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整改不到位 東方財富、大連銀行等145款APP遭工信部點名

    持續推進個人信息保護,多款金融類APP侵害用戶權益遭點名。

    7月19日,工信部發布今年第6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所通報的145款APP中,包括多款銀行、券商、消費金融等金融類APP存在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行為且未完成整改,涉及的具體機構有:大連銀行、錦州銀行、馬上消費金融、東方財富。

    對此,工信部要求,上述違規APP應在7月26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多位研究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針對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監管近年頻頻重拳出擊,涉及到金融類APP,金融要素信息更加敏感,而且和個人財產安全高度相關,受市場關注度更大,監管對個人金融信息安全保護要求也必然等級更高。

    東方財富、大連銀行等APP整改不到位

    在持續開展的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中,工信部發布今年第6批通報稱,針對用戶反映問題較多的醫療健康、電子商務、實用工具等類型手機應用軟件進行了專項檢查,已通知相關企業進行了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45款APP未完成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抖音、迅雷、虎牙等知名互聯網企業旗下的APP遭到通報以外,還有多款金融類APP存在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等現象。

    具體來看,大連銀行手機APP,錦州銀行旗下的“錦商之家”以及馬上消費金融旗下的“安逸花”共3款手機應用軟件均因為違規收集個人信息整改不到位,被工信部通報。東方財富APP,因欺騙誤導強迫用戶的違規行為整改不到位,被點名通報。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金融類APP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遭監管通報,包括四川天府銀行、綿陽市商業銀行,平安銀行(20.600,-0.61,-2.88%)旗下的平安貸款和招商銀行(49.910,-0.92,-1.81%)旗下的招貸APP,廣州農商行、廣東南粵銀行、前海微眾銀行等。

    從違規的具體情況來看,被通報的銀行通常存在違規和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從部分銀行旗下APP的《用戶隱私政策》可以看到,具體涉及到客戶的敏感信息,如個人財產信息、銀行賬戶、鑒別信息、房產信息信貸記錄、征信信息、信貸記錄和交易信息等。

    根據央行去年2月發布的《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范》,個人金融信息類別根據可危害程度及敏感程度分為C3、C2、C1三個類別。C3主要包括用戶鑒別信息,即銀行卡磁道數據、銀行卡密碼、網絡支付交易密碼、賬戶密碼等,以及用于鑒別的個人生物識別信息。

    上述文件指出,C3類信息一旦遭到未經授權的查看或未經授權的變更,會對個人金融信息主體的信息安全與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個人金融信息更為敏感

    “APP熱衷于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無非是商業利益在驅動,收集到用戶個人信息后,APP可以根據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比對,掌握消費者的習慣,對消費者進行畫像,現實精準營銷和廣告推送。”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專家丁繼華對券商中國記者說。

    對于一些APP過度索權、未經允許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丁繼華分析稱,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為過去對APP收集個人信息沒有進行明確和有效的規制,導致APP對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原則、規則、目的、方式和范圍不明確,在收集、傳輸、控制、處理等多個環節存在漏洞。

    他表示,在外部規制不明確,沒有嚴厲處罰的背景下,APP運營者都沒有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使用APP的個體對個人信息保護也不強,導致大量的APP運營者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非常容易。

    實際上,金融機構掌握的用戶信息直接涉及用戶的財產安全,因而監管部門也作出了更多的規定。央行去年初出臺的《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范》都規定了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特殊之處。

    此前,央行在發布《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并公開征求意見時,新增了“客戶權益保護”章節,對商業銀行營銷、信息披露、風險分級與適當性管理、個人信息保護、收費管理等客戶保護規范作出具體規定。

    其中包括:“商業銀行不得收集與業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或者采取不正當方式收集個人信息,不得篡改、倒賣、違法使用個人信息。”同時,“商業銀行應當保障個人信息安全,防止個人信息泄露和濫用。商業銀行將個人信息處理外包給第三方的,應當確保第三方遵守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關乎用戶的合法權益,金融機構APP更是跟用戶的財產安全緊密相關。違規成本低,收益高,是相關金融機構違規收集個人信息,侵害用戶權益亂象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相關部門可以采取進一步完善立法,加大對違規行為的監管力度等方式,倒逼相關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經營,嚴格落實主體責任。”

    工信部:將盡快發布APP個人信息保護規定

    7月16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趙志國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工信部持續推進APP用戶權益的保護工作。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的整治行動,檢查了76萬款APP,通報748款違規APP,下架了245款拒不整改的APP;督促應用商店加強自查清理,下架問題APP,開展新增APP上架審核等。

    同時,針對APP大力提升技術檢測能力,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提升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自動化檢測能力、監測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目前平臺具備每個月檢測量達到15萬款的能力。年底前將檢測覆蓋達到180萬款APP。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發言人趙志國特別提到,接下來將在充分吸收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會同相關部門發布實施《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的暫行規定》,并且這個規定的針對性比較強。

    趙志國表示,“這個《規定》前一段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社會各界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正在研究采納。在此基礎上,盡快會同有關部門發布實施。同時也組織制定完善相關行業檢測標準,為APP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堅實的政策和標準保障。”【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券商中國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整改不到位 東方財富、大連銀行等145款APP遭工信部點名
    騰訊手機管家等84款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被通報
    借貸App 正成為電信詐騙的“幫兇”
    【蘋果派】蘋果Apple Watch明年或將添加血糖監測功能

    精彩評論