們也將與吉利旗下的廣域銘島展開合作,構建工業互聯網行業生態,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助力大工業行業,尤其是消費品制造行業的智能升級。
從企業的數字化,到產業鏈的數字化,騰訊一直積極參與行業共建,我們將發揮自身的三大優勢能力,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首先是云的能力。騰訊云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數字基礎設施,是中國第一家達到百萬服務器和百T帶寬的云服務商。騰訊大數據平臺,日實時計算量超過65萬億,平臺整體算力超過500萬核,是國內算力最強的云廠商,也是日實時計算量最大的云廠商。
其次是數據的使用和保護能力。騰訊在大數據、AI、安全等領域有著豐厚的積累,搭建了包括優圖、音視頻、AI Lab等AI實驗室矩陣,以及科恩、云鼎等國際頂尖的安全實驗室矩陣,具備完善的數據治理和安全保障體系。
再次是連接能力。消費互聯網時代,騰訊打通人與人的連接,為十幾億用戶提供優質的內容和服務。產業互聯網時代,我們以C2B的方式,助力社會和企業,實現用戶的“數字化直達”。
在能力的基礎上,騰訊將持續推動數字化技術與工業制造業融合,以數據要素,驅動研、產、供、銷、服全價值鏈轉型升級,助力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第一,加速數字技術與生產制造融合,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數據代表可度量,可度量意味著可優化。產業互聯網用數字化改變了工業生產、管理的度量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實現產業的效率優化和成本節約。
比如在生產環節,我們可以用AI替代重復性的、容易疲勞的人工勞動,也能幫助工廠緩解招工壓力。在上海富馳高科,我們用AI技術實現了小型高精密零部件的質檢。騰訊工業云結合光度立體、遷移學習等算法和云端算力,形成AI質檢方案,將人工需要1分鐘才能完成的質檢,壓縮到幾秒鐘,質檢效率提升十倍,每年可以為客戶節省數千萬成本。
此外,在生產管理上,我們還可以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對生產車間人員的動態追蹤,以及生產排程與庫存的優化;以大數據洞察用戶的潛在需求,優化產品和服務。
第二,以數字技術與研發測試融合,助力企業創新加速。
中國制造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意味著企業要在高精尖領域不斷創新,我們的工業要從“世界加工廠”走向 “世界實驗室”。數字技術也將為創新研發提供強大的算法基礎、計算能力、仿真測試等支撐。
例如,在智能駕駛的研發中,我們結合高精度地圖、數字孿生、游戲引擎等數字技術,以仿真測試代替大量的實際道路測試,在云端一天可以完成一千萬公里的測試,幫助車企提高了測試效率,以更高效的方式,加速自動駕駛的研發落地。
第三,以企業與用戶的數字化連接,助力生產端直達終端用戶。
伴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內用戶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并且不斷變化。這需要企業在營銷和生產模式上快速響應,從最終消費者角度,審視設計、生產、物流等環節。
例如,我們與玲瓏輪胎合作打造的數字化平臺,打通了企業多個系統之間的數據孤島,形成統一的用戶畫像;通過自動化營銷工具,精準觸達客戶需求;此外,還能根據渠道、門店的銷售量和庫存,優化排產計劃。疫情期間,玲瓏輪胎銷售逆勢增長了50%。
第四, 以數字技術助力產業低碳綠色發展。
產業的綠色低碳是個系統工程,數字技術不僅可以助力生產優化,降低資源消耗,也將在碳排放核算、碳足跡追蹤、碳捕捉等領域發揮價值。
我們與長安、吉利等大型汽車企業的戰略合作中,也達成了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雙重目標。一方面,助力汽車企業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全鏈路數字化升級,提供底層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我們聯手推動電動化、智能化產品普及,加速汽車產業鏈低碳綠色升級。
第五,促進數字技術與區域經濟融合,以“云上產業集群”,助力企業數字化能力普惠。
疫情向我們證明,數字化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危機和捕捉機遇。但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能力的搭建,又是一個復雜的工程。數據挖掘、智慧運營等能力,需要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支撐,企業很難依靠自己就擁有全部能力。因此,騰訊在政府的支持下,積極聯合多方參與者,共同打造工業互聯網基地,助力中小企業建設“數字化底座”;用“云上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今年4月,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基地,也在兩江新區落成。將數字化基礎設施,與重慶制造業優勢結合,以“一平臺五中心”的模式,助力汽車、電子、裝備等重慶支柱產業發展。未來,我們期望能通過這個基地,助力打造20家優秀標桿示范企業,推動1000家上云上平臺示范企業建設,并研發不少于100個工業創新應用,助力產業鏈價值提升。
工業制造業是經濟之本、強國之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將是一個長期過程。未來,騰訊將持續貢獻力量,堅定不移地投入,聚集科技、生態、資金等能力,助力更多“中國創造”的誕生,助力更多“中國智造”攀登世界高峰。同時,騰訊也將繼續扎根重慶、扎根實體產業,以數字技術,助力山城實現更美好的“智造”未來。謝謝大家!【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